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9 17:3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
1.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密度都比空气大
C.用途:O2可用作燃料,CO2可用于灭火
D.转化:都含氧元素,通过光合作用O2可转化成CO2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
C.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3.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场馆的冰面制冰技术碳排放接近于零,冰下隐藏着一层流动的液态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我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里的“碳”指的是(  )
A.氧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OOH(甲酸)H2O+CO↑。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应先加热氧化铜后将甲酸滴加到热的浓硫酸中
B.反应过程中a处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C.澄清石灰水的主要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和吸收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
D.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6.如图表示五种物质间的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经略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反应②一定吸收热量
C.物质X一定为H2CO3
D.反应③可能出现浑浊现象
7.俗称“干冰”的物质是(  )
A.固态水 B.固态氧气
C.固态二氧化碳 D.氯酸钾
8.CO2与CO都是碳元素的氧化物,下列对CO2与CO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组成: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CO难溶于水
C.用途:固态CO“干冰”可用做制冷剂、人工降雨等;CO是最清洁的能源
D.危害:CO2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吸入CO易引起中毒
9.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它是(  )
A.二氧化碳气体 B.焦炭
C.氧气 D.氧化铜粉末
10.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墨质软且为深灰色固体,可以用来做铅笔芯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空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1.“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构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
B.性质: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加剧“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2.要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正确的做法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将该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D.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
13.一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之一,其主要危害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D.毒害作用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仪器连接
C.加入药品 D.收集气体
15.如图是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CO与甲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相同
B.反应②,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CO2的质量
C.反应③,C发生的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D.反应④,参加反应的C和O2质量比为3:7时,丁中只含有CO
二.填空题
16.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写出一个由CO2生成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工业上可以采用CO与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在这个反应中体现了CO的    性。
17.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因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CO2;
(2)若CO2能合理利用,能与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
(3)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
B.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垃圾焚烧处理
18.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
(1)人文冬奥﹣﹣﹣反对运动员使用违禁药品。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一种违禁药品,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
(2)绿色冬奥﹣﹣﹣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能有效缓解    等环境问题。制冰时,液态二氧化碳蒸发为气态,分子间间隙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科技冬奥﹣﹣﹣火炬“飞扬”外壳选用碳纤维,呈现出“轻”“固”“美”的特点,如图是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表示一个碳分子
B.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C.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6
D.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19.含碳物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名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保存至今不发生变化,体现了碳单质在常温条件下化学性质    。
(2)如图是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2的转化图。
①写出②化学方程式    。
②反应④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
③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是    (填序号)。
20.《天工开物》有关墨的制作:“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què)。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墨主要由烟(炭黑)组成,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而不变色,主要原因是    ;
(2)“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目的在于得到精致松烟。用水将松烟等物质充分浸泡、过滤,过滤时,需用    进行引流,可分离水和松烟;
(3)在现代工艺中,甲烷在特别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炭黑和氢气,炭黑可用来制造高级油墨。甲烷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2H2,为了回收较为纯净的氢气和炭黑。下列关于“特别环境”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直接高温加热
B.隔绝空气进行高温加热
C.充入氦气进行高温加热
(4)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21.结合下列实验图示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的实验现象是    。
(2)B实验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填“大”或“小”)。
(3)C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D实验可以证明CO2与澄清石灰水确实发生了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在2021年4月22日“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我国再次指出在2030年前“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碳中和”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全部抵消掉生产生活中排放的    。
(2)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外出尽量选择公交出行
B.加大化石能源的使用力度
C.国家鼓励购买电动汽车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3)作为参与者,除(2)中的措施外,请写一条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措施    。
23.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
(1)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碳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第    周期;
(2)古代字画年深日久不变色,其中说明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
(3)石墨用作电极、铜用作导线,因为它们都具有的性质是    。
24.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其中还含有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1)煤气泄漏时能闻到气味,主要原因是乙硫醇分子在不断   ;
(2)写出煤气主要成分CO燃烧的方程式:   ;
(3)若乙硫醇的燃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2H5SH+9O26H2O+4C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25.根据“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可做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地非常   ;
(2)防毒面具滤毒罐中的滤毒剂是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性;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是   。
26.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其优良的   性;
(2)金刚石、石墨和C60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3)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的原因是   ;
(4)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3CO+Fe2O32Fe+3CO2,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
27.根据碳的单质与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制作干电池电极利用石墨具有良好   性。
(2)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   。
(3)CO与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
(4)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一氧化碳具有   性。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8.碳单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碳单质的名称是    。
