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共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9 06:0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第08课 《大卫·科波菲尔》
第一课时
“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
(1850)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课前导入
《大卫·科波菲尔》属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为我们细致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叶涵盖英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画卷。
故事背景依托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代的英国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显著成果,表面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盛世,但实际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小说也带有自传色彩,许多内容的取材来源于狄更斯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全书以深刻反映作家个人生活和际遇为基调。可以说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卫就是狄更斯笔下的第二个自己。
创作背景
初 读 提 纲
结合课本注释①,通读文本,边读边勾圈批:
1.圈画出文中写了哪些人,批注其身份
2.找出线索,划分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初 读 检 测
1、《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写了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主要人物是米考伯先生。
人物
霍普金斯船长(米考伯的牢友)
昆宁先生(账房先生)
米克·沃克(童工)
粉白·土豆(童工)
米考伯先生(房东)
米考伯太太(房东)
初 读 检 测
2.《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我”的遭遇,到货行做童工——初识米考伯先生——入住米考伯先生家——米考伯先生入狱,我去探视——“我”搬离米考伯家,另觅住处
【思考】理清线索,赏析叙述视角
1.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情节的 并分析有什么好处
明确 以“我”的所见所闻为主要线索,展开情节。
问题探究
小说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的关系及特点
叙述人称 优点 缺点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局限于个人所见,造成叙述的主观性,且易局限于叙述的时态,不便于对广阔历史主题的叙述。
第二人称(有限视角)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便于感情交流 强制性地把读者拉进了故事中,使读者觉得有点奇怪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叙述自由灵活,客观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叙述者对作品中人物及其命运,对所有事件可完全预知和任意摆布,读者在阅读中只能被动地等待叙述者将自己还未知悉的一切讲述出来,剥夺了接受者的大部分探索、解释作品的权利。
叙述视角
小说是作者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
小说是以“我”的口吻,以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便于更直观地抒发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之情,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社会诸多现象的认识。
“我”是小说的线索,以“我”的见闻串起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集中。
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拉近了小说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进小说主人公的世界,产生强烈共鸣。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
【思考】理清线索,赏析叙述视角
文中昆宁先生有什么作用
问题探究
次要人物作用:
对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对主要人物:烘托突出主要人物性格、形象
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主题:深化/升华主题
合作交流:
明确:①昆宁先生是“我”的雇主。②推动情节发展,通过昆宁先生,“我”认识了米考伯一家,进而展开情节。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第08课 《大卫·科波菲尔》
第二课时
【思考】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鉴赏
1.找出文中对米考伯先生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分析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了怎样的形象特点
2.小说中米考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题方法:
文本例句+人物描写方法+人物形象+分析
【思考】分析手法并概括人物形象
找出文中对米考伯先生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分析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了怎样的形象特点?
人物鉴赏
第6段:
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双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我后来发现,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因为他难得用来看东西,即使他用来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
形象:长相滑稽、穿着讲究、爱慕虚荣
外 貌 描 写
第16段:“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说到这儿,米考伯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第34段:
我曾见他回家吃晚饭时,泪如泉涌,口口声声说,现在除了进监狱,再也没有别的路了;可是到了上床睡觉时,他又算计起来,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
言谈幽默、说话爱拿腔拿调、善良、盲目乐观
语 言 描 写
第21段: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夹着手杖,腰杆儿笔挺地走出来。离开账房后,他还哼起了一只曲子。
第32段:“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
绅士派头、神气十足、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动 作 描 写
第32段:
“米考伯先生,”昆宁先生说,“认识谋得斯通先生。他能找到顾客时,就给我们介绍生意,我们付他佣金。”
