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20世纪西方美术的多样表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探究分析,能说出其作品对传统绘画的色彩语言进行颠覆,并总结概括出其作品的表达方式。
2.学生通过对立体派、未来派和抽象艺术作品的赏析,能说出其作品对传统绘画的空间语言和形体语言进行颠覆,并概括其抽象与构成的表达形式。
3.通过对达达派和超现实主义的学习,学生总结出其荒诞与梦境的艺术特点。
4.通过对波普艺术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其艺术特点,并知道波普艺术的表达形式为消费文化的图像。
5.学生通过 20世纪西方美术与西方传统美术的整体对比,能总结并理解 20世纪西方美术实验性与多元化的特点,肯定 20世纪西方艺术家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设计思路
围绕基本问题,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实施,从介绍《布里洛盒子》入手,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基本问题。以探究学习的方式,依次探索 20世纪西方美术的重要风格和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艺术特征。运用比较法分析西方传统美术与 20世纪西方美术之间的差异,理解 20世纪西方美术具有的实验性与多元化特点,并说出具体表现,解决基本问题。设计拓展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运用鉴赏知识与技能解决更多问题,深入理解 20世纪西方美术,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 20世纪以来西方美术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艺术特征。(2)能够对 20世纪西方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解读、评价和交流。
2.教学难点能够分析 20世纪西方美术与西方传统美术的差异,理解 20世纪西方美术所具有的实验性和多元化特点。
四、解决措施
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基本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 20世纪西方美术代表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以及细节的观察,获得视觉感受,进而展开鉴赏、分析、比较和评价等活动,在图像观察中分析问题;通过比较 20世纪西方美术与西方传统美术的差异,在探索之中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电子课件和教学设计;设计各小组学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2.学生阅读教材、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整理资料。【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为课上进一步探究做准备。
(二)导入启发
1.教师
(1)展示教师根据商场等比例放大复制的《舒肤佳盒子》,并提问:这是一件艺术品吗?说说你们的看法。20世纪 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家沃霍尔在纽约马厩画廊也展出了一件自己仿制的商场肥皂盒子《布里洛盒子》。沃霍尔用木板对其包装盒进行仿制,并利用丝网印刷技术逼真再现了盒子上的图案。画廊展出的这件作品和超市里摆放的包装盒看起来没有任何差别。并提问:①这是一件艺术品吗?
②和这件作品外观上几乎一致的超市里的肥皂包装盒是艺术品吗?
(2)2009年 11月菲利普斯当代艺术拍卖会上,《布里洛盒子》拍出了 84万美元一个,约合人民币 574万元。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件作品,怎样看待 20世纪的西方美术呢?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都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导入课题:20世纪西方美术的多样表达
2.学生观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思考艺术品和商品的差异,重新思考艺术的定义。阅读、讨论、感受 20世纪西方美术作品与西方传统美术作品的巨大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鉴赏《布里洛盒子》,引导学生关注 20世纪西方美术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美术”定义的重新思考,提出本课的基本问题。我们都知道,鉴赏一件美术作品一定要从美术语言开始,而美术语言无非就是色彩、明暗、形体、空间、材质、肌理等。二十世纪西方美术是否依旧延续传统美术的美术语言呢?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三)探究发现
环节一:
1.请根据美术语言的不同将这 8幅作品分成两类,并说明理由。生答。教师总结。那什么是野兽派呢?这个名称是如何得来的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野兽派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野兽派作品的特点是:没有光影、没有细节、只有大面积的色彩堆积,他们甚至把不经调和的颜色直接涂抹在画布上。野兽派的代表画家是马蒂斯,代表作品是《舞蹈》和《红色餐桌》。
2.在 20世纪西方美术中,除了野兽派还有一个流派也对色彩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应用,这个流派就是德国表现主义。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德国的表现主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艺术流派,他们对于德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文明的生活感到不满,工业文明对人的个性和人性有非常大的压制,他们渴望挣脱这些束缚,重新回归自由和天真的状态,他们认为真实主要存在于主观领域,就必然寻求以新的艺术手段来表达出被扭曲的心灵。德国表现主义虽然也是大胆的运用色彩,但是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表现主义的作品是运用色彩来烘托一种压抑的气氛,再加上其对表情和眼神的刻画,从而来表达一种忧郁和忧伤的情感,而野兽派是来表达一种轻松与快乐的情感。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是基希纳和马尔克,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德累斯顿的街道》和《动物的命运》。
环节二:
