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9 22: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赏析苏轼诗词意象 感知伟人心路历程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赏析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并通过捕捉意象,赏析意境,感知诗人心路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领略苏轼人格魅力,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点:通过捕捉意象,赏析意境,感知诗人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北宋文坛的领袖,诗词书画无不独领风骚;他曾经平步惊云官居高位,又曾经颠沛流离九死一生;他是读书人的全民偶像,也是平民世界的知心朋友。他是我们眉山人的骄傲,也是语文课本中的常客。他是谁?(苏轼)
究竟是怎样的人格魅力使得他成为几千年来人见人爱的全民偶像?躲藏在那些绝美的诗句后面的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作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去体悟他的心路历程,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二、 热身运动
(一)你所记得的苏轼诗词名句。
(二)从这些诗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乐观、旷达、多情、潇洒、忧国忧民、孤独、落寞......)
检查预习
作者、写作背景介绍。(学生上台展示收集的资料)
朗诵诗词。
配乐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解读诗词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理解《卜算子》的意象、意境、及诗人的情感。
( 一).知识铺垫
1、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2、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 意象+意象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二)分析本析的意象、意境(分小组合作讨论)
1.全词共有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上、下片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绪、情感?
①“缺月”、“疏桐”、“漏断”“幽人”“孤鸿”“寒枝”“沙洲”
② “缺月”+“疏桐”+“漏断”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
“幽人”+“孤鸿”营造了孤寂苦闷的意境;
“寒枝”+“沙洲”营造了清冷高洁的意境。
③上片烘托出诗人被贬黄州凄苦孤寂、怅然失落、苦闷彷徨的心境。
下片烘托出诗人即使处境恶劣,也不改高洁品格,孤高自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词中刻画最多的意象是什么? 为什么?
“孤鸿”诗人以孤鸿自喻,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
5.“孤鸿”和“幽人”有什么相似之处?(可从处境、心理、志趣等方面分析。)
①处境相似:都荒凉幽僻。
②心理相似:都苦闷彷徨。
③志趣相同:高洁,遗世独立
6.手法分析
诗人与孤鸿合二为一,采用象征手法、托物寓意,将自己初到黄州时落寞苦闷而又高洁傲岸的心境真实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念奴娇》《定风波》《浣溪沙》
六、课堂小结
黄州之行是苏轼重要的人生驿站,在这里他的艺术创作达到了顶峰。在经历了一番痛苦和磨难之后走向成熟,他获得了一种重新看待世界的眼光,也无风雨也无晴,那是一种可以笑纳一切的达观。
希望东坡精神永驻你我心间,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领悟这种超然的人生境界。
七、布置作业
课后补充阅读苏轼黄州期间的诗文
八、板书设计:
解读诗词:捕捉意象→分析意境→感知情感
心路历程:踌躇满志→苦闷彷徨→豁达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