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防灾减灾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3 防灾减灾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9 06: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提升训练(十六) 防灾减灾
2021年11月14日20时7分在伊朗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7.67度,东经56.11度。据此完成1~2题。
1.能够生还的关键是有正确的自救措施。下列关于地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2.下列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此回答3~4题。
3.灾前提高防灾意识,做好防震准备有助于减少地震中的人员伤亡。下列关于防震准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定防震避震对策
B.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C.随身携带急救卡片
D.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4.当地震来临时,下列避震措施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回答5~7题。
5.应急避难场所针对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地震灾害 D.洪涝灾害
6.在防灾减灾中,了解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属于(  )
A.灾前准备内容 B.灾害监测内容
C.灾后恢复内容 D.灾害救援内容
7.应急避难场所一般布设在(  )
A.城镇的居住区内 B.乡村的空旷地带
C.城镇的商业街中 D.城镇的空旷地带
(2022·黑龙江哈尔滨高一期中)读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8~9题。
8.在a、b、c、d四处,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a   B.b C.c   D.d
9.若在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方有一游客,则发生灾害时该游客逃生的方向是(  )
A.向北方向 B.向南方向
C.向东北方向 D.向东南方向
读图,回答10~12题。
10.甲、乙两幅图所示分别属于(  )
A.灾害监测,灾害防御
B.应急避难场所,灾害防御
C.灾害防御,灾害监测
D.应急避难场所,灾后恢复
11.甲图所示可以监测(  )
A.地震和台风灾害
B.寒潮和洪涝灾害
C.滑坡和台风灾害
D.洪涝和地震灾害
12.我国制定《中国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震具有突发性特点,预报困难
②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损失严重
③我国应对地震灾害的救援能力低
④地震突发时使救援工作高速高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图为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3)预防洪涝灾害,你认为还可采取哪些非工程性措施?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国家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应急措施之一。下图为我国部分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与①相比,②处的储备物资应当更多的(  )
A.薄帐篷 B.矿泉水
C.救生衣 D.保暖衣
15.图示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选址共性是(  )
A.地势较高,人口稀少
B.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C.供水便利,通讯畅通
D.灾害多发,便于救灾
2018年6月23日,泰国一支青少年足球队结束训练后,进入泰国北部的一处洞穴探险,因雨后洪水阻断溶洞出口,结果集体失踪。2018年7月2日,失联的足球队在洞内被发现(洞口距离足球队所在位置约4千米)。指挥救援部门预测可能至少需要4个月才能将他们运送出洞外,结果经两周时间的紧张救援,足球队全部获救。据此完成16~18题。
16.救援部门预测救援时间需要四个月,主要依据是(  )
A.洞穴长度长
B.洞穴距离地面太深
C.山区交通不便
D.雨季时间长
17.足球队员的最佳救援方式是(  )
A.利用潜水技术 B.用泵抽水
C.山顶打洞救援 D.等待洪水退去
18.该地区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分布最典型的省区是(  )
A.云和贵 B.川和滇
C.闽和浙 D.青和藏
19.(2021·山东德州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且发生多次余震。截至8月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 492人受灾,73 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
(1)指出此次地震灾后救援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2)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家里做作业,应如何避震?
课后提升训练(十六) 防灾减灾
2021年11月14日20时7分在伊朗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7.67度,东经56.11度。据此完成1~2题。
1.能够生还的关键是有正确的自救措施。下列关于地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2.下列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B 2.C 解析:第1题,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B正确。第2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C正确。
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此回答3~4题。
3.灾前提高防灾意识,做好防震准备有助于减少地震中的人员伤亡。下列关于防震准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定防震避震对策
B.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C.随身携带急救卡片
D.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4.当地震来临时,下列避震措施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D 4.B 解析:第3题,制定防震避震对策属于防震准备工作,所以A正确;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属于防震准备工作,所以B正确;随身携带急救卡片属于防震准备工作,所以C正确;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地震时避震措施,不属于防震准备,所以D错误。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D。第4题,当地震发生时,在高楼中不能跳窗逃生,所以①错误;当地震来临,来不及外逃时,可双手抱头躲避在坚实的课桌下,所以②正确;当地震来临,来不及外逃时,可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下,将身边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所以③正确;当地震来临,处于高楼中不能乘电梯迅速离开,所以④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读图,回答5~7题。
