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酸与碱单元练习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食醋 酱油 食盐水 牙膏 肥皂
pH 2~3 4~5 7 8~9 9~10
夏天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一种酸),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食醋 B.酱油 C.肥皂水 D.食盐水
2.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西瓜汁显酸性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肥皂水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3.下列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A.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C.棉衣不小心沾上浓硫酸,立刻变黑
D.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
4.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燃烧:
B.铜绿分解:
C.氨水中和硫酸:
D.酒精完全燃烧:
5.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相互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出现的颜色是
A.无色 B.紫色 C.蓝色 D.红色
6.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盐酸和镁条
B.稀盐酸和铜丝
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
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7.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C.若X是稀疏酸,b可能是氧化物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8.“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9.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 B.Fe2O3 C.CO2 D.NaOH
10.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
B.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C.生石灰溶于水成熟石灰
D.NaOH溶液遇酚酞变红色
11.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
12.某混合气中可能有CO、水蒸气、CO2和N2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测定其组成,现将混合气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Fe2O3、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浓硫酸质量增加,Fe2O3固体由红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有剩余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水蒸气和N2,可能有CO2
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CO和CO2,可能有N2
C.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和N2,可能有CO或水蒸气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CO,可能有CO2或N2
二、简答题
13.将二氧化氯溶液加入到硫化氢(H2S)溶液中,能生成两种常见的酸。
(1)二氧化氯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4.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 _______ 。
(2)水由a注入锥形瓶时,气球变鼓,其原因是 _______ 。
(3)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 。
15.请你用所学的化学原理解释。
(1)生活中,可用活性炭来净水,是利用的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2)如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请回答:
①试写出X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的三个反应中,有一个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生活中用醋酸除水垢(成分之一是氢氧化镁)的原理是_________。
(4)ClO2作为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现用Cl2与 NaClO2制取ClO2,同时生成Na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A-E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其中 A 为常见的溶剂, C 与 E 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 为一种黑色固体。
(1)A 的用途为____________(填一种);
(2)B—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与 E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7.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A、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D水合物俗称为______,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3)写出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C→B”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写出“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
18.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部分装置(氢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装置D中液体为浓硫酸)。请回答: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______。将B、E装置组合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验证后加热E试管中的液体,观察的到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请填写所选装置导管口字母的连接顺序______。
19.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如下图所示。
(1)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在a处放______。
(2)c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钙盐。小明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露出液面时又下沉,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表面产生大量气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进一步确定该气体,小明将一块玻璃片涂上滴有酚酞溶液的澄清石灰水,再将其盖在杯子口(有试剂的一面朝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
(3)鸡蛋在稀盐酸中慢慢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取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20%的稀硫酸,直至溶液呈中性。计算:
(1)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为多少克?
(2)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小组同学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实验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40g待测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至pH等于7,测得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140g,试计算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3.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小丽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8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该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8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当滴入4克盐酸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24.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 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42%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_________g。当滴加Ba(OH)2溶液50 g时,烧杯内溶液的pH____7(填“>”“<”或“=”)。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写出答题过程,结果保留0.01%)。
(3)该反应中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___g。
(4)滴加Ba(OH)2溶液至150 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0.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D
6.B
7.B
8.B
9.C
10.A
11.C
12.D
13. +4 H2S + 8ClO2 + 4H2O =5H2SO4 +8HCl
14. 长颈漏斗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CaO+H2O=Ca(OH)2
15. 吸附 Na2CO3+Ca(OH)2=CaCO3↓+2NaOH CO2+Ca(OH)2=CaCO3↓+H2O
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 Cl2+2NaClO2=2ClO2+2NaCl
16. 灭火 C+CO22CO 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
17.(1) H2O2 CH4
(2) 灭火 可燃冰
(3)
(4)
(5)
18.(1)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红色变紫色
(2)befdc
19. 干燥石蕊小花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20. 红色逐渐褪去,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气泡附着在鸡蛋壳表面,排开液体体积增大,浮力大于重力
21. 24.5 11%
22.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
23.(1)7.2;(2)7.3%;(3)0.46
24.(1)3.42;<(2)3.92%(3)4.66(4)0.8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