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风成地貌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风成地貌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9 15:3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二节
风成地貌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说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典型分布区域及主要特征。(区域认知)
2.能够分析常见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成因。(综合思维)
3.结合所学知识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常见风沙活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一、风蚀地貌--
二、风积地貌--
三、风沙危害与防治
新月沙丘、灌丛沙丘、流动沙丘等
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
以风力作用为主
风力侵蚀 、堆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
以流水作用为主流水侵蚀 、堆积地貌
风蚀洼地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的长期吹蚀,可形成大小不同的风蚀洼地。它们多呈椭圆形沿主风向伸展。
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地层;
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或流水的侵蚀。
罗布泊西侧的雅丹群
3.图示雅丹地貌形成的最主要气候条件是(  )
A.高温 B.干旱
C.洪水 D.潮湿
4.形成雅丹地貌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5.据图判断,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最可能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正北风 D.西南风
B
【课时作业】
下图为我国一雅丹地貌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据此完成3~5题。
A
B
敦煌鸣沙山
(风积地貌)
敦煌鸣沙山附近的戈壁(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灌丛沙丘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气候比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着少量绿色植物的地区。
绿洲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生长,所以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
C
(2022·张家口期中统考)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砾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风影沙丘常见于(  )
A.沿海沙滩 B.河流两岸
C.绿洲边缘 D.森林内部
2.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D
风积地貌:新月形沙丘
特点: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主风向
背风坡落沙
风向及沙丘移动 交错层理
【探究:风向判断】
*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随着风速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
0
30m
820
830
840
N
西北风
西风
缓坡为迎风坡
侧视图
俯视图
N
A
(2021·浙江湖州期末)某地理小组同学做了模拟风力作用的实验:用吹风机在1.2米的长方形硬纸箱中吹一捧颗粒混杂的沙石。吹风机开启后,纸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下图为实验前后的照片。
5.实验模拟的是(  )
A.吹蚀、沉积 B.磨蚀、沉积
C.风化、沉积 D.风化、侵蚀
解析 离吹风机口越近,风力越大,风力的侵蚀搬运能力越强,小颗粒大多被吹走,较大颗粒沙石位置变化不大;反之,距离吹风口越远,风力越小,风力的侵蚀搬运能力越弱,沉积作用明显,较小的沙石颗粒便沉积于此,故D错误,C正确;受颗粒物大小和风力大小的影响,水平方向有一定规律,垂直分层不显著,故A、B错误。
6.实验结束后箱内的沙石分布规律是(  )
A.沙粒杂乱无章,没有规律
B.垂直分层明显,下大上小
C.离风口越近,颗粒物越大
D.离风口越远,颗粒物越大
C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 10(b) 。图中的沙岭沙山 (29.5°N 附近 ) 形成于 2 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 ( 脊 ) 槽 ( 谷 ) 相间的地形。读右图 ,完成 下列小题。
7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A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C
12.下图为某同学搜集到的一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甲、乙、丙、丁地貌的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风蚀柱
(2)根据形成原因,对甲、乙、丙、丁地貌进行分类。
答案 风蚀地貌:甲、乙、丙;风积地貌:丁。
(3)指出能够判断风向的地貌并说明风向。
答案 乙:风向与垄槽延伸方向一致;丁:迎风坡坡度缓。
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 
沙丘
三、风沙危害与防治
破坏建筑物
掩埋铁路
掩埋房屋
降低土壤肥力
风沙活动的危害
(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草方格沙障(风沙治理的典范:沙坡头)
风沙的治理措施
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从而达到阻沙和固沙的目的。
小结:
风成地貌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风沙危害
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壁龛、风蚀洼、雅丹地貌
黄土高原
沙丘:新月沙丘、沙垄、格状沙丘、金字塔沙丘
危害:风蚀、沙埋、污染大气、影响生产生活
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组织管理措施
A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完成3~4题。
3.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A.冬季风 B.盛行西风
C.夏季风 D.东北信风
4.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
A.持续除草 B.从外地运沙
C.修筑防浪堤 D.植树种草
A
【归纳:外力作用】
(一)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二)表现形式:
风化: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花岗岩
球状风化
根劈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