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图表说话》教案
授课时数: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设计·运用”与“综合·探索”两个领域,学生通过调研活动的实施以及图表知识的学习运用,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图表广泛应用于经济、科学、教育、文化等许多方面,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体现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学会制作美观的图表,使学生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科学的联系,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增长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表的分类,图表在生活、学习中的意义、功用以及表现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掌握图表的基本形式,尝试运用合适的图表表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促进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发展
教学重点:
掌握图表的基本形式,尝试运用合适的图表表现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归纳图表中的信息,理解图表表现的功能,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引导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形式的图表范例;通过搜索资料,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利用丰富的图片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形象生动,学生掌握起来更简单容易。
2.学生准备:制图工具(铅笔、三角板、圆规等);简便的绘画工具;作业本(16开大小的绘图纸)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老师在课前通过网络调查了某高校的社团活动情况。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对比观察,说说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观察思考1:
学生回答
二、新课学习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图表在生活学习中的意义、功用及表现方法。
2.学习掌握图表的基本形式,尝试运用合适的图表表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通过归纳图表中的信息,理解图表表现的功能。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及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发现图表:
1.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图表,你发现了吗
学生尝试回答
2.思考:什么是图表(概念)
三)认识图表
图表的类别与功能
1.示意图:以图形和象征符号为特征的图表,示意原理、事物、事件、关联。
观察思考2:
你发现了什么?
功能:示意图 在政治、历史、生物、信息科学、工业技术等学科学学习中有广泛的用途。
2.统计图:传达经过整理、归类的数据,并展示这些数据之间的规律
统计图的种类:
折线图--优点:体现出事物的变化情况
柱形图--优点:直观反映出数据的多少
饼形图--优点:利用面积大小的不同,直观反映出数据之间的量比
观察思考3
1.图表的设计要素是什么?
(图形、文字、数字、色彩)等
2.小游戏:“ 绘图表意”---请一个同学上讲台,用图形或数字描述老师给出的文字内容,不能用文字,其他同学猜他要表达的意思
三.作业练习
练习1
尝试分析整理下图中蕴涵的部分信息,与同学交流看法。
1.图表的作用
迅速传达信息
直接关注重点
更明确的显示其相互关系
是信息的表达鲜明生动
2.图表的分类
练习2:
观察下列图表,并尝试为它们分类。
练习3:
分析下列图表是如何分类的?各类图表有什么新颖之处?
3.考考你:
这是什么类型的图表?
4.学习活动
尝试用适当的图表形式表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四.作业展评
1.部分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作业,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2.师生互评 肯定、鼓励、积极评价
五.总结
1.知识小结
2.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到各种各样的图表。图表的运用,让我们以更直观的形式去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复杂的信息,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同学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很多独特的图表表现形式,希望同学们今后在生活中多注意学习,从中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 观察生活,搜集创作素材。
六.课后整理
请尝试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加以整理表现,下节课与大家交流你的设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