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2年秋季学期暑假自我管理问卷调查
九年级历史学科试卷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C C D C B A D C C D A A
16.(9分)
(1)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
变化历程:由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到集体所有制(公有制)。(1分)
国情:现代工业比重低(1分); 原因:全国齐心协力搞建设(1分);
成就:建成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沈阳飞机制造厂/建成沈阳第一机床厂(任写一点即可,1分)
成就:1980年-1982年凤阳县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分);1980年到1994年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上升(1分);
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等(任写一点,1分)
启示:制定农村经济政策要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发展经济要立足国情;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言之有理即可)。(任写一点,1分)
17.(9分)
(1) 成就: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程度提高;海军兵种增加;海军活动范围扩大。(任写两点,2分)
名称:华东军区海军(1分)。
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任写一点1分);
原因:中共正确的战略决策;全国协同攻关;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等。(任写两点,2分)
理念:创新(1分);成就:神舟一号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1分)。
建议:坚持科技创新;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坚持中共的正确领导等。(任写一点,1分)。
18.(12分)
(1) 特点: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民族关系文明和谐。(任写一点1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提出者:邓小平(1分);特点:从实际出发;体现原则性;具有灵活性;(任写一点1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也给1分)。
会议: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分); 方针:“求同存异”(1分)。
变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任写一点,1分)
史实: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任写一点,1分)。
(5)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1分,写出史实且与观点相符1分,史实影响正确且与观点相符1分,对前面论述进行合理总结提升1分,共4分。)
范例一:中国智慧促进民族区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因此,中国智慧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范例二:中国智慧推动国家统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创造性地开辟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新途径,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因此,“一国两制”彰显中国智慧,为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范例三:中国智慧促进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中国智慧影响外交局面,推动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范例四: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做出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完善全球治理拓展了新实践。因此,中国智慧助力全球治理变革,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2年秋季学期暑假自我管理问卷调查
九年级历史
命题人: 审题人:
历史、道德与法治为同堂分卷、闭卷考试,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本试卷为历史部分,满分6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从1842年的割地赔款到2021年中美战略对话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2022年春节期间,《长津湖之水门桥》掀起观影热潮。主人公伍万里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缩影,身负艰巨任务,在恶劣条件下阻击装备精良的敌人,只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该电影描述旨在说明
A.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 B.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
C.团结合作、反抗侵略的抗日精神 D.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抗美援朝精神
3.这种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民主政治制度,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证,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材料中“民主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1956年,刘少奇曾指出:“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完成的标志是
A.工业化的起步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5.“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当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美国不发愁。”这首民歌创作的背景是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
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始于
A.开放“五口”通商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20世纪90年代,在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下,它坚定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和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里评论的“它”是指
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南方谈话 D.“中国梦”的提出
8.小陈同学整理了以下三幅图片,这三幅图片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应该是
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人民政权的巩固
9.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是指中国
A.重返联合国 B.建立经济特区
C.加入世贸组织 D.成功举办奥运会
10.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坚决反对,窜访中国台湾地区。 佩洛西此举严重违反中美在20世纪70年代达成的
A.全方位外交理念 B.“九二共识”
C.不结盟运动纲领 D.《联合公报》规定
11.古埃及人如此赞颂尼罗河:“呵!尼罗河,我们称赞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12.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A.古埃及——甲骨文 B.古印度——金字塔
C.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D.中国——种姓制度
13.在古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权力高于商人
C.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 D.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14.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雅典 B.斯巴达 C.古巴比伦 D.古埃及
15.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的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就此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加速希腊文明的衰落
C.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推动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16.(9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多次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中央中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实行土地改革是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要促进农民联合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体所有制,将进一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积极地作好准备。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的法令名称,并概述新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1分)
(3)根据材料三图一、图二的数据分别概括经济发展取得的具体成就(2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1分)(任写出一点即可。)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国经济建设给你的启示。(1分)
17.(9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系列大国重器从“跟跑者”变身为“领跑者”,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毛泽东为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经过我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中国海军由黄水海军到蓝色海军再到深蓝海军的转变。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组建和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62年成立中央专委会,全国协同攻关。大批科技工作者包括归国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和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摘编自1999年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奖词
材料三 2022年上半年,国之重器频频迎来高光时刻。福建舰下水、神十四驰骋星海、C919破茧化蝶、天舟四号成功发货、极目一号首次亮相……没有一代代人的筚路蓝缕,就没有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点赞中国科技,致敬大国工匠。
——摘自202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微博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取得的巨大成就。(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名称。(1分)
(2)列举一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的科学家,并根据材料二分析“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之重器频频迎来高光时刻”和我国坚持的哪一新发展理念有关?(1分)并列举一例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分)
(4)习主席强调,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我国科技发展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1分)
18.(12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今的中国尽显大国担当,频频亮出的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智慧”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帮他们一起完成。
【民族管理】
材料一 广西长期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经过充分酝酿和精心筹备,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此后,广西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和谐的关系进一步稳固,有力地推动了广西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李林波主编《壮美广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广西地区的民族特点。(1分)材料反映了我国在广西实行怎样的民族制度?(1分)
【国家统一】
材料二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摘编自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材料二中“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来的?(1分)根据材料概括“一国两制”的特点。(1分)
【外交发展】
材料三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洲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1分)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与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
【全球治理】
材料四 40年来,我们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中国“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史实。(1分)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以“中国智慧带来的影响”为主题选择一个角度并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分)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考试
九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双向细目表
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
课本 知识点 题号 选择题 材料题 分值 识记 理解 运用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 √ 2 √
第2课 抗美援朝精神 2 √ 2 √ √
第4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 2 √
第5课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 √ 2 √
第6课 “大跃进”运动 5 √ 2 √
第9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 √ 2 √
第10课 南方谈话 7 √ 2 √ √
第7、8、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 8 √ 2 √
第17课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9 √ 2 √
第17课 中美《联合公报》 10 √ 2 √
九下第1课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 11 √ 2 √
第1、2、3课 古代亚非文明 12 √ 2 √
第3课 种姓制度 13 √ 2 √
第4课 雅典民主政治 14 √ 2 √
第5课 亚历山大帝国 15 √ 2 √
九上第3、4、5、6、课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6 √ 9 √ √ √
第11、15、18课 人民海军的建设;“两弹一星”;新发展理念;航天成就; 17 √ 9 √ √ √
第11、12、13、16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8 √ 12 √ √ √
合计 总 分 60分
单元覆盖率 100%
预估难度值 70%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2年秋季学期暑假
自我管理问卷调查
答题卡 【九年级 历史】
考 生须知 考生务必在每张答题卡上将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填写清楚,在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第Ⅱ卷(非选择题 30分)
16.(1)(2分)
(2)(3分)
(3)(3分)
(4)(1分)
17.(1)(3分) (2)(3分)
(3)(2分)
(4)(1分)
18.(1)(2分)
(2)(2分) (3)(2分)
(4)(2分)
(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