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卷(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卷(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9 19:1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2022年同步练习卷(1)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0分)
1.(3分)在国道线的许多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 必须以这一速度行驶
B. 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 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 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2.(3分)关于时间和时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年月日点分,我国第一颗互联网卫星发射成功,这里指的是时间
B. 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曝光时间为,这里指的是时刻
C. 物体在第秒内指的是在秒末到秒末这秒的时间
D. 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节目开播时间是点,这里指的是时间间隔
3.(3分)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整个月球完全进入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地球月全食年月日,我国上空出现一轮十全十美“红月亮”如图所示.本次月全食从北京时间时分开始初亏,经过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持续约个半小时.从食既到生光只有分钟.文中提到的“时刻”有
A. 分钟 B. 个半小时
C. 时分 D. 年月日
4.(3分)如图所示,、、是直线坐标系上的三点。质点由点出发,沿直线经点到达点,最后又返回至点。则整个过程中质点的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 B. 、 C. 、 D. 、
5.(3.5分)关于运动的概念和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 “第内”指的是在初到末这的时间
C.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选取的参考系是云朵
6.(3.5分)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奥运会内江籍跳水运动员邱波的翻转动作时可以把他看作质点
B. 当质点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质点发生的位移就是路程
C.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11月8日上午9:00在北京隆重举行,这里9:00指的是时刻
7.(3.5分)前方红灯司机减速,司机预判红灯即将结束,并未使汽车停止,当绿灯亮起,司机控制油门使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加速时作为计时起点,内汽车的图像如图所示,后汽车保持末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汽车的速度为
B.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C.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D.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8.(3.5分)高速公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多种限速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指的是小汽车的质量不能超
B. “”指的是货车的速度不能低于
C. 最低限速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D. 最低限速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9.(3.5分)如图所示是长沙南到北京西的部分高铁列车时刻表,由图中信息可知
A. 高铁:从长沙南出发是指时间间隔
B. 高铁历时:从长沙南到达北京西是指时间间隔
C. 从长沙南到达北京西,比次高铁跑得快
D. 从长沙南到达北京西,和次高铁跑得一样快
10.(3.5分)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内与第内的位移之差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B. 第内的位移为
C. 第末的速度为 D. 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
11.(3.5分)关于位移和路程,正确的说法是
A. 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B.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C. 路程是用来表示运动轨迹长度的,位移是用来表示运动方向的
D.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是两个相同的物理量
12.(3.5分)在某次野外拉练中,一只队伍长,在队尾的传令员忽然接到命令,需要从队伍最前端的队长手中接送一个物体回到队尾,整个过程中传令员的速度是整个队伍速度的两倍,整个过程中,传令员走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3.(6分)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皮球从高于地面处落下,又从地面弹回到离地面处时被人接住,则此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 ______,此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是 ______。
14.(6分)运动会上,运动员在标准跑道的第一道上比赛,直道长,弯道为半圆形,从如图所示的点起跑,逆时针运动,按规定跑完,则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 ______,位移的方向为 ______.
15.(6分)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在第内位移是,第内位移是,第内位移是,第内位移是,则物体在前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______ 、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______
16.(6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填相应序号______。
①时间
②温度
③速率
④平均速度
⑤加速度
⑥位移
⑦路程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7.(12分)把质量的小球竖直上抛,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图如图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取。求:
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
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
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18.(12分)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的圆周自点出发,逆时针运动,运动圆周到达点,求:
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
19.(12分)为了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我们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一物体由点沿轴的正方向运动到点,再从点沿轴正方向运动到点。求:
物体末位置的坐标;
物体由点运动到点的路程;
物体由点运动到点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如图所示标志为限速标志,限制的是汽车的瞬时速度;表示该段路上瞬时速度可以低于但不能超过这一规定数值;故正确,错误。
故选:。
明确安通指示牌的作用,知道从安全角度考虑,公路上通常要有限速标志,限制的是瞬时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这是一道联系生活的好题,要注意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物理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2.【答案】C;
【解析】解:、年月日点分,我国第一颗互联网卫星发射成功,这里的“年月日点分”是时间点,是时刻,故错误;
、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曝光时间为,这里的“”是时间段,是时间,故错误;
、物体在第内指的是在末到末这的时间,故正确;
、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节目开播时间是点,这里的“点”是时间点,是时刻,故错误;
故选:。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
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3.【答案】C;
【解析】解:年月日,是指时间;
本次月全食从北京时间时分开始初亏,是指时刻;
持续约个半小时,是指时间;
只有分钟,是指时间;
所以提到的“时刻”是时分,故正确,错误。
故选:。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4.【答案】B;
【解析】解:质点在的时间内,距离为,位移方向为到,所以位移为,经过的路程为,故正确,错误。
故选:。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尤其是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5.【答案】D;
【解析】解:、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不一定是运动的方向,故错误;
、“第内”指的是在末到末,这的时间,故错误;
、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如飞机在空中做高速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故错误;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指的是月亮相对于云朵的运动,选取的参考系是云,故正确。
故选:。
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第内”指的是在末到末,这的时间;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选取的参考系是云;如果物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越来越大,但是加速度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位移的矢量性,即方向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参考系的选取;加速度与速度之间关系;时间等基本物理量,掌握住概念就能够解决了。
6.【答案】D;
【解析】A、研究奥运会内江籍跳水运动员邱波的翻转动作时,要看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故B错误;
C、位移的方向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方向,而质点的运动方向是速度方向,不是同一个方向,故C错误;
