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件(11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件(11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9 17:5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4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
Influence 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zone on climate
第3章 第3节
Chapter3 section 3
Atmospheric motion
GEO PPT
新课标选必一
2 019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01
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02
气候与
自然景观
03
目录 CONTENTS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Atmospheric
Influence of B-zone and W-zone on climate……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Influence of B-zone / wind belt on climate.
——
Influence of barometric zone / wind belt on climate.
……
.01

压带

压带
低压带控制地区,盛行 _____气流,水汽_____凝结,降水______,气候_______
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_____气流,水汽_____凝结,降水______


低压带
高压带
上升

丰富
湿润
下沉
不易
稀少
气压带的性质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压

高压
暖高压控制地区
气候_________
冷高压控制地区
气候_________
炎热干燥
寒冷干燥
气压带的性质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Atmospheric
Influence of B-zone and W-zone on climate……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I-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belt on climate
受热膨胀上升
重力堆积下沉
相互碰撞抬升
寒冷堆积下沉
高温多雨
高温少雨
温和多雨
酷寒少雨
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图3.18 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并发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图3.17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图3.17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成因:
1.文章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部 D.马来群岛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这是某文章对世界某地区的描述。据此完成1-3题。
1
答案 :D
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赤道无风带
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
D.受人为因素干扰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这是某文章对世界某地区的描述。据此完成1-3题。
2
答案 :A
3.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
B.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
C.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
D.地处低纬,没有四季变化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这是某文章对世界某地区的描述。据此完成1-3题。
3
答案 :B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的性质
低纬度
高纬度


高纬吹向低纬
过程中升温,水汽缺乏液化条件
降水少,所影响区域______
低纬吹向高纬
过程中降温,水汽容易液化
降水多,所影响区域______
干旱
湿润
⑴ 风带与降水的关系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的性质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
如冬季风
水汽________,降水较________
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
如夏季风
水汽________ ,降水________
稀少
⑵ 风带的海陆间吹向与降水的关系
较少
充沛
较多
Atmospheric
Influence of B-zone and W-zone on climate……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I-of barometric zone and wind belt on climate
高温少雨
温和多雨
寒冷少雨
东北信风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盛行西风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气流遇冷)
极地东风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纬度40 ——60°的大陆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性暖湿气团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图3.19 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通常会叠加暖流的影响,其分布范围还受地形的影响。欧洲西部平原开阔,沿岸暖流强大。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内陆,并且暖流还影响高纬度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世界上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图3.19 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图3.19 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
成因:
② 暖流的影响。
① 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课时训练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D
4.若M地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
D
5.下图所示风带,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
A
答案:3.D 4.D 5.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看0°~10°S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10°S~30°S受东南信风影响,30°S~40°S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第4题,M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项正确。
第5题,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
A.甲:动力原因 上升 B.乙:动力原因 上升
C.甲:热力原因 下沉 D.乙:热力原因 下沉
5.从气候角度考虑,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最适宜种植( )
A.甘蔗 B.葡萄 C.香蕉 D.牧草
A
D
4.A 5.D
【解析】4.根据图中纬度变化和气压带的分布可知,甲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中来自赤道的气流在北纬30°附近不断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B、D错。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暖而轻的气流与来自极地高气压的冷而重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一个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较低,形成副极地低压带,属于动力原因,A对、C错。
4.A 5.D
【解析】5.根据图中纬度变化和风带的分布可知,该风带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选D。甘蔗和香蕉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A、C错;葡萄属于温带水果,但喜光,B错。
三、气压带风带交替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有些地区一年中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征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
纬度30 -40 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较大。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地中海气候最典型且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区。
地中海气候区
A
下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b 处的气候特征是 (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答案 :A
下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C
读甲、乙、丙、丁四地(北半球)的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问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受单一气压带影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受气压、风带交替影响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A
B
3.A 4.B
【分析】总体分析,根据四地的降水特征判断:甲地年降水总量丰富,且分配较为均匀,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乙地降水季节差异大,年降水总量较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丁地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总量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四地中,甲地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配较为均匀。故选A。
4.四地中,乙地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分干湿两季;丙地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多雨。故选B。
全球气候的形成机理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climate.
——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lobal climate.
……
.03
气候的形成原因
气温
降水
气温、降水
气温、降水
1
太阳辐射(纬度)
2
大气环流
3
地面状况
4
人类活动
1.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
纬度不同,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
通常,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
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
2. 大气环流
⑴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极地气候
全年受极地高气压带影响
2. 大气环流
⑵ 受单一风带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中纬西风带影响
2. 大气环流
⑶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影响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
内陆干旱,日较差、年温差较大
3. 地面状况
⑴ 海陆分布
沿海湿润,日较差、年温差较小
塔里木盆地
武夷山
_________坡多雨
_________坡少雨
3. 地面状况
⑵ 地 形
对局部气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迎风
背风
1
_________坡气温高
_________坡气温低
2


