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等。《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我设计了配乐朗读、默读批注、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等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审美体验。我采用歌曲导入的方式,用一首《天之大》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采用图片助读、师生演读的方式,让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深沉。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选自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课文,围绕“亲情”书写了亲人间真挚动人的感情。作者史铁生用深沉含蓄的笔触,讲述了他历经煎熬磨难终于在身患绝症母亲的细心呵护下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获得新生。讴歌了伟大母爱,并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是母爱让作者读懂了生命的意义,读懂生命意义的史铁生更加思念母亲。虽有很多遗憾和后悔,更多的是好好活的力量。他是真正在好好活,活出了对社会,对人类的担当。教学这篇文章,旨在把学生引向史铁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引向对母爱内涵的深层诠释,引向对活着意义的深层追寻。史铁生用残缺的生命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他的故事带给人们无限的思考和人生的启迪。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感悟能力。在课堂中已有了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阅读的重点开始由理解词句的意思转向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不够深刻,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对文章的选材和构思关注的不多。课堂上需要对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对七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史铁生的了解几乎为零。鉴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所限,对于特殊境遇下如何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会有所困难。课堂上进行相关补充很有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并不难,关键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并在感恩中理解爱。因此,课堂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空间,积极创设情境,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深切的感受母爱的深沉。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探究“我”的变化。
2精读课文,感悟“母爱”
3.获得“好好儿活”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把学生引向史铁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引向对母爱内涵的深层诠释,引向对活着意义的深层追寻
导入新课:
一曲《天之大》诉说了对母亲无尽的思念。提起母亲,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风轻云淡、菊花绽放的秋天,细细感悟史铁生先生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活动一:初读课文,感悟我的变化(怀念母亲的原因)
1. 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史铁生在 21岁最美的年华里忽然残废了双腿,从此以轮椅为伴。他历经煎熬磨难终于在身患绝症母亲的细心呵护下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获得新生。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2. 忆那年“看菊花”,探究“我”的变化。角度一我是否去看菊花;角度二我对母亲的态度;角度三我对生活的态度。
(1)围绕“看菊花”追忆了哪些往事?三次看菊花,分别是第一次,母亲提议推着我看菊花,我残忍拒绝;第二次母亲再次央求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我勉强答应,却未能成行;第三次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由第一次的愤怒拒绝(不,我不去)到第二次的勉强答应(好吧,就明天),再到第三次的欣然前往,作者的心境在一点点好转,从绝望的阴影里慢慢走了出来,开始变的热爱生活。
(2)我对母亲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明确:从开始的忽略母亲到有意识的体谅母亲到铭记母亲教诲怀念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史铁生。
(3)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小结: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砸玻璃,摔东西,对生活充满了绝望,自暴自弃,后来能够牢记母亲的嘱托,在秋风中尽情欣赏泼泼洒洒开得烂漫的菊花,史铁生终于悟到了生命的美好,能够“”好好儿活”了。
活动二:精读课文,感悟母爱(怀念母亲的印象)
为了让我“好好儿活”,母亲付出了太多。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能够帮助孩子走出绝境,获得新生呢?课文很多细节中都能体现出来。
1. 凝望母亲的动作快速浏览课文,请同学们圈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描写母亲行动有关的文字,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母亲形象。示例: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扑”“躲”“忍”“挡”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慈爱坚忍,细心耐心,无私无畏。
2. 品读母亲的话语。
(1)指导朗读技巧。注意语速、语调、重音、停连,师范读,指生读,齐读。示例: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树叶“唰唰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这句话中,母亲敏锐地觉察到了落叶可能会引起儿子的悲观情绪,母亲挡在了我和落叶中间,转移了我的视线,写出了母亲的细心体贴,“挡”应重读。“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语气柔和,应读出商量的语气。“憔悴”、“央求”表达了屡遭儿子拒绝,对儿子的爱却从未改变。
(2)演读母亲说过的话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带着遗憾永远的离开了,却带不走对孩子的牵挂,让我们再次齐读母亲的话感受这份深沉的母爱。
她总是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忍住哭声: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她央求到: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喜出望外: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昏迷前最后的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3.倾诉母亲的心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他在怀念母亲,也在了却母亲未了的心愿。面对菊花,史铁生懂得了什么 讨论明确: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好好儿活,活出尊严,活得精彩
活动三:再读课文,学会“好好儿活”(怀念母亲的行动)
1. 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讨论明确:一是恳求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二是期望儿女无论遭遇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的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2. 结合材料,思考史铁生“好好儿活”表现在哪些方面?链接材料: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节选):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讨论明确:史铁生是在真正好好活,病榻上坚持文学创作,文学成就颇丰。
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他的文章照亮了更多的人前行的路。他活出了生命的坚强,活出了对社会对人类的担当。
小结:塞涅卡曾说过:“我们何必为生命的片段而哭泣,我们整个生命都催人泪下。”史铁生走出生命的低谷,他一直以微笑面对人生,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励了无数的人奋勇前行。希望我们珍惜亲情,善待亲人,承担责任。我们不仅要时刻铭记父母的爱,更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万事万物,那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作业布置:
学了本文,相信你对亲情,对生命一定有新的认识。请你以“妈妈,我想你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上传到班级微信群。
【课后反思】
《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母亲逝世后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讲述了自己双腿瘫痪后,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是身患重病的母亲用体贴入微、深沉无私的爱,使自己明白了生命的意义,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按课文记叙的顺序依次品读“我”与“母亲”。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品味语言与体会思想感情共同提升。教学本文时,我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扑”“抓”“忍”动作背后母亲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到母亲深沉无私的爱。语言赏析的环节,个别学生读的不是特别到位,语速快,适时的进行了朗读指导。带领学生边品边读。不足之处,由于课堂容量大,预设的让学生续写母亲未说完的话,未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