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和小雨
教材分析:
歌曲《大雨和小雨》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学情分析: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需要配合打击乐来表演的歌曲。这对于四年级同学来说是个难点。作为教师来说,我们要让学生在硬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有机会去接触、去感受、去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歌曲旋律及节奏,理解歌词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作、声音、乐器)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喜欢参加节奏活动,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旋律及节奏,注意“强”“弱”对比,理解并表现歌词内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作、声音、乐器等)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教学用具:
钢琴、沙锤、双响筒、串铃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
1.问好歌。
2.打击乐小练习:同学们在老师的分配和指挥下听奥尔夫音乐表演打击乐。(串铃、响板、双响筒、沙锤)
2/4 X X ︱ X X ︱ X X ︱ X X‖
【设计意图:奥尔夫打击乐小练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本节课后面的教学内容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导入
1.“传悄悄话”游戏介绍。学生分为两组,所传内容是本节课《大雨小雨》的主要歌词。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传悄悄话。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既让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引出了大雨和小雨的主题。】
三、新课教学
1.学习歌词。学生分为两组“大雨组”和“小雨组”,老师带同学们按节奏读歌词,引导学生说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大小不一样。配合身势动作注意强弱的对比。
mf mp
2/4 X X X X ︱ X - ︱X X X X ︱ X -‖
大雨哗啦 啦, 小雨 淅沥 沥。
f p
2/4 X X︱X X X X ︱X X X X ︱ X -‖
大 雨 哗啦 啦, 小雨 淅沥 沥。
2.学生带身势律动听范唱。
【设计意图:身势律动中同学们在熟悉旋律的同时感受了2/4拍的强弱规律。也表现了强弱规律。】
3.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
【设计意图:学生近距离聆听范唱,进一步熟悉旋律。】
4.学生尝试演唱歌曲,师纠错。
5.唱歌谱。
【设计意图:常规的习惯是先唱谱后唱词,在本节读谱唱歌课中,先听会旋律再唱谱,学生更容易演唱歌谱。】
6.分角色加入打击乐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演奏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学生尝试)
师:小雨的声音是滴答滴答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呢?(学生尝试)
【设计意图:结合歌曲内容加入合适的打击乐——串铃、沙锤等演唱歌曲,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
7.歌曲律动表演。
【设计意图:老师邀请学生表演——示范引领,发展到学生邀请学生——尽情表演。】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又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谢谢大家!
2.唱 “再见歌”结束音乐课。
【设计意图:音乐课“音乐”要贯穿始终。】
板书:
大雨和小雨
f——强 p——弱 mf——中强 mp——中弱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