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专题训练
1.依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 。
(2)若将t2℃时X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
(3)如图乙所示,20℃时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固体物质A,若Z的饱和溶液中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A可能是____________;将Z的饱和溶液换为Y的饱和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若观察到Y的饱和溶液中同样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物质A可能是____________。
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
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1)海洋是个“聚宝盆”其中蕴含大量的镁元素,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一条P点表示的意义 。
②若把t1℃时NH4Cl和NaCl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3℃,则t3℃时NH4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③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H4Cl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H4Cl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多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 。
5.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过滤水中的杂质。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2)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 。
(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4)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
③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④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6.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
(2)降温能使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提纯乙可采取________的方法;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种溶液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C.t2℃时,等质量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 t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9.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三种物质的结晶方法中与海水晒盐相同的是
(2)t3℃时,把20克 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___ __(填字母,下同);若将温度降低到t1℃时,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
A.c>a=b B.b>a=c C.a>b>c D.b>a>c
(3)在t2℃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4)t3℃时,将55g a 放入100g水中,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晶体析出,请你解释a固体全部溶解的原因 .
(5)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KCl在 温度范围内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x的取值范围是 。
(6)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___________。
A.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留有少量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不纯;
C.量筒量取水前先用蒸馏水润洗;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E.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
若称量过程中天平指针左偏,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
Z的饱和溶液
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固体A
图乙
图甲
a
t1 t2 t3 t3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