5.1植被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植被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9 06:4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提升训练(十二) 植 被
(2021·山东济南高一期末)三叶树(下图),又有“变叶杨”、“异叶杨”之称。树叶奇特,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圆润如杨、革质化,冬季落叶;根系发达,对水分感知敏感;能通过叶面和树干的皱皮、裂口将体内多余的盐碱排泄出来。据此完成1~2题。
三叶树林景观
1.推测原生三叶树所属植被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       B.热带荒漠植被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荒漠植被
2.关于三叶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片的三叶树林可以调节气候 ②树叶奇特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 ③排出的盐碱加剧了土地盐碱化 ④根系发达,能抗干、耐贫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2·广东肇庆高一期中)下图为我国北方某中学校园一棵树夏季和冬季的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树木属于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4.该树木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5~6题。
5.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6.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2·安徽宣城高一期中)木奶果属于茎花植物,是一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据此完成7~8题。
7.木奶果所属植被类型是(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8.木奶果所属的植被类型特征表现为(  )
A.植物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B.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
C.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
D.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种类丰富
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高耸入云的巨树杏仁桉,它们一般都高达100米以上,最高的达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树下却几乎没有阴影,因为它的树叶细长弯曲,而且侧面朝上,叶面与日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蒸发的水也多,被誉为“抽水机”,又被当地人称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9~10题。
9.杏仁桉树叶的生长特点是为了(  )
A.增加地面光照 B.减少叶面水分蒸腾
C.滞留更多降水 D.增大太阳辐射总量
10.人们往往把杏仁桉种在沼泽地区,主要是可以(  )
A.保护湿地 B.净化沼泽水质
C.获得耕地 D.减少土壤侵蚀
11.(2021·山东济宁高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原因是胡杨的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叶片都能吸纳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便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称“胡杨泪”,俗称“胡杨碱气”一棵成年大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额济纳旗(位置见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拥有38万亩胡杨林,是全球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每年入秋后,胡杨叶色金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
(1)指出胡杨林所属的植被类型及其具有的生态价值。
(2)胡杨从根部萌生幼苗,幼树上的叶片细长如柳叶,老树的叶片像心形,叶片大而厚,表面有蜡质层;结合胡杨树叶形态,说出其适应的气候特点。
(3)来自广东省的游客在游览额济纳旗美丽秋色后,想在自己家乡引种胡杨。对他的想法,你如果不赞成,请说明理由。
植物生长速度和蒸腾量与植被生物量(单位面积植被干物质总量)密切相关。生物量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表总结了我国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受人为扰动的土地植被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13题。
土地类型 潜在沙漠化土地 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 严重沙漠化土地
主要植被类型 林木草原 灌木草原 沙生植被
12.三种植被类型的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林木草原、沙生植被、灌木草原
B.沙生植被、灌木草原、林木草原
C.灌木草原、林木草原、沙生植被
D.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
13.目前,科尔沁正在积极采取引种植被的方式来改善沙漠化的现状,推测引种的植被可能具有的生物学特征是(  )
A.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大  B.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小
C.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大  D.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小
(2022·山东潍坊高三期中)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注入达布逊湖。格尔木河流域的地貌自上游到下游可依次划分为山地、洪积扇、洪积平原、湖积平原。研究发现,近年来格尔木河流域降水在增加,各地貌区植被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据此完成14~16题。
14.在自然状况下,植被生长状况最好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5.造成甲乙丙丁四地植被生长状况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壤 ②日照 ③水分 ④热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近年来,随着格尔木河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
A.甲地植被生长状况好于乙地
B.乙地植被生长状况逐渐变差
C.丙地植被类型向湿生植被转化
D.丁地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南移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是验证和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下图)针对短命植物进行了野外考察,并拍摄了照片。下图是实习小组选定的考察地点和查阅的相关资料。
