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大海啊故乡》感受三拍子的歌曲特点,并且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通过对歌曲的了解,能够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歌曲表达出来。
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对三拍子强弱关系的把握。
教学用具:电子琴、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问好
老师组织学生上课,师生问好
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看过大海吗?
生:(说什么的都有,不过,真正去看过大海的很少)
师:你们还记得大海的样子吗?你们谁能说一说你记忆中大海的样子?
生:大海里有 鱼 轮船 蓝蓝的海水 软软的沙滩 海面上有飞着的海鸟 等等。
师:听同学们说,大海真的是太美了。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去过大海,下面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大海吧。(出示大海的图片)
学生在欣赏图片的 时候,被大海的美丽惊住了 。不时的发出各种赞叹。
师:同学们大海美吗?
生:学生的回答异口同声。
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在美妙的音乐中去感受大海。同学们打开课本34页《大海啊故乡》。我们先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
师:简单的夸赞一下学生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歌的拍子。问学生,让学生去回忆。
生:回答
师:老师打3拍子 同学来回忆3拍子的强弱关系,找同学来说。
○ ○|● ○ ○|● ○ ○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同学们和老师来练习一下3拍子
练
习
过程……………………………………………………………………………………………………………………………………………………………………
小游戏:师打强拍 学生打弱拍
表扬一下同学们,提示:拍子和新学歌曲的关系,为什么用三拍子?看视频观察真实的海浪和拍子的关系。(出示视频)
得出结论:海浪的声音和3拍子的强弱关系是一样的,音乐来源于生活。
师:下面我们先来欣赏这首美妙的歌曲,在听的时候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打拍子,并且哼唱旋律。(播放音乐)……………………………………………………………………………..
师:好听吗?美吗?同学们想一想歌曲为什么能够这么美?肯定是离不开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介绍作者,
王立平(1941年8月5日—— )男,满族,吉林省长春市 ( http: / / baike. / view / 706286.htm" \t "_blank )人。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知识产权工作16年。国家一级作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http: / / baike. / view / 936550.htm" \t "_blank ),中国电影乐团 ( http: / / baike. / view / 165040.htm" \t "_blank )艺术指导,爱好音乐、文学、摄影;主要作品有:《潜海姑娘》、《海港之歌》、《大海啊故乡》等
他的作品里很多都是和海有关系,说明王立平先生对大海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情感,才会把歌曲谱写的这么美。
师:听完这首歌我发现歌曲里面的情感更美,同学们我们再来听一遍,仔细听一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播放音乐),听完找同学来说一说
生:(学生的回答很简单)
师:总结
作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和赞颂,抒发对抚养我们的母亲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下面我们带着这份感情跟着音乐小声跟唱,共同体会。(再次播放音乐)
师:我在听同学们唱的时候,有些地方把握的还不是很好,个别的句子在练习一下 (把有问题的地方反复练习,老师一句 学生一句。
节奏把握不好的地方老师做示范。这个环节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把错误的句子反复练习。教师觉得没有问题了进行下一个环节。
师:下面我们来完整的演唱歌曲,在需要注意的地方老师给学生数拍子。
同学们唱的太好了,节奏把握的很好。
大海很美,同学们的歌儿,更美。可是老师发现有一些行为让我们的大海不美了。(出示大海被污染的图片)
在看图片的时候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不时的发出感叹(太脏了……………………………)
来时在播放图片的时候一边讲解…………………………………………)
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大家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比能破坏大自然,大海需要我们共同的爱护。我们要保护它,就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节,人人有责。同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