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陆变迁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海陆变迁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1-13 08: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二章 第四节
海陆变迁二、说教学目标一、说 教 材 说课流程三、说重点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说课流程一、说教材1、从课程标准看
地理课程标准对《海陆变迁》这一节提出的要求是: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一、说教材2、从本册书看
《海陆变迁》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最后一节内容,是《认识地球》、 《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的深化,同时将为区域地理有关章节地理成因的学习奠定基础。因而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从本节教材内容看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从教材来看,地表形态变化是发现的现象,而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学说是对地表形态变化现象的解释,教材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海陆变迁的一步步深入理解。二、说教学目标一、说 教 材 说课流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具体演示等方式解释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证据,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究思路及方法;
(3)培养防灾减灾的观点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二、说教学目标一、说 教 材 说课流程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七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知识面窄,而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标要求,确定
①板块构造学说为本节教学重点及难点 ;
②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为本节课重点。三、说重点难点二、说教学目标一、说 教 材 说课流程三、说重点难点四、说教法学法四、说教法学法1、本课的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
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在学生学
习方法上作指导:
(1)读图观察法:
指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
观察、想象、综合分析的能力。
(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2、本课的教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任务或问题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运用启发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来落实重点难点。二、说教学目标一、说 教 材 说课流程三、说重点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2分钟)自主学习
(3分钟)拓展延伸
(5分钟)自主合作探究
(15分钟)精彩展示
(15分钟)知识梳理
(2分钟)课堂思考
(3分钟) 五、说教学过程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1、导入新课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遗址。东非大裂谷还在不断扩张,也许会形成新的海洋非洲 创设情境 ,观看地表形态变化的图片抛出问题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意图:使得学生对海陆变迁有直观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2、目标解读意图:利用PPT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对照直观的学习目标开展学习,加强学习效果。利用PPT中的图片解析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在不断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4、两大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带分布
与板块的关系,及地震后自救意识培养 学生独立学习地表形态的变化,能够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变化的现象
独学后,提问:你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表形态在缓慢的发生变化?短时间发生的地表形态变化又有哪些?
3、自主学习4、拓展延伸加深印象意图: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变化在欣赏图片时有了感性认识,通过提问让学生对地形的变化有了理性的认识。
设疑向假说过渡意图:环环相扣,层层设疑再次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南极洲冰川广布,冰层达2000米,但南极洲地层却蕴藏着由高等植物演变成的煤炭,这是为什么? 引入大陆漂移假说与板块构造学说。
学情分析:
利用活动突破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依证据这一知识点
探究内容:
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依据。
活动:我为两半撕开的报纸曾是同一张寻求证据——我为大陆曾连在一起举证。
5、自主合作探究探究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共分成哪六大板块?
(2)观察板块运动的方向
有什么形式?
(3)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
地中海将会消失,分析原因。
(4)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
不断升高?学情分析 :
学生的空间思维能
力较弱,难以理解板
块运动方向及造成的
影响,因此需要深入
小组利用书本进行演
示,用演示、举例分
析等方法突破重难点
学情分析
1、学生对火山、地震
与板块分布的关系理解不
深入,要结合实际案例
如日本多火山地震,印尼
成为世界火山之国的原因
2、地震后进行自我保护
为学生提供几种场景:
在学校、在商场、在家、
在室外探究内容:
地震与火山
(1)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什么?
(2)读图观察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分布的关系?
(3)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1)展示活动:我为两半撕开的报纸曾是同一张寻求证据—我为大陆曾连在一起举证。
理解从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究思路及方法; 讨论结果展示:大陆漂移的证据、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精彩大展示展示突破重点(2)利用书本演示板块的两种运动方式,并在地图中找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有何联系,并用实际案例分析,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展示突破重点(3)通过观看电视网络地震后图片,了解地震带来的危害,并通过表演等形式培养地震后如何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
知识梳理意图:通过基础演练和综合提升,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进行解释,回归到生活,体现地理与实际的联系
学生整理,说出大陆漂移证据、板块
构造学说内容,将知识条理化课堂思考(1)南极大陆为什么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2)板块构造理论如何解释前几年的印尼海啸事件?
(3)日本房屋建筑为什么采用轻质结构?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