前期准备
(1)为防御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说出该实习小组应准备哪些类型的装备。
野外观察
(2)早春短命植物植株矮小、根系浅。从植物适应环境的角度加以解释。
室内分析
(3)分析早春短命植物春季迅速完成生长发育过程,夏季干枯的原因。
课后提升训练(十二) 植 被
(2021·山东济南高一期末)三叶树(下图),又有“变叶杨”、“异叶杨”之称。树叶奇特,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圆润如杨、革质化,冬季落叶;根系发达,对水分感知敏感;能通过叶面和树干的皱皮、裂口将体内多余的盐碱排泄出来。据此完成1~2题。
三叶树林景观
1.推测原生三叶树所属植被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       B.热带荒漠植被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荒漠植被
2.关于三叶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片的三叶树林可以调节气候 ②树叶奇特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 ③排出的盐碱加剧了土地盐碱化 ④根系发达,能抗干、耐贫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D 2.C 解析:第1题,“冬季落叶”,表明不是在热带和亚热带,而是在温带;“根系发达,对水分感知敏感”表明该树种生长在干旱缺水地区,故原生三叶树所属植被类型是温带荒漠植被。第2题,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故①正确;“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圆润如杨、革质化”,这些特点可以减少水分蒸腾,故②正确;排出的盐碱本来就是存在于当地的土壤中,所以不会加剧土地盐碱化,故③错误;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地下水,能抗干、耐贫瘠,故④正确。
(2022·广东肇庆高一期中)下图为我国北方某中学校园一棵树夏季和冬季的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树木属于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4.该树木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3.C 4.A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树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树叶夏季茂密,冬季落叶,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树木类型。C正确。第4题,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我国北方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5~6题。
5.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6.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D 6.D 解析:第5题,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可知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故D正确,A、B、C错误。第6题,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四地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故D正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属温带气候,故A、C 错误。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故B错误。
(2022·安徽宣城高一期中)木奶果属于茎花植物,是一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据此完成7~8题。
7.木奶果所属植被类型是(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8.木奶果所属的植被类型特征表现为(  )
A.植物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B.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
C.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
D.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种类丰富
7.B 8.D 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木奶果高大,属于茎花植物,即木奶果的果实一般在植物的根或茎的部位开花结果,这是热带雨林植物的典型特征。属于常绿乔木,是热带雨林植物代表种类之一。第8题,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植被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不会落叶,没有耐寒耐旱的特性,B、C排除;木奶果花期3~4月,果期6~10月,A错误。因植被生长在热带雨林区,降水多,热量丰富,因此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种类丰富,D正确。
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高耸入云的巨树杏仁桉,它们一般都高达100米以上,最高的达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树下却几乎没有阴影,因为它的树叶细长弯曲,而且侧面朝上,叶面与日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蒸发的水也多,被誉为“抽水机”,又被当地人称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9~10题。
9.杏仁桉树叶的生长特点是为了(  )
A.增加地面光照 B.减少叶面水分蒸腾
C.滞留更多降水 D.增大太阳辐射总量
10.人们往往把杏仁桉种在沼泽地区,主要是可以(  )
A.保护湿地 B.净化沼泽水质
C.获得耕地 D.减少土壤侵蚀
9.B 10.C 解析:第9题,据材料可知,杏仁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草原上,旱季降水少,叶片侧面朝上可以减少水分蒸腾,B正确;杏仁桉的叶片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叶片与阳光接触面积减小,不能增大太阳辐射总量,D错误;叶片侧面朝上,不利于叶片滞留更多降水,C错误;杏仁桉叶片朝上不是为了增加地面光照,A错误。故选B。第10题,据材料可知,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有助于排干沼泽,形成耕地或作为其他用途,因此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颇受欢迎,故C正确,A、B、D错误。
11.(2021·山东济宁高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原因是胡杨的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叶片都能吸纳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便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称“胡杨泪”,俗称“胡杨碱气”一棵成年大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额济纳旗(位置见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拥有38万亩胡杨林,是全球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每年入秋后,胡杨叶色金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