1.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都对传统绘画中的色彩语言进行了颠覆,20世纪是否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颠覆色彩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幻灯片的左侧是模特照片,右侧是毕加索关于该模特的作品。毕加索属于哪个流派?对,立体派。那立体派又是对哪个美术语言进行颠覆了呢?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我们拿立体派和古典主义绘画对比一下,看看哪个作品更立体?为什么作品不立体却叫立体派呢?是否如大家所说呢?小组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立体派对后来的绘画与生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我们还能经常在荧幕上见到立体派的影子,比如说动画片《小猪佩奇》。立体派的代表画家毕加索,代表作为《亚威农少女》和《格尔尼卡》。
2.立体派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未来派继承了它的形式语言,但又不满足于立体派的表现方式。我们一起看一下,未来派的画家们曾经从立体派的作品中汲取营养,然而他们想要传达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理念。我们知道立体派的作品是一种静止的几何构成,通过分解重构展示静态之美。而未来派却追求运动和变化,描绘速度与激情。画家们试图在画布上阐释运动、速度和变化的过程。未来派的代表画家是巴拉和波丘尼,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被牵住的狗》和《城市的兴起》。
3.当形体和空间不断的摆脱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时,一帮艺术家对形体和空间进行了新的升华——抽象艺术。我们一起看一下。抽象艺术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但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准确来说,抽象艺术只是一种风格样式,和“具象艺术”相对。它抛弃了对外在物的再现,纯粹运用点、线、面、色四中基本要素构成画面。抽象艺术的两位代表画家的作品有何异同?这种以无规律的色彩组合、自由的点线面关系和空间布局的抽象作品称为热抽象;这种以有规律的点、线、面、肌理交错,符号重复或规则构图的抽象作品称为冷抽象。抽象派代表画家,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黄红蓝》和《红蓝黄的构成》
环节三:大家是否觉得抽象艺术诞生以后,艺术就无法继续被颠覆了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文明遭受了空前劫难,一批艺术家对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悲观情绪,他们自称达达派,蔑视传统的观念与价值,将荒诞当做创作的主旨。
.达达派到底如何荒诞呢?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了解一下。达达派艺术家多数以现成品当做艺术品,他们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从而发现真正的现实,他们毁灭美、嘲弄高雅艺术。达达派的代表画家是杜尚,代表作品是《泉》和《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2.达达派很快就解体了,其成员纷纷加入超现实主义团体,转而热衷于探索梦境与无意识的表现。超现实主义如何表现梦境的呢?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欣赏一下。(展示达利的作品)并提问,超现实主义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梦境的?超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是达利,代表作品是《记忆的永恒》
环节四:20世纪西方美术不断的被颠覆,发展到这种地步了是否还能突破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繁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名人照片、商业广告、连环漫画等流行图像。艺术家们发现自己身处的视觉环境变了,开始反思消费文化,反思高雅与庸俗,并且直接用流行图像进行创作,波普艺术运动随之兴起。
1.波普艺术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又是如何颠覆传统的呢?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安迪 沃霍尔)。
2.展示《玛丽莲梦露双联画》这件作品共有多少个头像?沃霍尔为什么将这些重复的图像组成一幅作品?沃霍尔将作品的左侧处理成彩色,右侧处理成黑白,他想借此表达什么?波普艺术的代表是安迪 沃霍尔,代表作品《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环节五:通过对 20世纪西方美术 8个流派的了解,我们可以将其进行相互的归纳,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我们概括为色彩解放与内在表达;立体派、未来派、抽象艺术我们可概括为构成与抽象;达达派与超现实主义可概括为荒诞与梦境;而波普艺术可概括为消费文化的图像。当把 20世纪西方美术各流派的作品并置时,我们试着总结一下 20世纪西方美术有着怎样的特征?我们怎样评价 20世纪西方艺术家不守陈规,在多个方面进行的实验性探索?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学习,认识 20世纪西方美术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艺术特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历史背景,从文化的角度鉴赏 20世纪西方经典美术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形式和审美价值,提升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美术核心素养。
(四)课堂总结
1.教师本节课我们了解了 20世纪西方艺术家开展大胆的美术实验与多元的美术探索,对 20世纪西方美术各流派进行了归类、认识,艺术家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美术发展的永恒动力。
2.学生简要总结自己对 20世纪西方美术的认识。
【设计意图】回顾 20世纪艺术家的实验性探索,肯定其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提升文化理解能力。
(五)学习评价
1.教师
(1)能否说出 20世纪以来西方美术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艺术特征?
(2)能否辨析 20世纪西方美术与西方传统美术的差异,理解其所具有的实验性和多元化特点?
2.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相结合,分享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根据“评价量规”评价自己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