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与运动》训练卷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力与运动》训练卷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9 07:4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与运动》训练卷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加速拉动木块,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
B.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对的支持力
2.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将(  )
A.加速运动 B.停下来 C.匀速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3.关于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鞋底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前倾,是由于身体上部受到惯性的作用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
A.一定静止 B.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D.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5.在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汽车在弯路上匀速转弯 B.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C.守门员把射来的足球抱住 D.从飞机上扔下救灾物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所受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B.小融推动购物车加速向前运动,人推车的力大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C.小江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上立定跳远,向列车行驶反方向跳,会离列车上的起跳点更远
D.重力为500N的杠铃静止在水平面上,小渝用400N的力竖直向上去提时,杠铃所受合力为0N
7.如图,用作用力F1使重为G的物体以大小为v1的速度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再用作用力F2使同一物体以大小为以v2的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F1方向斜向上,方向与v1相同 B.F2可能小于G
C.F1一定大于F2 D.F1一定等于F2
8.如图,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A、B、C,C拉着A、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  )
A.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物体B水平方向共受到3个力的作用
C.物体B受到桌面对其水平向左,大小为mg的摩擦力
D.物体C受到细线拉力大小大于其自身重力大小
9.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二千多年。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时,若,则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也为3N
C.从到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m/s
1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力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A物块受到B对A有的摩擦力
C.A对B的压力是由于A物块的形变产生的
D.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1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从t=0s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如图甲,将物体的s-t图像记录在图乙中,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1s时,物体不受摩擦力 B.在4~6s的过程中,拉力F大小不变
C.在0~6s内,物体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大小为4m/s
二、填空题
12.用20N的力握着一重为3N的玻璃杯静止悬在空中时,杯子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接着该同学用30N的力握着玻璃杯时,则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滑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___相同,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再松开的目的是______。
1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实验中两次将弹簧A端都拉伸到同点O的目的是使两次力的_________相同。这样,F就为F1和F2的_________。
15.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球A和B,质量均为m,A球半径为B球的2倍,用一根轻质的细线把A和B连接在一起,由高空自由下落,当整体匀速直线下落时如图所示,此时空气阻力与球体的最大横截面积成正比。那么此时A和B球受到的空气阻力方向为______;细线对B球的拉力为______。(本题重力常数用g表示)
16.如图所示,木板A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水平向______。
17.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当把它吊在空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N,若使它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50N(填“大于、小于、等于”),若使它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50N(填“大于、小于、等于”),若上升的过程中,绳子突然断了,物体将会_______。(取g=10N/kg)
18.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盔一带”的安全守护行动。交通法规定,骑行电动车的驾驶员必须戴好头盔,这是为了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由于___________身体倾倒而造成伤害。
三、实验题
19.图所示,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1)实验中毎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
(2)完成三次实验后发现乙、丙两实验中,小车均滑出了木板,无法比较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解决这一问题,请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选填“远”或“近”)
20.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装置。
(1)小华将系于小纸片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钩码,使作用在小纸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选择小纸片的目的是______(考虑/不考虑)小纸片的重力。当细线两端钩码相同时,小纸片静止不动,说明两个力平衡时的大小相等;
(2)当小纸片静止不动时,小华将小纸片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纸片不能静止不动,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3)实验过程中如果想探究不同体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小华如何去操作______;
(4)在探究同一个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题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纸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资料
C.容易让小纸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纸片容易扭转
21.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实验时小车每次都自斜面顶端从静止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物体表面时运动的_____相同。
(3)由图示可知,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_____(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4)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实验时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
四、计算题
22.一位质量为60kg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自行车质量是20kg,在水平路面上以4m/s速度匀速行驶,g取10N/kg,求:
(1)这位同学受到的重力;
(2)该同学骑车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是总重的0.05倍,求该同学骑车过程中的牵引力。
23.一辆质量为5t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所受的阻力是汽车本身重力的0.05倍;求:
(1)汽车受到的重力G;
(2)汽车的牵引力。
24.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用10牛的拉力水平向右拉动该物体,地面与物体之间的阻力是物体重力的0.1倍。
(1)求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
(2)求这个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及方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B
6.D
7.D
8.C
9.D
10.C
11.B
12. 3 不变
13. 速度 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二力是否平衡
14. 作用效果 合力
15. 竖直向上
16. 3 右
17. 50 等于 等于 先上升再下降
18.惯性
19. 速度 实验时降低小车放置高度 远
20. 不考虑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用剪刀将纸片剪断 A
21. D 速度 远 小 受非平衡力 匀速直线运动
22.(1)600N;(2)40N
23.(1)5×104N;(2)2.5×103 N
24.(1)49 N;(2)5.1 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