海拔______气温低
海拔______气温高
3


3. 地面状况
⑶ 洋 流
暖流对沿岸气候:____________
寒流对沿岸气候:____________
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4. 人类活动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人工造林
砍伐植被
释放废热,影响大气温度
排放温室气体和氟氯烷,改变大气成分
改变下垫面,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
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氟氯烷破坏臭氧层,使地面接收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
人工造林,兴修水利,使气温变化趋于缓和
破坏地表植被,使气候恶化;
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城市,形成城市气候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④典型地区:
东南亚马来群岛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⑤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①气候成因:
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②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③分布规律:
南北纬10°之间
Global tropical rainforest climate distribution map
全球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示意图
巴西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①气候成因: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②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③分布规律:
南北纬10°-20°(23°26′)大陆西岸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非洲中部、
巴西南部、
澳大利亚北部和偏东及偏南地区
热带草原
Global tropical steppe climate distribution map
全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示意图
巴西高原
非洲中部
雨林两侧
澳大利亚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①气候成因: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②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③分布规律:
南北纬20°(23°26′) - 30°大陆西岸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撒哈拉沙漠
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中西部
热带荒漠
Climate distribution of global tropical desert
全球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示意图
南美洲
西海岸
撒哈拉沙漠
澳大利亚
纳米布
沙漠
阿拉伯半岛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
①气候成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②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③分布规律: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地中海沿岸
其他大洲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editerranean climate
全球地中海气候的分布示意图
南美洲
西海岸
澳大利亚
东南部与西南部
好望角
地中海沿岸
罗马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①气候成因:
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②气候特点:
全年温和湿润(温和多雨)
③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欧洲西部
其他大洲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
Distribution of global temperate marine climate
全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示意图
南美洲
西海岸
澳大利亚
东南部
新西兰
欧洲西部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南亚季风 季风风向 季风性质 季风成因
南亚夏季风 西南季风 高温多雨 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性运动
南亚冬季风 东北季风 温和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环流
热带季风气候
⑤植被类型: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①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②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③分布规律:
北纬10°~25°(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④典型地区: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热带季雨林
Global 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distribution
全球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示意图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梅加拉亚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雨量达到了26461.2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Cherrapunji)
World rain pole cherrapunji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东亚季风 季风风向 季风性质 季风成因
东亚夏季风 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冬夏季形成高低气压中心
东亚冬季风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①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③分布规律: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西北季风、东南季风)
我国秦岭 — 淮河以南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Global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distribution
全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示意图
南美洲东南部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北美洲东南部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①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③分布规律: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西北季风、东南季风)
我国秦岭 — 淮河以北地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
Global temperate monsoon climate distribution
全球温带季风气候分布示意图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气候成因: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远离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②气候特点: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③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
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
Global temperate monsoon climate distribution
全球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示意图
亚欧大陆内陆地区
南美洲
东南部
美洲大陆内陆地区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寒夏暖 夏季湿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①气候成因: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②气候特点: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③分布规律: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北部
亚寒带针叶林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寒夏暖 夏季湿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寒冷少雨
苔原气候
①气候成因: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②气候特点:
全年严寒
③分布规律: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苔原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寒夏暖 夏季湿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寒冷少雨
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少雨
冰原气候
①气候成因: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②气候特点:
全年酷寒
③分布规律: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南极大陆
格陵兰岛
冰原
高原山地气候
①气候成因:
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气候特点:
全年酷寒
③分布规律:
高大的山地、高原
④典型地区:
⑤植被类型:
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山地垂直变化植被
