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语段阅读(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呼和浩特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语段阅读(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9 18:2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蒙古呼和浩特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5语段阅读
一.语段阅读(共7小题)
(2022 呼和浩特)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右图是某知名网站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100余位诗词大会的选手都是普通人,是诗词让他们在或浮躁纷扰或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份恬淡、宁静,也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
诗词与传媒、文化、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的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从成语大会到诗词大会,从百家讲坛到汉字听写大会,汉语文化类节目的兴起,充分展示出年轻一代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
(1)上面两则材料主要讲的是哪个节目?   
A.《百家讲坛》
B.《中国成语大会》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D.《中国诗词大会》
(2)阅读【材料二】,下列哪个选项不能说明“诗词与传媒、文化、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   
A.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的悬念。
B.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
C.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D.汉语文化类节目的兴起,展示出年轻人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想、情怀、能力。
(3)从【材料一】的调查数据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至少从两方面写出两条)    
(2021 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重重叠叠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背草(lǒu)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像一支长长工的利剑……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宽阔的臂膀,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这每一座山峰,都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在张家界处处可见的峰林中,最使人难以忘怀的要数金鞭岩。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与其他山峰(jiǒng)然不同,从山肢到顶巅,像斧砍刀劈似的,只在它的顶上生长着几株苍裕不衰的松树。夕阳映照下的金鞭岩,金光闪耀,有如一支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一座巨大的山峰紧靠着金鞭岩,巨峰酷似雄鹰,鹰首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着金鞭岩,气势磅礴,这就是有名的“神鹰护鞭”。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草(lǒu)    峙   
(jiǒng)   然不同 巅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语正确的写法是   。
(3)请用“絮絮低语”造句。
   
(4)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5)下面是拆乱了的与张家界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的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上联:天门通觉路 为三界迷途开福地 慈化人间事物
下联:山寺聚祥云 有四时美景拥仙源 点装胜境风光
   
(2021 呼和浩特)校对序言。
序言
①小说家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绘出了世间万象,写尽了人情事故。②蛮横急躁的杨志对军汉们“拿起藤条,劈脸便打”,终于丢了生辰纲。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④这是《三国演义》中,(甲)的张飞为侍立阶下,久候诸葛亮的刘备鸣不平……⑤不必太多介绍,只需要一个动作几句话,这些人物就(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1)上面语段是同学们拟写的序言,负责校订的同学进行了批注。请你将批注中的修改意见补充完整。
批注:
第①句中“   ”字形有误,应改为“   ”。
第②句中“   ”字形有误,应改为“   ”。
第③句“   ”标点使用有误,应改为“   ”。
(2)同学们对序言(甲)(乙)两处的形容词把握不准,请你选出恰当的一项    
A.(甲)怒发冲冠 (乙)惟妙惟肖
B.(甲)气冲霄汉 (乙)鬼斧神工
C.(甲)气冲霄汉 (乙)惟妙惟肖
D.(甲)怒发冲冠 (乙)鬼斧神工
(2020 呼和浩特)下面是介绍“漠南第一府”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将军衙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是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陲的稳定,防止蒙古准噶尔部再次   (A.侵犯 B.侵扰)清朝西北边疆,保护内地臣民而设置,属八旗驻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为绥远城驻防将军之府邸,故称将军衙署,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将军衙署建筑风格   (A.严谨 B.周密)对称,足按一品封疆大吏规格,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共有132间房屋。现存建筑分为清代建筑、民国建筑、其他建筑三大类。建筑群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衙署门前有高大的影壁,上有“屏藩朔漠”匾额,门侧立石狮一对,大门内厅堂凡3进,前为公廨,后为内宅。在衙署内,相应地建有隔墙与通道,东侧有浓香四溢的澄同,西南角是小花园。衙署内设有绥远城将军办公复原陈列展览及绥远城满族历史展览。
(1)阅读上面这段文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给句子空缺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2)下列词语与“浓香四溢”结构类型相同是   。
①余音绕梁 ②历史价值 ③巩固边陲 ④屏藩朔漠 ⑤陈列展览
(3)请你把划线的句子改写为比喻句。
(4)历史材料对于文物非常重要,想一想,图片(文字配图)是根据文字中的   来描绘的。
(2020 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地 ,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 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即将迈入全面小康;(  )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的人间奇迹。
1949~2019,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了亿万人民的奋斗与豪情。亿万人胼手胝足的勤劳奋斗,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无数人奋勇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新中国70年发展壮大的雄浑乐章。
(1)文字中的这则新闻的标题是   ,新闻报社是   ;新闻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祝福!”则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为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以及注音,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沧海桑田 风餐露(lù)宿 千古流芳 凸显
B.沧海桑田 筚(bì)路蓝缕 彪炳史册 彰显
C.翻云覆雨 筚(bǐ)路蓝缕 千古流芳 彰显
D.翻云覆雨 风餐露(lòu)宿 彪炳史册 凸显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曾经中国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民族方向曾经积贫积弱,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中国曾经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D.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B.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义无反顾的历史使命。
C.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D.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5)下面是一副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对联,但下联被打乱,请根据上联,将下联进行正确组合。
材料:重开放 披荆斩棘 不忘 四十载 共产党员 初心 视改革为先
上联:七十年求发展以人民为本风雨兼程牢记民族复兴使命下联:   。
(2020 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在___内。
我喜爱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此时,当你伫立于窗前,观赏着窗外纷扬的雨,呼吸着廷院中湿润的空气,你会暂且遗忘那夏日的灼热,取而代之的是一番舒畅心肺的清凉!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暂且zhàn 伫立 chù
B.暂且zàn 伫立 chù
C.暂且zhàn 伫立 zhù
D.暂且zàn 伫立 zhù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浩荡
B.纷扬
C.廷院
D.舒畅
(3)文中划线字“肺”的第五笔正确的一项是    。
A.一
B.、
C.丨
D.