5.应急避难场所针对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地震灾害 D.洪涝灾害
6.在防灾减灾中,了解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属于(  )
A.灾前准备内容 B.灾害监测内容
C.灾后恢复内容 D.灾害救援内容
7.应急避难场所一般布设在(  )
A.城镇的居住区内 B.乡村的空旷地带
C.城镇的商业街中 D.城镇的空旷地带
5.C 6.A 7.D 解析:第5题,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故C正确,A、B、D错误。第6题,在防灾减灾中,了解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属于灾前准备内容,故A正确,A、B、D错误。第7题,应急避难场所一般布设在城镇的空旷地带,便于灾害来临时汇聚群众,保证群众的安全,故D正确,A、B、C错误。
(2022·黑龙江哈尔滨高一期中)读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8~9题。
8.在a、b、c、d四处,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a   B.b C.c   D.d
9.若在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方有一游客,则发生灾害时该游客逃生的方向是(  )
A.向北方向 B.向南方向
C.向东北方向 D.向东南方向
8.A 9.C 解析:第8题,由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判断,a处为山谷,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第9题,发生泥石流灾害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读图,回答10~12题。
10.甲、乙两幅图所示分别属于(  )
A.灾害监测,灾害防御
B.应急避难场所,灾害防御
C.灾害防御,灾害监测
D.应急避难场所,灾后恢复
11.甲图所示可以监测(  )
A.地震和台风灾害
B.寒潮和洪涝灾害
C.滑坡和台风灾害
D.洪涝和地震灾害
12.我国制定《中国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震具有突发性特点,预报困难
②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损失严重
③我国应对地震灾害的救援能力低
④地震突发时使救援工作高速高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A 11.B 12.B 解析:本组题以两幅图片呈现灾害防御两种防灾手段,在读图的基础上,考查相关基础知识。第10题,甲图为气象站,属于灾害监测手段,起到监测的作用;乙图为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属于灾害防御内容。故选A。第11题,由于甲图所示为气象站,主要监测寒潮、洪涝等灾害;地震由地震台监测;滑坡、泥石流由地质环境监测站监测。故选B。第12题,在我国制定《中国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损失严重;地震具有突发性、预报困难的特点,因此,制定应急预案可以使救援工作高速高效,减轻地震损失。故选B。
13.下图为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3)预防洪涝灾害,你认为还可采取哪些非工程性措施?
答案:(1)特点:严重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天数呈波动增长的趋势。
原因:人口压力大,山区滥伐、陡坡开垦、水土流失导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人类大量进入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生产、生活,使灾情加重。
(2)加固堤防;修建分洪和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
(3)加强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逃生演练等。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国家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应急措施之一。下图为我国部分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与①相比,②处的储备物资应当更多的(  )
A.薄帐篷 B.矿泉水
C.救生衣 D.保暖衣
15.图示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选址共性是(  )
A.地势较高,人口稀少
B.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C.供水便利,通讯畅通
D.灾害多发,便于救灾
14.D 15.C 解析:第14题,据图可知,②地处我国东北,纬度高、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与①相比,②处应当储备更多的是保暖衣,做好御寒防御,故D正确。第15题,据图可知,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多位于平原地区,多省会城市,人口稠密,大多距海较远,故A、B错;供水条件都较好,基础设施完善,通讯畅通,故C正确;多选择在灾害较少,物资充足的城市,故D错。
2018年6月23日,泰国一支青少年足球队结束训练后,进入泰国北部的一处洞穴探险,因雨后洪水阻断溶洞出口,结果集体失踪。2018年7月2日,失联的足球队在洞内被发现(洞口距离足球队所在位置约4千米)。指挥救援部门预测可能至少需要4个月才能将他们运送出洞外,结果经两周时间的紧张救援,足球队全部获救。据此完成16~18题。
16.救援部门预测救援时间需要四个月,主要依据是(  )
A.洞穴长度长
B.洞穴距离地面太深
C.山区交通不便
D.雨季时间长
17.足球队员的最佳救援方式是(  )
A.利用潜水技术 B.用泵抽水
C.山顶打洞救援 D.等待洪水退去
18.该地区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分布最典型的省区是(  )
A.云和贵 B.川和滇
C.闽和浙 D.青和藏
16.D 17.A 18.A 解析:第16题,由材料可知,6月 23日,青少年足球队因雨后洪水阻断溶洞被困山洞,泰国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较长(能持续到11月初),降水量大,需等到雨季结束,洪水退去方可救援,因此D项正确。救援的主要困难是洞穴灌水无法正常营救,而不是洞穴距离出口的长度和距离地面的深度,因此A项和B项错误。山区交通不便对洞内营救影响不大,C项错误。第17题,利用潜水技术救援,时间短,安全有效,因此A项正确。该地区为喀斯特地形区,属于透水岩层,用泵抽水量大,需要时间过长,故B项错误。山顶打洞救援,时间长,存在垮塌危险,C项错误。等待洪水退去需要等待时间过长,D项错误。第18题,由材料可知,被困山洞为溶洞,由此推断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我国云贵高原地区(云和贵)喀斯特地貌典型,故A项正确。
19.(2021·山东德州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且发生多次余震。截至8月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 492人受灾,73 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
(1)指出此次地震灾后救援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2)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家里做作业,应如何避震?
答案:(1)余震频繁;余震引发的塌方、崩塌、滑坡频繁发生并(破坏道路)阻塞交通;山高谷深,道路狭窄;地形起伏大,不便于直升机救援。
(2)在家中遇到地震灾害时,如果是在平房或者一楼,应选择快速跑出室内,选择较为空旷的地带避震。其他情况应以就地躲避为主,可以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