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高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高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19 10:24:40

文档简介

余姚市高风中学 2022 学年第一学期 10 月月考试卷
高二生物试卷
分值:100 分 考试时长: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1.下列化学物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尿素 B.胰岛素 C.维生素 D.纤维素
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中 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
C.氧气进入红细胞内 D.洗澡时耳中进水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现象的是( )
A.患流感后,机体出现了低烧
B.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C.空腹时,血糖浓度为 90mg/dL
D.运动后,血浆 PH 由 7.43 降至 7.36
4.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
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 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碱制剂可选用 NaHCO3、Na2HPO4
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
D.人体出现乳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大脑和小脑 D.脑神经和脊神经
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神经元通常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B.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突起,突起是代谢中心
C.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D.神经元的轴突就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神经
7.将一灵敏电流计电极置于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的神经上(如图 1),在①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
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 2 所示,若②在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测得的电位变化是( )
8.如图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 点为 PQ 的中点,给予 O 点一个适宜的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
是什么样的?若 MP 大于 PQ 的一半,同时在 O 点、M 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则电流表的指针
偏转情况是什么样的?
A.不偏转,向左偏转 B.偏转,向左偏转
C.不偏转,不偏转 D.不偏转,发生两次偏转
9.下列关于乙酰胆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后膜引发兴奋
B.乙酰胆碱能参与代谢,调节某些生理过程的速率
C.乙酰胆碱作用完成后,运至乙酰胆碱受体处降解
D.少量的乙酰胆碱便能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小电位
10.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
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 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
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 K+浓度低于膜内
B.纤毛膜上的 K+内流过程不消耗 ATP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听觉的产生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时单向的
11.科学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钾离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对离体枪
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和 K+都是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神经细胞
B.由图中三条曲线 a、b、c 可知,细胞外液中 Na+浓度高低的关系是 aC.由图中三条曲线可知细胞外液中 Na+浓度可以同时影响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峰值
D.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 Na+的浓度,最终可能是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12.如图 A 所示为某一神经元游离的一段轴突,甲乙是电流表,图 B 是该段轴突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
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刺激时,甲测量的是静息电位,刺激图 A 中的 C 点,乙测量的是动作电位
B.刺激图 A 中的 C 处,甲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1 次,乙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2 次
C.图 B 中 ab 段由 Na+内流引起,该过程需要通道蛋白,不消耗 ATP
D.如果某种药物能使突触后膜上 Cl—通道打开内流,图 B 中 b 点值会更高
13.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
A.不放药物时,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 A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 B 处,刺激 C 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 C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14.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
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②后天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③可以消退 ④不会消退
⑤低级的神经活动 ⑥高级的神经活动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5.如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 a 和伸肌相连的部位是肌梭,具有突触的结构
B.图中 b 和 c都是运动神经元,其胞体都位于脊髓
C.图中适宜强度的敲击会发生膝跳反射,引起伸肌产生动作电位
D.图中 d 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图示的反射中会兴奋
16.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递质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神经递质结合并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
D.抗体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7.如图是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具有内分泌功能,但不属于内分泌腺
B.②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束,能够传导动作电位
C.③是腺垂体,能接受下丘脑及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的调节的双重功能
D.④是垂体后叶,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18.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促进肌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B.胰岛素抑制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避免血糖浓度的升高
C.胰岛素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保证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D.某一个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还是胰高血糖素取决于血糖浓度
19.某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
