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
探究P110
《寂静的春天》讲述的是农药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它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
1.春天本来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美好季节,而《寂静的春天》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
提示:该书向社会公众深刻地揭露人类滥用杀虫剂而导致灾难的具体事件,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春天里出现“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
2. 议一议,《寂静的春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提示:
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受到各国政府重视。
一、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二、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三、资源短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类型
P111,1.环境问题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按环境要素划分
按生产类型划分
按地理空间划分
大
气
污
染
水
体
污
染
工
业
环
境
问
题
农
业
环
境
问
题
土
壤
污
染
区
域
环
境
问
题
局
部
环
境
问
题
光
污
染
全
球
环
境
问
题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噪
声
污
染
第
三
产
业
环
境
问
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活动2
提示 :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轻,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并将环境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援助等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主要以生态破坏为主。
(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
发达国家因强大的“经济活动”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目前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其原因是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发展中国家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
二、主要的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大规模开采与破坏;掠夺式开发,浪费严重
世界部分矿物耗竭年限预测
活动P112
1. 想一想,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提示:开矿、不合理的农牧活动导致土地退化、转变为建筑用地等。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 阅读下列资料,讨论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提示:
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一定时期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
地球
空间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生态破坏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世界灭绝动物墓地”,那里排列着近 300 年来灭绝的动物名单,每一块墓碑代表一种灭绝的物种。
有关研究表明,自 1600 年以来,地球上有记录的动物灭绝 586种,植物灭绝 504 种。
1900 —1950年,共有 60 种物种灭绝。而在自然状态下,估计每 100 年到 1 000年才会灭绝一种物种。
世界灭绝动物墓地
全球物种数目分类(单位:种)
类别 所有物种 濒危物种
哺乳类 4629 1096
鸟类 9672 1107
爬行类 6900 253
两栖类 4522 124
淡水鱼类 25000 734
高等植物 270000 25971
总计 302723 29285
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
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物种灭绝速度的关系?
正相关
活动P114
读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构成表,完成相关任务。
2. 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
哺乳类濒危或受威胁主要原因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的比重达63%。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达60%。
3. 议一议,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对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
提示:
破坏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
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改变气候、土壤肥力、空气、水等要素,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生产资源;
最终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原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有害物质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危害: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类型: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环境污染
垃圾围城
地球出汗了
活动P116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结合身边实例,说一说 PM 2.5 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提示: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火山灰等;
人为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排放的烟尘、建筑工地扬尘等。
危害:
其颗粒直径小,可直接进人体肺泡和血管,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病等疾病;
导致胎儿发育造成缺陷。
2. 在图 5-8 中找出 PM 2.5 平均值较高的地区,讨论其主要成因。
分布: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地区。
原因:北非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多沙尘天气;地处欧亚地震带,多火山爆发;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多下沉气流,污染物难以扩散。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工业发达,排放粉尘多;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汽车拥有量大,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3. 针对 PM 2.5 的来源和危害,分小组讨论,制订一份防治 PM 2.5 的有效措施,并进行广泛宣传。
提示:
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
严格环境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清洁燃烧技术;
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1)你认为,威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提示:过度捕捞、海洋污染。
活动P117——海洋污染
(2)石油及其制品进入海洋,会对海洋环境、生物、水产品造成严重的破坏。想一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海洋石油污染?
措施:
制定有关法规,严格控制沿岸炼油厂和其他工厂含油污水的排放;
加强海洋油污染的监测;
防止油船、海上输油管道和石油平台的溢油事故;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消除或减轻已发生的油污染的后果。
活动P118
参照下图 土壤污染示意和阅读材料,思考相关问题
提示: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污水灌溉、农药化肥重金属等。
(1)说出土壤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
(2)土壤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为什么还会被污染?
提示:土壤容纳能力和自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3)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过程,说一说土壤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
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质恶化;农作物产量质量下降;通过食物、饮用水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过程:
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和倾倒;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污水灌溉,有害物质不断进入土壤中;加上大气中的污染物随雨水降落土壤中,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
(2018·Ⅱ卷)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
提示:
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
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2018·Ⅱ卷)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提示:
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
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