(4)“清凉”中的“清”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白,不混乱
B.纯净;纯洁
C.一点儿不留,净尽
D.没有掺杂或配合的东西
(5)下面诗句中,能用于描写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的一项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段阅读(共7小题)
(2022 呼和浩特)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右图是某知名网站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100余位诗词大会的选手都是普通人,是诗词让他们在或浮躁纷扰或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份恬淡、宁静,也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
诗词与传媒、文化、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的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从成语大会到诗词大会,从百家讲坛到汉字听写大会,汉语文化类节目的兴起,充分展示出年轻一代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
(1)上面两则材料主要讲的是哪个节目? D 
A.《百家讲坛》
B.《中国成语大会》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D.《中国诗词大会》
(2)阅读【材料二】,下列哪个选项不能说明“诗词与传媒、文化、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 D 
A.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的悬念。
B.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
C.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D.汉语文化类节目的兴起,展示出年轻人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想、情怀、能力。
(3)从【材料一】的调查数据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至少从两方面写出两条)  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人群所占比例如下:不大于19岁的人数关注最多,占比大于40%;年龄在20~24岁的人数居中,占比20%;年龄在50岁的人数最少,占比不到10%。 
【解答】(1)本题考查了概括内容的能力。阅读“右图是某知名网站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与“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可知两则材料讲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故选D。
(2)本题考查了理解与提取信息的能力。由“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的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可知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诗词与传媒、文化、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选项D则不能说明,故选D。
(3)本题考查了图文转换的能力。阅读表格提取出《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的具体数据,用文字将信息转化出来即可。示例: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人群所占比例如下:不大于19岁的人数关注最多,占比大于40%;年龄在20~24岁的人数居中,占比20%;年龄在50岁的人数最少,占比不到10%。
故答案为:
(1)D;
(2)D;
(3)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人群所占比例如下:不大于19岁的人数关注最多,占比大于40%;年龄在20~24岁的人数居中,占比20%;年龄在50岁的人数最少,占比不到10%。
(2021 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重重叠叠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背草(lǒu)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像一支长长工的利剑……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宽阔的臂膀,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这每一座山峰,都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在张家界处处可见的峰林中,最使人难以忘怀的要数金鞭岩。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与其他山峰(jiǒng)然不同,从山肢到顶巅,像斧砍刀劈似的,只在它的顶上生长着几株苍裕不衰的松树。夕阳映照下的金鞭岩,金光闪耀,有如一支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一座巨大的山峰紧靠着金鞭岩,巨峰酷似雄鹰,鹰首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着金鞭岩,气势磅礴,这就是有名的“神鹰护鞭”。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草(lǒu) 篓  峙 zhì 
(jiǒng) 迥 然不同 巅 diān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 苍裕不衰 ,这个词语正确的写法是 苍郁不衰 。
(3)请用“絮絮低语”造句。
 清晨,小鸟们悠闲地站在电线上絮絮低语。 
(4)画线句子运用了 拟人 和 排比 的修辞手法。
(5)下面是拆乱了的与张家界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的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上联:天门通觉路 为三界迷途开福地 慈化人间事物
下联:山寺聚祥云 有四时美景拥仙源 点装胜境风光
 上联:天门通觉路,慈化人间事物,为三界迷途开福地。下联:山寺聚祥云,点装胜境风光,有四时美景拥仙源。 
【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理解。“草篓”中“篓”的读音是“lǒu”,意思是草编的篓子。“峙”的读音是“zhì”,意思是直立,耸立。“迥然不同”中“迥”的读音是“jiǒng”,意思是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巅”的读音是“diān”,意思是山顶。
