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___周第___课时
课题 溶液的形成(2)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在于知识的渊博,超前的意识,非凡的开拓精神和杰出的办事能力,还在于待人处世,注重小节。
学习目标 1.认识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及进行实验探究;
【情境导入】趣味实验某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物质溶于水后温度的变化。试猜想: A B装置A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装置B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自主探究】:知识点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探究】根据课本P29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小结】请结合实验,阅读P31第一段内容。 溶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①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热量;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热量。⑴大多数物质溶解于水时,Q吸≈Q放,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如: 、 。⑵NaOH固体、浓H2SO4、CaO等溶于水时,Q吸<Q放,溶液温度 。⑶固体NH4NO3、NH4Cl、KNO3等溶于水时,Q吸>Q放,溶液温度 。【课堂小结】 【回顾反思】 【自我测评】、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3.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清纯的井水 B.淡化的海水 C.净化的河水 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4.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明显降低的是 。5.在蔗糖水中,溶质的微粒是 ,在碘酒中,溶质的微粒是 ,在食盐水中,溶质的微粒是 。【中考直通车】6.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食盐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混合物 B.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 C.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8.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9.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拓展延伸】10.请将下面B选项中与A选项中相关说法的序号,填在A项中对应的括号内。 A项:①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 ( ) ②碘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 ) ③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 )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 ) ⑤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 ) B项:a.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 b.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 d.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 e.同种物质在不同容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作业布置】
自我评价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NaOH固体
涂有石蜡的木板
NH4NO3固体
上面有水的玻璃片
木板掉落、烧杯外壁发烫
玻璃片与烧杯固定在一起、烧杯外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