Distribution of world climate types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Climate temperature curve precipitation column chart
气候气温曲线-降水柱状统计图
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热带草原气候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D.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2.有关气候成因或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②气候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陆东岸
C.③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东北信风控制 D.④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
C
D
1.C 2.D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为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对,故选C。
2.①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A错; ②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B错;③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C错; ④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D对,故选D。
气候与自然景观
Climate and natural landscape.
——
Climate and natural landscape.
……
.04
-01
气候类型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Influence of climate types on natural landscape
在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
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Atmospheric
Influence of B-zone and W-zone on climate……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极地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World vegetation belt distribution map
世界植被带-分布示意图
-02
30°N气候与自然景观差异 D-between climate and natural landscape at 30 ° n
撒哈拉沙漠
终年炎热少雨
温差大,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
我国南方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河网密集
自学窗
我们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可是,打开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就会发现,等降水量线并不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均匀分布的,甚至其间还分布着一些降水量的高值或低值中心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是对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高度概括
关注的是整体,忽略了细节
分尺度认识地理分布
自学窗
我国东南面向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腹地,季风气候显著。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一规律的概括,突出了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而忽略了地形、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福建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地逐增,其突出的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分尺度认识地理分布
自学窗
台湾山脉的雨影效应导致福建省沿海年降水量较少。
福建省自沿海向内陆,受我夷山脉对气流抬升作用的影响,年降水量递增。
当然,福建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背景下,受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
分尺度认识地理分布
自学窗
上述事例说明,地理学研究在关注空间的同时,也关注空间的只度。研究的空间只度越大,越关注宏现和整体;研究的空间足度越小,越突出微观和细节。
分尺度认识地理分布
气候类型的判读
Interpretation of climate types.
——
Interpretation of climate types..
……
.05
⑴ 气候统计图
最常见的气候统计图:
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温曲线 - 降水柱状
用折线图来表示气温及其变化
用柱状图来表示降水及其变化
注意:
①要注意柱状图中坐标对应的是气温降水中的哪个要素;
②要注意纵坐标的尺度和间距
⑴ 气候统计图
最常见的气候统计图:
气温曲线 - 降水柱状
以海口市7月为例
7月均温:
7月降水:
28℃
200mm
气候类型的判读
⑵ 判读步骤
① 判断半球
6-7-8月气温高
12-1-2月气温低
12-1-2月气温高
6-7-8月气温低
北半球
南半球
(月均温最值)
气候类型的判读
以温定球
⑵ 判读步骤
② 判断温度带
以温定带
1
最冷月均温: -10℃以下
2
最冷月均温:-10-0℃之间
3
最冷月均温: 0-15℃之间
4
最冷月均温: 15℃以上
1
最热月均温: 5℃以下
寒带
热带
亚寒带
亚热带
温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及冰原气候
气候类型的判读
⑵ 判读步骤
③ 判断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全年湿润,年降水量在500-1000mm
少雨型 年降水量少,热带,低于250mm
年降水量少,温带,低于400mm
冬雨型 冬季多雨,年降水量为300-1000mm
夏雨型 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年降水量为1500-2000mm
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年降水量为750-1000mm
夏季多雨,年降水量为800-1500mm
夏季多雨,年降水量为400-800mm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 候 特 征
气候特征的描述用词:
① 气温特征的描述词:
高温或炎热、温和、寒冷
② 降水特征描述词:
多雨、湿润、干燥、少雨
③ 时间特征描述词:
全年或终年、夏季、冬季
气 候 特 征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炎热干燥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寒冷干燥
冰原或苔原气候:
读下图,判读气候类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带季风气候[N]
读下图,判读气候类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中海气候[S]
读下图,判读气候类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中海气候[N]
读下图,判读气候类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热带季风气候[N]
读下图,判读气候类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N]
地中海气候[S]
温带季风气候[N]
课堂小结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对气候影响
组成要素
气候类型
风带对气候影响
气 候
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
气压带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与自然景观
形成原因
判读方法
学以致用
读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学以致用
读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D.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1
B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1~2题。
2.图中④气候类型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受单一气压带影响
B.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
C.常年受单一风带影响
D.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2
D
解析:
第(1)题,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地位于亚热带,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为地中海气候;②地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位于亚热带,降水集中于夏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2)题,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
课后训练
读a、b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第4~5题。
4.a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5.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海陆的热力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4.a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C
5.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海陆的热力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A
答案:4.C 5.A
解析:
第4题,从气温、降水资料图可以看出,a地全年高温,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稀少,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
第5题,从气温、降水资料图可以看出,b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成因是海陆的热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