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为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
一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观察
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20.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体温收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D.垂体分泌促甲状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
21.下列细胞中,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
A.T细胞 B.红细胞 C.肌细胞 D.神经细胞
22.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
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面积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2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与体液免疫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B.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杀灭抗原
C.吞噬细胞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
D.记忆 T 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
24.下列是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父子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证实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
B.如果波森·詹森用玻璃片代替琼脂片,苗尖端产生的影响也能传递给下部
C.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确实和某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有关
D.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25.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如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 )
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C.胚芽鞘直立生长 D.胚芽鞘不生长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26—30 题每空 1 分,31 题每空 2 分,共计 50 分。)
26.(10 分)请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通过扩散作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2)如果破坏了反射弧的某一结构,如传出神经元,则反射不能发生,效应器也不再作出反应。( )
(3)垂体既可接受下丘脑发出的神经兴奋信号,又可对来自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释放的激素产生反
应。( )
(4)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这
样的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
(5)冬季课后,萱萱从教室走出,此时他将出现耗氧量增加,代谢增强,血管收缩,心率减慢。( )
(6)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 MHC。( )
(7)泪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
(8)免疫细胞中,巨噬细胞类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浆细胞不识别抗原。( )
(9)HIV 攻击人类体内的辅助性 T 淋巴细胞,是因为只有辅助性 T 淋巴细胞的膜上存在受体。( )
(10)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不同,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即植物不生长或负生长。( )
27.(7 分)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会产生动作电位,如图。
极化状态(静息电位): ① ;
② 状态(动作电位);
复极化状态( ③ )。
(1)请完善图上信息:① 、② 、 ③ 。
(2)动作电位产生过程:受到刺激时, 开放,在短期内该离子大量 导致。
(3)静息电位的产生和大小与膜内外 有关,若增大膜外 Na+浓度,则影响 的
大小。
28.(9 分)人体内各种稳态的维持需要多个系统共同协调完成,下图分别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和有
关激素平衡维持的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中甲为 激素,乙为 (结构),丙为 。
(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神经垂体释放的相应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或①→③→⑤ D.②→①→④或②→①→③→⑤
(3)B、C 激素的名称依次为 、 。
(4)怀孕母亲缺碘时,C 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 A 和 B 的分泌量 ,结果甲状
腺增生,胎儿发育 (“正常”或“不正常”)。
29.(8 分)下面为 HIV 侵染人体淋巴细胞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HIV 的遗传物质是 ,HIV 带了 (“RNA 和逆转录酶”或“DNA”或“RNA”)
侵入宿主细胞。
(2)图中的④过程和⑤过程,分别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和 过程。
(3)免疫缺陷病包括先天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属于 病。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传播、 和 。艾滋病母体能生育后
代吗? (“能”或“不能”)。
30.(6 分)下图所示为用幼苗进行的向光性实验。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 ;生长但不弯曲
的是 ;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 。
(2)该实验可证明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幼苗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幼
苗发生弯曲的部位 。
31.(10 分)下图中的 A、B、C、D 构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方
案,请补充完整。
(1)同学电刺激①处,观察 A 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若刺激①处 A 有反
应,且②处 ,则说明是单向传导;若 ,
则说明是双向传导。
(2)实验小组的同学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若 ,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若 ,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高二生物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简答题(共 50 分)。
26.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27.(1)① 、② 、 ③
(2) 、 (3) 、
28.(1) 、 、 (2) (2 分)
(3) 、
(4) 、
29. (1) 、 (2) 、
(3) (4) 、 、
30.(1) 、 、 、
(2) 、
31. (1) 、

(2) 、高二生物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B A A B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D C B D C C C
21 22 23 24 25
A D B B A
简答题(共50分)。
26.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27.(1)① 外正内负 、② 反极化 、 ③ 静息电位或外正内负
(2) Na+通道 、 内流 (3) K+浓度 、 动作电位
28.(1) 抗利尿 、 肾小管、集合管 、 大脑皮层 (2) C (2分)
(3) 促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激素
(4) 增加 、 不正常
29. (1) RNA 、 RNA和逆转录酶 (2) 逆转录 、 转录
(3) 获得性免疫缺陷 (4) 母婴传播 、 血液传播 、 能
30.(1) C 、 B 、 AD 、 E
(2) 幼苗尖端 、 幼苗尖端下方
31.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
电位无变化 、 刺激1处A有反应,且2处有电位变化
(2) 刺激1处3有电位变化,刺激3处1有电位变化 、 只有1处有电位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