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5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5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9 15: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
1.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2.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1.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2.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3.运用材料,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课前导入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图3.16)。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
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
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PART 1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压带

压带
低压带控制地区,盛行 _____气流,水汽_____凝结,降水______,气候_______
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_____气流,水汽_____凝结,降水______


低压带
高压带
上升

丰富
湿润
下沉
不易
稀少
1. 气压带的性质
暖高压控制地区
气候炎热干燥
冷高压控制地区
气候寒冷干燥
1. 气压带的性质------不同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不同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炎热干燥
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案例
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并发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赤道从平原穿过,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南北纬10°之间
成因: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植被:热带雨林
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马来群岛 、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
季节
气温
降水
【思考题2】分析分析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
地形影响: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平原北、西、南三面地势较高,向东面大西洋敞开,暖湿气流从东北、东南海洋向内陆汇集,受高大山系抬升作用,降水丰沛.
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土壤为砖红壤,风化壳很厚。
热带雨林 景观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PART 2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极地东风
极地东风
规律
一般来说,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极地东风
极地东风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信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极少,也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规律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
西风带
西风带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西风带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规律
①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水汽充沛,降水较多。
规律
①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典型区域
欧洲西部
澳大利亚东南部
新西兰等
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400-600N之间的北温带;常年受来自大西洋温暖湿润的西风带控制
纬度40°-60°的大陆西海岸,沿岸暖流强大。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1、图示阴影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试分析其成因。
案例研究
2、从地形、洋流、陆地轮廓、风带四个方面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广的成因。
平原地形为主,山地东西走向,利水汽深入内陆;暖流流经,势力强大,增温增湿;陆地轮廓破碎,有利于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
纬度40°-60°的大陆西海岸,沿岸暖流强大。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案例研究
北美大陆西海岸
欧洲西部
澳大利亚东南角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 成因 特征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南美大陆西海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春萌叶抽枝,夏枝繁叶茂,秋叶色转黄,冬树叶落尽。群落外貌,季相更替。
温带海洋性气候——景观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
归纳小结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气温
降水
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对气候的影响
PART 3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30°N
60°N
规律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些地区一年中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往往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案例: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思考:请分析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案例: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范围
20°-30°大陆中部和西部
形成原因
除了受信风带和副高单一控制,有的还受副高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但均为全年炎热干燥。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案例: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范围
10°-回归线之间
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降水较多,形成湿季;
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形成干季。
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变化,草原上植被存在枯荣的季节性变化,5月中下旬,为当地的干旱季节,植被枯萎;而10月份为降水较多的湿润季节,植被茂密,导致大量食草性动物为寻求充足食物而发生季节性迁徙。
34°E
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
太阳
辐射
大气
环流
海陆
位置
地形
洋流
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
活动: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1.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极地气候
活动: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东岸: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西岸: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气候特征(1)以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
气候特征(1)以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特征(1)以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冬寒,夏热,终年干旱少雨
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凉爽
气候特征(1)以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第一,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第二,降水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气候特征(1)以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比较亚欧大陆中高纬地区,大陆西岸、内部、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2)比较亚欧大陆中高纬地区,大陆西岸、内部、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夏季炎热干旱,
冬季温暖湿润
全年温和湿润
(2)比较亚欧大陆中高纬地区,大陆西岸、内部、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冬寒,夏热,
终年干旱少雨
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降水自东、西向内陆递减。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2)比较亚欧大陆中高纬地区,大陆西岸、内部、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3、(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
不同:北美洲该气候分布范围小,呈条状分布;欧洲西部该气候分布范围大。
相同:都分布在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都受中纬度西风带影响。北美洲西部有南北走向的山脉,阻碍了来自太平洋的西风东进;而欧洲西部为平原,山脉多东西向,西风可以向东长驱直入。
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2)④和⑤两地纬度相同,但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成因。
(1)指出图中①和②地的气候类型。

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位于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地处安第斯山脉迎风坡,所以,全年降水丰富,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⑤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与自然景观
PART 4
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
亚马孙平原全年高温多雨
中国西北“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云贵高原“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荒漠
(1)撒哈拉沙漠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景观
(2)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景观。
常绿阔叶林
(3)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热带草原气候→ 分明→草原南北枯荣季节相反→食草动物 景观。
干湿季
迁徙
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的原因是什么
撒哈拉沙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其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的分析
我国西北地区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反映了当地气候的什么特征
昼夜温差大
云贵高原的贵阳一带冬季多阴雨天气,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锋面活动与地形阻挡。
小结
气压带
风带
气候
影响自然景观
降水
温度
课堂小结
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与自然景观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中表示东北信风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①控制下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终年(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
D.寒冷干燥
B
A
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
甲图为某地气候特征分布图,乙图为某时段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部分。据此完成1~3题。
4.下列关于①气压带大气的
运动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
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沉,晴朗
B.由高纬流向低纬,晴朗
C.上升,多雨
D.由低纬流向高纬,多雨
A
B
D
1.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乙图所示时段,甲图所示地区气候特征表现(  )
A.炎热干燥 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读气候资料图,
回答5~6题。
5.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 ② 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6.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B
A
7. 分析下面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指出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温带海洋气候
B.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海洋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D.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B
8.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8.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 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___地。
全年高温多雨

8.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图Ⅱ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________(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全年温和湿润

8.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海沿岸此季节受_____(甲、乙、丙、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温和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