(1)指出胡杨林所属的植被类型及其具有的生态价值。
(2)胡杨从根部萌生幼苗,幼树上的叶片细长如柳叶,老树的叶片像心形,叶片大而厚,表面有蜡质层;结合胡杨树叶形态,说出其适应的气候特点。
(3)来自广东省的游客在游览额济纳旗美丽秋色后,想在自己家乡引种胡杨。对他的想法,你如果不赞成,请说明理由。
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防风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盐渍化)。
(2)主要为了适应夏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强的气候特点。
(3)赞成。胡杨林生命力顽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胡杨叶金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
不赞成。广东的热量、水分、土壤等条件不适合胡杨林的生长。
植物生长速度和蒸腾量与植被生物量(单位面积植被干物质总量)密切相关。生物量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表总结了我国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受人为扰动的土地植被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13题。
土地类型 潜在沙漠化土地 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 严重沙漠化土地
主要植被类型 林木草原 灌木草原 沙生植被
12.三种植被类型的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林木草原、沙生植被、灌木草原
B.沙生植被、灌木草原、林木草原
C.灌木草原、林木草原、沙生植被
D.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
13.目前,科尔沁正在积极采取引种植被的方式来改善沙漠化的现状,推测引种的植被可能具有的生物学特征是(  )
A.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大  B.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小
C.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大  D.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小
12.D 13.D 解析:第12题,根据文字材料和表中信息可知,科尔沁大草原因受人为扰动,部分区域发生了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表中体现的是科尔沁大草原沙化过程中植被退化的更替过程。沙化过程也是土壤水分逐渐丧失的过程,植被生物量越大,蒸腾耗水量越大,越需要更为充足的水资源(含土壤水及浅层地下水等)补给。因此,沙化越严重,水资源越短缺,补给植被生长的水分越少,植被生物量越小。表格中所代表的土地退化(沙化)程度由轻到重排序为:潜在沙漠化土地<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严重沙漠化土地,代表植被类型依次为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故D正确,A、B、C错误。第13题,引种植被应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结合当地冬季风力强劲、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且草地退化严重的现状,引入低矮植株可抗强风破坏,且植被低矮、叶片总面积小,可减少水分蒸腾,降低生长需水量,更符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故D正确,A、B、C错误。
(2022·山东潍坊高三期中)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注入达布逊湖。格尔木河流域的地貌自上游到下游可依次划分为山地、洪积扇、洪积平原、湖积平原。研究发现,近年来格尔木河流域降水在增加,各地貌区植被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据此完成14~16题。
14.在自然状况下,植被生长状况最好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5.造成甲乙丙丁四地植被生长状况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壤 ②日照 ③水分 ④热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近年来,随着格尔木河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
A.甲地植被生长状况好于乙地
B.乙地植被生长状况逐渐变差
C.丙地植被类型向湿生植被转化
D.丁地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南移
14.B 15.C 16.D 解析:第14题,由材料信息“格尔木河流域的地貌自上游到下游可依次划分为山地、洪积扇、洪积平原、湖积平原”和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格尔木河山前洪积扇前缘,地下水埋深较深;同时地形坡度较大,大气降水下渗和沿坡面流动损失较多;土壤颗粒粗大,多砾石,较贫瘠,导致该地区植被稀疏,A错误。乙地位于洪积平原边缘,地下水埋深较浅,土壤颗粒较细,保水能力强,部分地区有地下水渗出,植被茂密,B正确。丙地下水埋深极浅,径流流动缓慢,加之蒸发旺盛,地表盐滩密布,植被较稀疏,C错误。湖积平原北部靠近盐湖,地下水及土壤含盐度极高,不适宜植被生长,D错误。第1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不同地点土壤颗粒及土壤肥力不同,地下水位不同,导致植被生长状况出现差异,①③正确。第16题,据材料可知,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降水量增加,盐湖湖面水位升高,则盐湖将向湖积平原扩展,导致湖积平原植被向南退缩,丁地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南移,D正确。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格尔木河流域降水量的增加,乙地植被生长状况好于甲地,A错误。乙地植被生长状况会因降水增加而逐渐变好,B错误。由于丙地具有西北内陆盆地的一般特点,植被类型不会向湿生植被转化,C错误。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是验证和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下图)针对短命植物进行了野外考察,并拍摄了照片。下图是实习小组选定的考察地点和查阅的相关资料。
前期准备
(1)为防御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说出该实习小组应准备哪些类型的装备。
野外观察
(2)早春短命植物植株矮小、根系浅。从植物适应环境的角度加以解释。
室内分析
(3)分析早春短命植物春季迅速完成生长发育过程,夏季干枯的原因。
答案:(1)水;防晒装备;防寒装备;防迷路装备。
(2)植株矮小:早春环境供给的营养物质数量有限,植株矮小所需营养物质少;早春风沙较大,植株矮小不易造成损伤。根系浅:早春雨水或积雪融水、营养物质多在浅层土壤中,根系浅能及时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3)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和冻土融化,水热配合较好;夏季降水少,蒸发强,土壤干燥,植物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