第43段:
米考伯先生容易动感情,他是绝不肯去处理这些东西的。(米考伯太太)
做中间人
爱虚荣,好面子
侧 面 烘 托
米考伯先生是一个滑稽可笑、爱慕虚荣、迂腐、喜好挥霍、盲目乐观的英国下层小人物的形象。但他贫穷却不甘落魄,寒酸却不失体面,处境困难却不忘真诚待人,命运悲惨却又乐观开朗的“末代绅士”。
小结
【思考】概括人物形象
小说中米考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人物鉴赏
A.“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第26段)
小说中米考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写出了米考伯太太结婚前后生活状况的变化,表现了米考伯家庭的困难,也赞美了米考伯太太善解人意、深爱丈夫的性格特点。
人物鉴赏
人物鉴赏
B.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让他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眼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第28段)
小说中米考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②写出了米考伯太太对眼下家庭困难的担忧,表现了她的理性和坚强,但她又把娘家以前的辉煌挂在嘴边,体现了她的爱慕虚荣与肤浅的性格特征。
C.外貌描写
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第24段)
D.侧面描写
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做过任何准备。(第32段)
④表现了米考伯太太的能力低下和不务实的思想态度。
人物鉴赏
小说中米考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作者通过对米考伯太太语言、外貌以及侧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善解人意、爱慕虚荣、能力低下与不务实际的人物形象。
小结
作者对米考伯夫妇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作者一方面同情他们悲惨的遭遇,但又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温和的讽刺,用喜剧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他们的悲剧色彩。
漫画家的夸张和变形
【思考】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鉴赏
3.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1.找出文中对米考伯先生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分析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了怎样的形象特点
2.小说中米考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思考】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人物鉴赏
成长困境
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第一段)
十岁
家产被占,遭继父遗弃
批判社会的现实和冷漠
人物鉴赏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成长困境:污浊、恶劣的劳作环境
……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第二段)
成长困境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我现在还记得,这种买卖的结果之一是有了许多空瓶子。于是有一些大人和小孩就着亮光检查这些瓶子,扔掉破裂的,把完好的洗刷干净。摆弄完空瓶子,就往装满酒的瓶子上贴标签,塞上合适的软木塞,或者是在软木塞上封上火漆,盖上印,然后还得把完工的瓶子装箱。这全是我的活儿,我就是雇来干这些活儿的孩子中的一个。(第三段)
成长困境:繁重、单调、艰辛的劳作
成长困境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他叫米克·沃克,身上系一条破围裙,头上戴一顶纸帽子。他告诉我,他父亲是个船夫,在伦敦市长就职日,曾戴着黑色天鹅绒帽子参加步行仪仗队。他还告诉我,我们的主要伙伴是另一个男孩,在给我介绍时,我觉得他的名字很古怪,叫粉白·土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这个孩子起初的名字,而是货行里的人给他取的诨名,因为他面色灰白,像煮熟的土豆般粉白。粉白的父亲是个运水夫,还兼做消防队员,以此受雇于一家大剧院。(第四段)
成长困境:社会底层、贫困的童工伙伴
成长困境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成长困境:内心世界的痛苦与绝望
我竟沦落到跟这样一班人为伍,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我把这些天天在一起的伙伴跟我幸福的孩提时代的那些伙伴作了比较——我觉得,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灭了。我当时感到绝望极了,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深深地感到羞辱。我年轻的心里痛苦地认定,我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都将一天天地渐渐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了。(第五段)
残酷的现实却把他拉入社会的最底层,这些理想只能是幻想了
成长困境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面对如此艰难的成长环境,大卫是否放弃了希望?
在这段时间里,我依旧一直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干着普通的活儿,跟那几个普通人做伙伴,心里仍和开始时一样,感到不应该这样落魄,受这样的屈辱。我每天去货行,从货行回家,以及中饭时在街上溜达,都会看到许多孩子,可我从来没有结识过其中任何一个人,也没有跟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交谈,当然对我来说,幸亏如此。(52段)
成长困境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自强自立。他被人遗弃后,在恶劣的环境中做童工,获取的是微薄的报酬,却能够独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积极向上。他渴望读书,想成为有学问、有名望的人,为失学而痛苦,为所处的地位而感到羞耻。
善良宽厚。他为米考伯先生的债务忧心,为米考伯夫妇的困难处境感到痛苦、心碎,主动把剩下的两三先令送给米考伯太太,并帮助米考伯太太典当餐具;米考伯先生入狱后,他到监狱里去探望米考伯先生。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第08课 《大卫·科波菲尔》
第三课时
“我”和“米考伯夫妇”究竟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之中?作者借此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
要求:找出文本中三处环境描写并分析作用,做好批注。
思考探究
请同学们划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讨论并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第二段)
对货行的描写
脏乱的环境,浓缩的时代
明确:
①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工作的房子里老鼠横行,就连地板和楼梯都已潮湿至腐烂,外部狭窄、泥泞;内部破败不堪,腐臭难闻。体现了货行环境的恶劣。
