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运用“五觉“描绘景物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运用“五觉“描绘景物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9 16: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教师姓名 名称 运用“五觉“描绘景物
知识点来源 □学科:小学语文 □年级:四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 □所属章节:第一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蜜蜂剪辑
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 回顾《走月亮》课文中用“三觉”描绘第六段“田埂边”画面,结合《主题丛书1:慧眼观天下》的《海滨仲夏夜》自学“夜色”的所见所闻,小结“五觉”描绘景物法;接着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校园生活与夜空景物进行学法迁移,从实到虚,想象画面,阶梯训练;再围绕在竹林和稻田所见的景物,运用“五觉”描绘景物,聆听同学的分享,学习借鉴,评价改进;最后拓宽到祖国的壮丽河山,鼓励学生运用“五觉”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中段学生学习提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留心周围事物,书面与口语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乐于书面表达”的要求。 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文章阅读教学落实“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语文要素,提出不仅要能“看”到的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的味道……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乐于表达。于是从“段落描写”入手,阶梯训练,层层递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想象力强,慢慢从具象思维的学习转向抽象思维的学习与训练过程,懂得留心观察与调动各个器官感受身边的事物,感受自然之美,但对于想象的合理性与表达的生动性、画面感,需教师“搭架子”。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觉”,掌握运用“五觉”描绘景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文段,掌握多样的阅读符号标记法与关键信息提取的能力; 通过情境教学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法迁移与段落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留心观察身边景物,联系景物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感受想象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五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五觉”描绘景物; 难点:围绕景物大胆想象,合理想象,描写生动,具有画面感。
教学过程 一、 学习课内外片段,根据关键词提取重要信息 1、默读文段,用阅读标记法画出“三觉” (1)这段文字出自吴然作家笔下,是我们第二课《走月亮》的第六段,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思考:“我”和阿玛走啊走,走到田埂边,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会闻到什么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2)老师举例与分享“颜色区分法”与“符号标记法”。 观察仔细的同学已经发现了,老师用的是颜色区分法,还有许多简单实用的好方法呢,如符号标记法,用横线画出看到的,如修补过的村道、挂满枝头的果子、低头的稻穗,用波浪线画出听到的,如秋虫的歌声、鱼跃水面的泼剌声、沟水的汩汩声,用双横线画出闻到的,如果子的甜香等等。 2、联系主题丛书的文章片段,小结“五觉”内容 (1)配音朗读《主题丛书1:慧眼观天下》的《海滨仲夏夜(节选)》,思考文中用了“几觉”来描绘夜色,并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各抒己见。 相信认真聆听,积极思考的同学肯定发现藏在文段里的秘密了,这次还可以用“表格分类法”来呈现我们的所见所闻,瞧,一目了然,如“我”看到了幽美的夜色,听到了海水的唰唰声,闻到了空气中的香味,还触到了软绵绵的沙滩、清新而凉爽的海风、太阳炙晒的余温。文中一共用了“四觉”,那如果是你,沿着海边走着,走着,你可能会尝到什么味道呢?大家各抒己见,老师写的是“咸涩的海水”;如果是你和阿妈走在田埂边,还可能尝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大家发散思维,大胆想象。 (2)学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五觉”,就是指“眼睛看到的视觉,耳朵听到的听觉,鼻子闻到的嗅觉,嘴巴尝到的味觉,双手摸到的触觉”。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五觉”描绘景物 结合校园生活与夜空景物,从实到虚,想象画面,口语表达 场景一: 第二天早晨,我们早早起来,迎着朝阳来到校园,精神抖擞的你,满怀欣喜的你又开始调动各个器官,捕捉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景物。请回顾每天的生活,安静地想一想,再说一说......如看到了满脸笑容的老师和同学们,听到了悦耳动听的读书声,闻到了藏书典籍的水墨香,尝到了健康美味的午餐,洗手时,触到了清凉洁净的自来水 场景二: 一天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有趣愉快的校园生活随着夜幕降临结束了,写完作业的我们,抬头仰望神秘而又深邃的夜空,此刻,浑身上下的细胞、神经、器官都兴奋起来。你可能会看到满天繁星,再仔细对视,仿佛会看到它在向你眨眼睛,和你玩捉迷藏;还可能听到它那优美婉转的歌声……发现了吗,用上了“仿佛”,能为“五觉”添砖加瓦,能为“五觉”锦上添花,会使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生命力。不信,你快试试吧。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法迁移,运用“五觉”描写景物 周末,我们可能会攀登,穿过森林,走进竹林,看到一大片直立挺拔的竹子,忽而缓缓飘下青翠的竹叶;也可能在秋季的某个夕阳西下,驻足欣赏着一望无际的稻田......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一切都可用心感受,现在拿出你的笔,选择其中一个景物,开始运用“五觉”描绘吧。 3、创作与分享 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创作吧,想想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又可以修改完善呢?(播放学生的音频) 课堂小结 从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从同学们简短优美的文字里,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生活中还有许多景物值得我们调动各个器官,细心观察,大胆创作,如动植物朋友,如高山流水。 “五觉”会让我们的观察更细致,让想象更丰富,让表达更生动,“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妙!还在等什么呢,赶快拿起笔,写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