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 延续了29年的9月10日“教师节”,今后可能要改日期了。国务院法制办9月5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建议,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 新闻回顾2012年9月28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孔庙内举行,纪念这位中国先贤诞辰2563年。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 孔子生平★孔子:① 家:
家 学派创始人;
主张 。思想 儒仁、礼、为政以德孔子阅读P50孔子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人?”而对财产只字不提。 仁伟大的思想家 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shǔ)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
孔子正色的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中的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用的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也是用不上的。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仁”,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方式。仁爱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礼”:约束自己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孔子 孔子路过泰山,见到一妇女在坟前哭泣。孔子让弟子前去询问其哭泣的原因。
妇女说:“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问:“那你们一家为什么不搬离这里呢?”
妇女说:“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伟大的思想家“苛政猛于虎”体现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是哪一学说的运用?为政以德杏坛三千孔子弟子——
峨冠博带汉服,手捧韦编竹简,高颂孔子语录。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中华史纲》孔 子 孔子的学生各有性格上的毛病,高柴愚笨,曾参迟钝,仲由鲁莽。各种类别的人,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都是孔子施教的对象。 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学而不思则罔”。阅读材料,说一说孔子的教育成就。孔子:① 家:
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
② 家:创办 ;“ ”、“ ”、鼓励学生 。
③记载 言论的书是《 》。思想儒仁、礼、为政以德教育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独立思考孔子论语孔子老子姓名:李耳
生活时代:
语录:
身份:___学派创始人
思想:春秋(生卒不详)《道德经》(《老子》)道家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墨子孟子庄子墨家道家儒家韩非子法家诸子百家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儒家墨家道家春秋战国战国春秋战国战国《论语》《孟子》《墨子》《道德经》《庄子》《韩非子》
仁政、民贵君轻“兼爱”“非攻”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法治”、中央集权法家诸子百家简表仁、礼、为政以德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士人的崛起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铁器、牛耕 影响:各家互相辩驳,相互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诸侯纷争,各国竞相改革(阅读书P51,完成同步练习P29第一个表格)思想超市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孟子儒家:以德治国
法家:以“刑罚”治国,中央集权
道家:无为而治
孙武
墨子1.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风潮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2.2010年1月22日,电影《孔子》热映,下列不能作为孔子的主张在电影中出现的是:
A.因材施教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无为而治政治政治经济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主张对现代中国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
依法治国、与时俱进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严于律己等拓展延伸孟子百家争鸣儒家 相传孟子问齐宣王说:“如果一个人把妻儿托给朋友后远行,回来后发现妻儿在挨冻受饿,他该怎么办?”宣王回答:“应当同他绝交。”孟子又问:“如果管刑罚的官员不能管好自己的下级,又该怎么办?”宣王回答:“撤他的职!”孟子又问:“如果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敢正面回答。(1)“仁政”的学说
(2)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民本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百家争鸣庄子——道家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露天里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 “齐物”——“逍遥”——“无所恃”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应用了法家的理论进行改革?效果如何?兼爱、非攻
举贤、节俭墨子——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