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鸟店》
课题: 《鸟店》
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鸟店》
教材分析:
《鸟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是由德国作曲家莱克创作的一首描绘性标题乐曲。乐曲表现了清晨曙光初现,鸟儿高声歌唱、舒展双翅、欢快热闹的景象。乐曲分三部分形象生动的为小朋友们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童趣的鸟店画面。管弦乐曲《鸟店》是复三部曲式,段落之间的情绪变化很明显,虽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讲解复三部曲式这一概念有些模糊,但是可以借此曲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结构的敏锐感觉及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鸟店》树立学生保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曲《鸟店》感受每乐段的音乐情景。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曲《鸟店》学生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和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乐曲情绪变化的准确表现。
教学难点:旋律线的分析理解,了解乐曲结构。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师生问好,师生互动。
二、导入,提升学习兴趣
1、导入:用音乐符号导入课题
2、简单介绍德国作曲家莱克及介绍管弦乐合奏。
三、完整欣赏一遍整首乐曲
听辨分段及每段情绪
四、分段欣赏。
(一)第一部分(宁静安详)
1.播放课件第一部分乐曲
师: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宁静、安详的这段音乐,曲子一开始听出了哪些特殊的声音?师:有什么声音呀?对了有钟声在响,大公鸡在唱歌,小鸟们叽叽喳喳在叫(课件里相应出现这些画面)
师: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事情呢?
生:清晨
师:这就是乐曲的引子部分,再听老师画旋律线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我们用不同颜色画的旋律线,总共有几条呀?对了四条,这一乐段就分为四个乐句,那这四条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生:前三条的前一部分一样,中间不一样,最后又一样。
师:对了这就是作曲中所说的不完全重复,说说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速度怎么样?
生:旋律优美柔和,速度缓慢。
师:那你们觉得小鸟在这么安静的清晨都在做些什么呢?提问然后请同学和他一起学一学。
生:自由回答。
师:伴着音乐我们一起自由的做动作。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感受也不同。
师:小鸟们就这样拉开了美好一天的序幕,这么美好的早晨小鸟们都在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欢快优美的第二段音乐吧。
[设计意图] :带着问题听乐曲,激发学生好奇心认真去聆听,学生通过旋律线直观的感受四个乐句的特点,从而由他们自己总结出本乐段乐曲的情绪和音乐形象。
(二)第二部分音乐欣赏(欢快优美)
师:这一段音乐呢分为两个主题,请同学们认真听然后根据乐曲的节奏、情绪完成课件上的表格。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这两条旋律线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主题的节奏比较紧密,第二主题的比较舒展。
师:情绪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生:第一跳跃第二柔和。
师:第一主题是用单簧管演奏的,比较跳跃像小鸟们在做什么呢?第二主题是用小提琴演奏比较优美柔和像小鸟在做什么呢?
生:第一主题描写了小鸟们在互相追逐,做游戏,第二主题表现了小鸟们在休息。
师:再次感受这部分音乐,跟着老师画旋律线,拿起小手一起在空中跳舞。听听第二主题有没有重复。
生:第二主题重复了一次。
师:第二主题是完全重复的一个主题,
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带入歌词演唱这个主题的旋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两个主题的旋律线不同进行情绪的对比,学生初步学会利用音乐要素(节奏、速度、主题旋律、情绪)的变化区分乐曲的主题和体会音乐形象的不同,之后教师通过唱一唱“完全重复”这一主题,让孩子牢记乐曲的主旋律,
(三)第三部分音乐欣赏(紧张恐怖)
微课介绍第三部分音乐。
师:这段音乐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啊?
生:小猫想吃小鸟,但是没吃到。
师:小鸟害怕吗?你能表现下害怕的样子吗?
生:表现。
师:你们觉得小鸟应该生活在哪里呀?想对鸟店老板说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
师:再感受一遍音乐然后边听边画旋律线,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师:在音乐中这样的力度变化叫做由弱到强,叫做渐强,乐曲就是在这样非常热烈的情绪当中结束了。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中的音画结合,伴着音乐展现了猫吃小鸟的场景,学生体验感升华,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增强对鸟类动物的保护意识,再次聆听音乐画旋律线,渐强的旋律线条把最后的热烈情绪推向高潮。
五、完整欣赏《鸟店》
师:同学们三段音乐我们都分段感受过了,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欣赏乐曲,再次感受每段的旋律线。
师:《鸟店》这首乐曲带我们经历了宁静安详、欢快优美、紧张恐怖的一段美妙的音乐之旅,同学们也根据乐曲的情绪变化进行了表现
[设计意图]:重温三段音乐给学生带来的不同情绪的表达,加深乐曲结构的清晰性,学生从中深刻感受和体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内涵。
六、小结
课后反思:
这节课良好的结合了微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乐曲,还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爱心。这节课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和想象是分不开的,不要把音乐中的故事局限在书中的图画,教参中的故事,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自己所感知的世界。力求从听、动、辨、感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学生的音乐欣赏理解意识有了提高,能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分析,特别针对这首欣赏乐曲,学生不仅聆听到了乐器神奇的模仿力,更通过自己的所想,思考出了问题,最后能说出人与动物的和谐主题,也突显出三年级学生的思考深度的提高。总之,本课时能在融洽、自由中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讨论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