②既交代了“我”当时工作的地方环境恶劣,又衬托了人物当时灰暗的心境, 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心生同情。
③展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资本家为了雇佣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而大量使用童工,在残酷剥削下,许多童工贫病交加甚至过早夭折,无不揭露了盛世下的阴暗面,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顾道德底线和法度情理的丑恶行径,体现了作者对英国童工制度的指责,严重侵犯了人权,不合人道,表现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呼唤。
(1)从社会背景本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交待时代背景,暗示社会环境。
(2)从自然环境本身:渲染气氛,突出……环境特点,营造……意境,奠定情感基调。
(3)从人物角度:①暗示心情 体现人物内心活动
②烘托或反衬人物形象
(4)从情节角度: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5)从主题角度:揭示、暗示或升华文章的主题。
(6)从读者角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环境描写的作用
我竟沦落到跟这样班人为伍, 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我把这些天天在一起的伙伴跟我幸福的孩提时代的那些伙伴作了比较——更不要说跟斯蒂福思、特雷德尔那班人比较了——我觉得, 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灭了。当时我感到绝望极了,对自已所处的地位深深地感到羞辱。我年轻的心里痛苦地认定,我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都将一天天地渐渐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了,凡此种种,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绝非笔墨所能诉说。那天上午,每当米克·沃克离开时,我的眼泪就直往下掉,混进了我用来洗瓶子的水中。我呜咽着,仿佛我的心窝也有了一道裂口,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似的。(第五段)
脏乱的环境,浓缩的时代
充满抵触,感到屈辱
内心孤独,默默忍受痛苦
19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期,但社会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贫富悬殊等问题,米克·沃克、粉白·土豆等这些贫穷人家的孩子,不仅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早早步入社会劳作谋生。为了贪图廉价的劳动力,一些资本家大量雇用童工,“面色灰白”的孩子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着艰辛的工作。童工的经历成了狄更斯一生最大的隐痛,直至晚年他还受着这段回忆的折磨:“我的整个身心所忍受的悲痛和屈辱是如此巨大,即使到了现在,我已经出了名,受到别人的爱抚,生活愉快,在睡梦中我还常常忘掉自己有着爱妻和孩子,甚至忘掉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好像又孤苦伶仃地回到那一段岁月里去了。”(约翰·福特《查尔斯·狄更斯传》)。
脏乱的环境,浓缩的时代
请同学们划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讨论并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部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第24段)
对米考伯住宅的描写
脏乱的环境,浓缩的时代
①突出生活的窘境。
②推动情节发展,为米考伯被追债与入狱做铺垫。
③侧面突出了米考伯夫妇的爱慕虚荣。
请同学们划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讨论并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它附近会看到一个院子,穿过那个院子,再一直往前走,就能看到一个监狱看守。最后,终于看到了一个看守(我真是个可怜的家伙),我想到了罗德里克·蓝登关在监狱里时,跟他同狱的只有一个人,那人除了身上裹的一块破地毯外,一无所有。(第46段)
对监狱的描写
脏乱的环境,浓缩的时代
①突出监狱的简陋
②探监突出了“我”的善良和对友情的珍惜。
③讴歌和赞扬了建立在善良正直的人性光辉之上的人道主义。
脏乱的环境,浓缩的时代
本文节选部分描述了货行、米考伯家、监狱等环境。通过大卫这个孩子的眼睛来看周围的环境,揭示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资本家为了雇佣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而大量使用童工,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顾道德底线和法度情理的丑恶行径。体现了社会差异的悬殊而导致的尖锐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日益显现昭示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呼唤。
为什么作者要塑造大卫“孤儿”这一人物形象?
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
(1)从人物形象上:作品主要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顺境中加倍努力,在逆境中满怀信心,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
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
(2)从现实意义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
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
1.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在面对生活苦难与困境时,能够保持对生活的信心,能够拥有自强不息的勇气,能够怀有善良与真诚。
2.说明了《大卫科波菲尔》带有自传的性质,即取材于作者自身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
结尾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义?
明晰主旨
本文描述了大卫·科波菲尔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开始独立做工的现状,与米考伯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突出了大卫·科波菲尔的善良、真诚以及米考伯夫妇爱慕虚荣、安于现状、盲目乐观、喜好挥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但又心地善良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了金钱对于家庭、婚姻、社会的腐蚀作用,批判社会中人性的缺失以及道德的沦丧,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宽厚、善良、仁爱等美德的赞美,对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妇苦难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批判。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第08课 《大卫·科波菲尔》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