(2)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苍裕不衰”中“裕”字应为“郁”,意思是树木丛生。
(3)考查学生的造句能力。“絮絮低语”的意思是小声说话。造句为:清晨,小鸟们悠闲地站在电线上絮絮低语。
(4)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宽阔的臂膀,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可知,“排列”“微笑”“絮絮低语”是人格化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个句子连用三个“向”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5)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学生结合所学的对联知识回答即可。即:上联:天门通觉路,慈化人间事物,为三界迷途开福地。下联:山寺聚祥云,点装胜境风光,有四时美景拥仙源。
故答案为:
(1)篓 zhì 迥 diān;
(2)苍裕不衰 苍郁不衰;
(3)清晨,小鸟们悠闲地站在电线上絮絮低语。
(4)拟人 排比;
(5)上联:天门通觉路,慈化人间事物,为三界迷途开福地。下联:山寺聚祥云,点装胜境风光,有四时美景拥仙源。
(2021 呼和浩特)校对序言。
序言
①小说家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绘出了世间万象,写尽了人情事故。②蛮横急躁的杨志对军汉们“拿起藤条,劈脸便打”,终于丢了生辰纲。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④这是《三国演义》中,(甲)的张飞为侍立阶下,久候诸葛亮的刘备鸣不平……⑤不必太多介绍,只需要一个动作几句话,这些人物就(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1)上面语段是同学们拟写的序言,负责校订的同学进行了批注。请你将批注中的修改意见补充完整。
批注:
第①句中“ 事 ”字形有误,应改为“ 世 ”。
第②句中“ 燥 ”字形有误,应改为“ 躁 ”。
第③句“ ? ”标点使用有误,应改为“ ! ”。
(2)同学们对序言(甲)(乙)两处的形容词把握不准,请你选出恰当的一项  A 
A.(甲)怒发冲冠 (乙)惟妙惟肖
B.(甲)气冲霄汉 (乙)鬼斧神工
C.(甲)气冲霄汉 (乙)惟妙惟肖
D.(甲)怒发冲冠 (乙)鬼斧神工
【解答】(1)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和正确运用标点的能力。第一句中的“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意为:为人处世的道理。第二句话中的“急燥”应为“急躁”,意为:性急,不冷静。第三句并无疑问语气,应把句末问号改为叹号。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甲处,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气冲霄汉:形容魄力非常大。此处形容张飞的愤怒,故应用“怒发冲冠”。乙处,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用来形容“这些人物”时应用“惟妙惟肖”。故选A。
故答案为:
(1)事 世
燥 躁
?!;
(2)A。
(2020 呼和浩特)下面是介绍“漠南第一府”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将军衙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是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陲的稳定,防止蒙古准噶尔部再次 侵扰 (A.侵犯 B.侵扰)清朝西北边疆,保护内地臣民而设置,属八旗驻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为绥远城驻防将军之府邸,故称将军衙署,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将军衙署建筑风格 严谨 (A.严谨 B.周密)对称,足按一品封疆大吏规格,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共有132间房屋。现存建筑分为清代建筑、民国建筑、其他建筑三大类。建筑群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衙署门前有高大的影壁,上有“屏藩朔漠”匾额,门侧立石狮一对,大门内厅堂凡3进,前为公廨,后为内宅。在衙署内,相应地建有隔墙与通道,东侧有浓香四溢的澄同,西南角是小花园。衙署内设有绥远城将军办公复原陈列展览及绥远城满族历史展览。
(1)阅读上面这段文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给句子空缺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2)下列词语与“浓香四溢”结构类型相同是 ① 。
①余音绕梁 ②历史价值 ③巩固边陲 ④屏藩朔漠 ⑤陈列展览
(3)请你把划线的句子改写为比喻句。
(4)历史材料对于文物非常重要,想一想,图片(文字配图)是根据文字中的 叙述 来描绘的。
【解答】(1)考查了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侵犯:侵凌触犯。侵扰:侵害干扰。根据语义应填“侵扰”。严谨:[结构]严密。周密:严密无缝。根据语义应填“严谨”。
(2)考查了词语的结构类型。“浓香四溢”是主谓短语,“余音绕梁”也是主谓短语,两个词语结构类型相同。
(3)考查了改写句子。结合要求改写为比喻句,例:在衙署内,相应地建有隔墙与通道,像屏风一样,把衙署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东侧有浓香四溢的澄同,西南角是小花园。把“隔墙”比作“屏风”,运用了比喻。
(4)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及图片理解,图片(文字配图)是根据文字中的叙述来描绘的。
故答案为:
(1)侵扰 严谨;
(2)①;
(3)在衙署内,相应地建有隔墙与通道,像屏风一样,把衙署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东侧有浓香四溢的澄同,西南角是小花园。
(4)叙述。
(2020 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地 ,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 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即将迈入全面小康;(  )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的人间奇迹。
1949~2019,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了亿万人民的奋斗与豪情。亿万人胼手胝足的勤劳奋斗,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无数人奋勇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新中国70年发展壮大的雄浑乐章。
