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训练技能 读图识图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知识探究能力、区域认知能力
导学目标 区域认知:阅读东西两半球图,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亚洲 综合思维:能够用综合思维(综合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观念掌握认识和分析一个区域(大洲)的基本方法 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激发学生自豪感。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地理实践力:学生能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的预习和补充
环节及时间分配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一、新课导入 1.课件播放展示有关亚洲的图片资料(如兵马俑、泰姬陵、珠穆朗玛峰、死海、贝加尔湖等)你们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2.那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们还能想到什么? 3.最后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1.回答问题:亚洲 2.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并把所说到的有关亚洲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
学标展示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说出亚洲的六个分区 3.能够阐述亚洲各分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类比思维、模拟旅行和角色表演,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把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 3.通过阅读地图,学会读图识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给学生以思维美和发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阅读学习目标
合作自学 二、完成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导学案:都是一些很简单的读图填空和预习课本填空 自学完成导学案 然后和同桌对答案 最后和老师一起对答案 可以给出一到两题的分析题,让同学们思考。
互动探究 三、教师:要了解一个大洲的情况,需要知道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那么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呢 教师:认识某区域的自然环境应该先从哪个要素入手呢 我们可以先想一想, 如果你在网上买东西客服要发货,但首先得知道你家在哪里,那么怎样描述你家的位置呢 教师:刚才几个同学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描述的一在哪个区、 哪条街道。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要先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四、教师:我们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其实这和我们刚才描述公园的位置是一样的: 亚洲所在的“区”就是它在世界中的半球位置,亚洲所在的“街道”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它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五·、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图6.1) 观察一下: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南北半球呢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你能从上图中得到有效信息吗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判读的方法: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 B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判读时要注意半球划分和经纬度划分的区别和联系。 六、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找出其周围的大洋、大洲。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以及周围的大洲,各位于其哪个方位 小组讨论一下。 八、读图6.1和图6.4, 世界有七个大洲,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九、读图6.5,亚洲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哪六个地区 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位于哪一个分区 这个分区有哪几个国家 中国与哪几个分区相邻 十、读图6.5和6.6,写出6.6每幅图展示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仔细阅读图下说明文字,写出每个地方人民的生活特点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 学生回答略。 生:(异口同声)东半球。 学生回答略。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判读的方法: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E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判读时要注意半球划分和经纬度划分的区别和联系。 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西面虽濒临大西洋的属海黑海和地中海,但并不直接濒临大西洋。 亚洲与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相邻。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小组讨论、读图说出 读图说话,小组内讨论,然后发言在班上交流
思维展示 十一、(不仅展示答案还要展示答案的思维过程) 读图6.5和6.6,写出6.6每幅图展示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仔细阅读图下说明文字,写出每个地方人民的生活特点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读图说话,小组内讨论,班上交流
精讲点拨 七、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如亚洲和大洋洲、亚洲和北美洲;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得出亚洲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教师评价学生活动成果并引领学生对刚才的探究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不知大家是否记 住了亚洲的“邻居们”,请大家再次读图观察包围亚洲的大洲和大洋,- 起完成下列表格吧! 老师给出答案 十二、读图6.1-6.4, 按照表6.1,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差异,感受比较不同大洲位置、范围的基本思路。 然后对答案进行总结 读图填表 掌握比较不同大洲位置、范围的基本思路。 学生回答预设: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一乌拉尔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脉一黑海一土耳其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同处于-块大陆,即亚欧大陆。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 完成表格 对答案;记忆 (因为大洲分界线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学生思考回答前老师需要做启发引导)
课堂小结 十三、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或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体巩固本节课内容 对照老师的展示,整体巩固本节内容,增强识记效果。 让学生先进行总结,然后老师再展示思维导图进行总结
达标测评 十四、出示测评题,引导学生限时完成并组织学生展示解题思维过程,适时点拨提升。 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B.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C.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 亚洲与其他大洲相比,不具有的特点是( ) A.面积最大 B.跨纬度最广 C.东西距离最长 D.跨经度最广 3.亚洲面积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面积大约为_万平方千米( ) A. 4400 B.3000 C.2400 完成测评题,展示思维过程 课堂练习偏多,根据课堂时间适当减少
反思补偿 《亚洲的位置与范围》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一课内容, 也是学生初次接触区域地理的内容。针对这节课的反思,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备课还不够充分, 线上教学过程时间不紧凑,留给学生的时间过长,中间等待的时间较长,对任务预留时间估计不准确;二是课堂练习需要跟上,在习题的选择上,要注意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检测,做到“教学评”一致,课堂不能没有反馈;三是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互动方式单一,要注意多种互动方式的使用,线上课程学生更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四是对区域位置描述的方法总结的不够细致、完整。方法的总结要用学生更易懂的结构方式来展示,大段的文字不利于学生接受,学生也不喜欢看。 七年级下册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入门,如果学生没有扎实掌握,后面的区域地理学习将会面临更大的难度,要注意在课堂上把现在学习的方法延伸到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去。方法的总结最好是思维导图的形式,便于学生接受。 学生就像一张白纸, 对一项新事物的学习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方法,对地理学习尤其是区域地理的学习,一定要重视方法的总结,最好能够达到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自己认识区域位置的方法。作为教师,不断总结、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方法,不断塑造、培养学生的“地理脑袋”。 反思本节课收获及存在的问题 尽可能的让自己“闲”下来,放手让学生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后作业 十五、课后作业 1.结合时政热点,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大洲、地区或者国家,比如说欧洲、中东或叙利亚,分析它的地理位置特点,下节课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交流。记住要结合地图进行描述呀! 2.预习本章第二节自然环境内容。 记下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半球位置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范围: 二、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6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