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时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3
知识点精讲
04
课堂检测
02
课前预习
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课程要求
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并画出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课前预习
化学名称 钠原子 镁离子 氯原子 氯离子 钙离子 氧离子 铝原子
化学符号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微粒结构 示意图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Na
Mg2+
Cl
Cl-
Ca2+
O2-
Al
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____________排布的。第一层最多排_________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____________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____________个电子(只有一层的,电子数不超过____________个)。
分层
2
8
8
2
2.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原子核
电子层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课堂练习
1. 图3-2-4是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____________个质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__________,核外有____________个电子层,它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6
6
16
3
非金属
思路点拨 熟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先排内层再排外层,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数不超过2个)。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知识点2
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原子 ________个(He为2)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金属原子 一般________4个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非金属原子 一般________4个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
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小于
易失电子
不稳定
大于
易得电子
不稳定
【归纳】(1)原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2)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原因是原子趋于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相对稳定
课堂练习
2. 铟是一种银白色金属,有毒。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
2-5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x=__________,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_______,第三电子层
上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上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在10~18号元素的原子中找出与铟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
49
49
5
18
2
失去
Al
知识点3
离子
3. 离子的形成:原子→____________→阳离子(带____________电);原子→____________→阴离子(带____________电)。
4. 离子: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失电子
正
得电子
负
带电
阳离子
阴离子
5. 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当离子所带正(负)电荷为“1”时,“1”省略不写。如钠离子表示为____________;氧离子表示为____________。
6. 像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的。
Na+
O2-
钠离子
氯离子
7.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填“>”“=”“≠”或“<”)
(1)原子:质子数____________电子数。
(2)离子: 质子数____________电子数。
(3)阳离子: 质子数____________电子数。
(4)阴离子: 质子数____________电子数。
=
≠
>
<
课堂练习
3. 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都带电荷,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C. 原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发生变化
D. 带电荷的原子和原子团都称为离子
A
4. 根据图3-2-6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填字母)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
(2)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_。
(3)表示稀有气体原子的是____________。
(4)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B
C
E
A
ACE
思路点拨 (1)一般来说,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2)同种元素的离子和原子的质子数相等。(3)离子一般是稳定结构。
课堂检测
1. 图3-2-7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原子的只有④
B. 属于阴离子的有②与③
C. 属于阳离子的只有③
D.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有②和③
C
2. Na和Na+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分别是 和 ,其中相同的是(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所带电荷数
A
3. 某原子R的原子核带x个正电荷,则 R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 )
A. x-2 B. x+2 C. x D. 无法确定
A
4.(模型构建)如图3-2-8所示是核聚变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三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示中子
B. 甲和乙属于同种元素
C. 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
D. 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5.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请根据图3-2-9中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A的化学符号: ____________ 。
(2)硒元素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____________ 。
(3)B元素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容易 ____________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 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Ne
6
失去
Mg2+
6. 如图3-2-10所示,甲是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乙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丙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氧化钠的微观示意图。
(1)甲是某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则y=____________ 。
(2)乙的方框内应该填的数字为
____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
中容易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8
3
失去
(3)丙中形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和____________构成的。
(4)决定原子种类的是原子的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决定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的是____________。
A. 最外层电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质子数
Na+
Cl-
D
A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