D、9:00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是时刻,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解:、内的位移为,平均速度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知末的瞬时速度为;内的位移为,平均速度为,则知末的瞬时速度为,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故错误;
、根据,,代入数据解得时刻汽车的速度为:,故错误;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故正确。
故选:。
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分别读出内和内汽车的位移,求出内和内的平均速度,从而得到末和末的速度,即可求得加速度,再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初速度。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论,要知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8.【答案】D;
【解析】解:、“”指的是小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故错误;
、“”指的是货车的速度不能高于,故错误;
、最低限速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故错误,正确。
故选:。
“”、“”指的是车的最大速度;最低限速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本题要注意最低限速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9.【答案】B;
【解析】解:、高铁:从长沙出发是指时刻,故错误;
、时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的线段,高铁历时:从长沙南到达北京西是指时间间隔,故正确;
、从长沙南到北京西,路程为定值,而次高铁历时较短,因此次高铁平均速率较大,即次高铁平均速率较大,即跑得快,故错误;
故选:。
时刻指时间点;
时间间隔指一段时间;
历时较短指平均速度较大。
明确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概念。
10.【答案】C;
【解析】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以恒量,即


整理可得
故正确;
、第二秒内的位移等于前两秒内位移减去前一秒内位移,即

故正确;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可得,第末的速度为,故错误;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得
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正确。
本题选择说法错误的,
故选:。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结合题意求出加速度大小;
、根据第二秒内的位移等于前两秒内位移减去前一秒内位移,结合运动学规律求出第二秒的位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结合题意求出第末的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结合题意求出平均速度大小。
在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熟记一些常用的推论及相关的运动规律,可以使问题更为简便。
11.【答案】B;
【解析】解:、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故路程不是位移的大小,故AC错误;
B、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标量;路程是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是矢量,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故B正确,D错误;
故选:
位移是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12.【答案】C;
【解析】解:设队伍的速度为,则传令员的速度为,达到队伍最前端的时间为,则;可得;传令员再次回到队尾的时间为,则;可得;所以传令员的位移就是队伍的位移,即:;而传令员的路程:。故正确,错误。
故选:。
设通讯员的速度为,队伍的速度为,通讯员从队尾到队头的时间为,从队头到队尾的时间为,队伍前进用时间为
以队伍为参照物,可求通讯员从队尾往队头的速度,从队头往队尾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通讯员从队尾到队头的时间,通讯员从队头到队尾的时间为,而,据此列方程求出传令员走过的路程和位移.
此题主要考查路程的计算,关键是计算向前的距离和向后的距离,难点是知道向前的时候人和队伍前进方向相同,向后的时候人和队伍前进方向相反,解决此类问题常常用到相对运动的知识,而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只与初末的位置有关,
13.【答案】-3 5;
【解析】解: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位移指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假设地面为直线坐标系的原点,此过程中,皮球的位移为:,根据路程指的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可得此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为:
故答案为:,。
根据位移应用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了位移和路程的定义,要求学生会在直线坐标系当中求解物体的位移,注意位移时矢量,一般位移大小不大于路程。
14.【答案】 由A指向B;
【解析】解:运动员的起点在点,按规定跑完,由于每圈,则终点在点,所以位移大小等于,方向由指向
故答案为:,由指向
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找出初位置和末位置定出位移.
本题是曲线运动,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位移大小等于起点与终点直线距离的大小.
15.【答案】1.5;2.5;
【解析】解:前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故答案为;,
设物体运动总时间是,求出总位移;最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列式求解.
本题关键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求解,难度不大基础题.
16.【答案】①②③⑦;
【解析】解:时间,温度,速率,路程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所以为标量;而平均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为矢量。故①②③⑦正确,④⑤⑥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⑦。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而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遵守代数法则的物理量是标量。
矢量与标量的区别有两个: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矢量的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法则。
17.【答案】解:(1)小球上升过程加速度大小:==m/=12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
解得f=4N
(2)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1m=6m
设小球下降时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
解得 =8m/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h
解得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4m/s
(3)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位移为:x=0
故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
答:(1)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4N;
(2)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m/s;
(3)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
【解析】
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求出小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
根据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求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
根据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位移来求此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本题是多过程问题,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进行处理,关键要抓住上升和下降过程的位移大小相等。
18.【答案】解:(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cm
位移方向由A点指向B点.
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圆周的轨迹长度,则 cm
(2)根据平均速度定义cm/s=14.2cm/s
质点的平均速率为:cm/s=47.1cm/s
答:(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28.3cm和94.2cm;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14.2cm/s和47.1cm/s;
【解析】
位移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矢量,路程为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为标量,据此可正确解答.
根据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定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对于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础概念,要深刻理解其定义,注意从标量和矢量的角度进行区分.
19.【答案】解:(1)由图可知,物体最终的坐标为:(3,3)
(2)物体由O点沿x轴到A,再沿y轴正方向到B,故路程为:s=3+3=6m;
(3)位移为O到B的直线,由几何关系可知,位移的大小为:x==3m,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角斜向上。
答:(1)物体末位置的坐标为(3,3);
(2)物体由O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为6m;
(3)物体由O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的大小为3m,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角斜向上。;
【解析】
明确坐标轴的性质,由图直接确定横纵坐标;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即可确定对应的路程;根据位移的定义即可确定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该题考查位移和路程的定义以及坐标的意义,要注意明确位移为矢量,而路程为标量,掌握根据几何关系确定位移大小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