(1)文字中的这则新闻的标题是 《绣党旗,话党恩》 ,新闻报社是 北方新报 ;新闻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祝福!”则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为 1921年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以及注音,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沧海桑田 风餐露(lù)宿 千古流芳 凸显
B.沧海桑田 筚(bì)路蓝缕 彪炳史册 彰显
C.翻云覆雨 筚(bǐ)路蓝缕 千古流芳 彰显
D.翻云覆雨 风餐露(lòu)宿 彪炳史册 凸显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曾经中国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民族方向曾经积贫积弱,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中国曾经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D.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B.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义无反顾的历史使命。
C.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D.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5)下面是一副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对联,但下联被打乱,请根据上联,将下联进行正确组合。
材料:重开放 披荆斩棘 不忘 四十载 共产党员 初心 视改革为先
上联:七十年求发展以人民为本风雨兼程牢记民族复兴使命下联: 四十载重开放视改革为先披荆斩棘不忘共产党员初心 。
【解答】(1)考查了对新闻内容的理解。结合图片内容,通过阅读可知,文字中的这则新闻的标题是《绣党旗,话党恩》,新闻报社是“北方新报”;新闻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祝福!”则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为1921年。
(2)考查了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故第一空选“沧海桑田”。风餐露(lù)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根据语义,“露”应读“lù”。筚路蓝缕: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语境强调的是党带领人民的“创业征程”,故第二空应选“筚路蓝缕”。“筚”应读“bì”。千古流芳:美名永传于后世。彪炳史册: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根据语境第三空应选“彪炳史册”。
凸显:凸出显露。彰显:指昭著的事实。根据语境第四空应选“彰显”。故选B。
(3)考查了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瞻前顾后,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前面语句是“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不能说人们“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据此排除A、B、C;从前后的衔接搭配看,“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应是“中国”,“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的应是“民族”故选D。
(4)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进行比较、辨析。划线句有两处错误,一是缺主语,“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应改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二是“肩负起义无反顾”前后成分搭配不当,应改为“义无反顾肩负起”。故选D。
(5)考查了对联的理解。根据上联排列下联的顺序,注意词语的相对。应为:四十载重开放视改革为先披荆斩棘不忘共产党员初心。
故答案为:
(1)《绣党旗,话党恩》北方新报 1921年;
(2)B;
(3)D;
(4)D;
(5)四十载重开放视改革为先披荆斩棘不忘共产党员初心。
(2020 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在___内。
我喜爱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此时,当你伫立于窗前,观赏着窗外纷扬的雨,呼吸着廷院中湿润的空气,你会暂且遗忘那夏日的灼热,取而代之的是一番舒畅心肺的清凉!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暂且zhàn 伫立 chù
B.暂且zàn 伫立 chù
C.暂且zhàn 伫立 zhù
D.暂且zàn 伫立 zhù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C 。
A.浩荡
B.纷扬
C.廷院
D.舒畅
(3)文中划线字“肺”的第五笔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一
B.、
C.丨
D.
(4)“清凉”中的“清”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B 。
A.明白,不混乱
B.纯净;纯洁
C.一点儿不留,净尽
D.没有掺杂或配合的东西
(5)下面诗句中,能用于描写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的一项是  B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解答】(1)考查了对汉字读音的辨析。“暂时”的“暂”读“zàn”,“伫立”的“伫”读“zhù”,故选D。
(2)考查了对字形的辨析。A、B、D正确。C.有误,庭院:正房前的院子,泛指院子。故选C。
(3)考查了笔顺及基本笔画。“肺”的笔顺:撇、横折钩、横、横、横、竖、横折钩、竖,第五笔是“一”,故选A。
(4)考查了对字词的理解。“清凉”的意思:凉而使人感觉爽快。“清”意思:纯净;纯洁。故选B。
(5)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阅读所给诗句可知,A、C、D描写的都是蒙蒙的细雨。B.描写的是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故选B。
故答案为:
(1)D;
(2)C;
(3)A;
(4)B;
(5)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