(2)铅笔芯是用不同比例的石墨粉末和黏土粉末混合而制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    且为深灰色。
(3)下列事实能体现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有    。
A.古代书法家用墨书写的作品能长久保持存在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来制白糖
C.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D.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冶炼出来
29.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的   性来脱色制白糖。
(2)若某物质受热分解生成CO2和H2O,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是   。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不同。
30.从C、CO、CO2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干冰的主要成分是   ;
(2)煤气中毒是指煤气中的   引起的中毒;
(3)在化学反应C+2CuO2Cu+CO2↑中,   发生了氧化反应。
三.实验题
3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
(4)如果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作反应物,利用装置B、D、E、F组合制取较纯净的二氧化碳,仪器接口连接的顺序为a→   。(已知: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3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1)仪器F的名称是    ;
(2)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图中的A、B、C、I、J、L、P和    ;
(3)用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充分反应,理论上制得CO2   g。
33.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甲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②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100g7.3%的稀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充分反应,最多能制取 ①   g二氧化碳;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    (填“a”或“b”)端。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    (填标号)装置。
②取少量上述滤液,用装置E进行蒸发,其中缺少的仪器是    。
3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选择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用E装置收集甲烷,当看到导管口出现    时开始收集气体。
四.计算题
35.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盐酸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2. A。3. C。5. D。6. C。7. C。8. C。9. B。10. C。11. C。12. C。13. D。14. C。15. C。
二.填空题
16.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元素 (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写出一个由CO2生成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C2CO ;
(3)工业上可以采用CO与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在这个反应中体现了CO的  还原 性。
17.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因煤、 石油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CO2;
(2)若CO2能合理利用,能与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CH3OH ;
(3)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B 。
A.积极植树造林
B.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垃圾焚烧处理
18.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
(1)人文冬奥﹣﹣﹣反对运动员使用违禁药品。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一种违禁药品,它是由  3(或三)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15:2:1 。
(2)绿色冬奥﹣﹣﹣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能有效缓解  温室效应 等环境问题。制冰时,液态二氧化碳蒸发为气态,分子间间隙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科技冬奥﹣﹣﹣火炬“飞扬”外壳选用碳纤维,呈现出“轻”“固”“美”的特点,如图是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填序号)。
A.“C”表示一个碳分子
B.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C.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6
D.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19.含碳物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名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保存至今不发生变化,体现了碳单质在常温条件下化学性质  稳定(或很稳定、不活泼) 。
(2)如图是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2的转化图。
①写出②化学方程式  C+O2CO2 。
②反应④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CO 。
③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是  ① (填序号)。
20.《天工开物》有关墨的制作:“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què)。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墨主要由烟(炭黑)组成,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而不变色,主要原因是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
(2)“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目的在于得到精致松烟。用水将松烟等物质充分浸泡、过滤,过滤时,需用  玻璃棒 进行引流,可分离水和松烟;
(3)在现代工艺中,甲烷在特别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炭黑和氢气,炭黑可用来制造高级油墨。甲烷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2H2,为了回收较为纯净的氢气和炭黑。下列关于“特别环境”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在空气中直接高温加热
B.隔绝空气进行高温加热
C.充入氦气进行高温加热
(4)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21.结合下列实验图示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的实验现象是  小烧杯中有气泡产生,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
(2)B实验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大 (填“大”或“小”)。
(3)C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液变红色 。
(4)D实验可以证明CO2与澄清石灰水确实发生了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22.在2021年4月22日“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我国再次指出在2030年前“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碳中和”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全部抵消掉生产生活中排放的  二氧化碳 。
(2)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CD 。
A.外出尽量选择公交出行
B.加大化石能源的使用力度
C.国家鼓励购买电动汽车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3)作为参与者,除(2)中的措施外,请写一条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措施  植树造林 。

23.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
(1)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 ,碳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第  二 周期;
(2)古代字画年深日久不变色,其中说明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不活泼 ;
(3)石墨用作电极、铜用作导线,因为它们都具有的性质是  导电性 。
24.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其中还含有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1)煤气泄漏时能闻到气味,主要原因是乙硫醇分子在不断 运动的 ;
(2)写出煤气主要成分CO燃烧的方程式: 2CO+O22CO2 ;
(3)若乙硫醇的燃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2H5SH+9O26H2O+4CO2+2X,则X的化学式为 SO2 。
25.根据“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可做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地非常 软 ;
(2)防毒面具滤毒罐中的滤毒剂是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吸附 性;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26.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其优良的 导电 性;
(2)金刚石、石墨和C60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3)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的原因是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4)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3CO+Fe2O32Fe+3CO2,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CO 。
27.根据碳的单质与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制作干电池电极利用石墨具有良好 导电 性。
(2)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3)CO与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
(4)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一氧化碳具有 还原 性。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28.碳单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碳单质的名称是  金刚石 。
(2)铅笔芯是用不同比例的石墨粉末和黏土粉末混合而制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  质软 且为深灰色。
(3)下列事实能体现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有  AC 。
A.古代书法家用墨书写的作品能长久保持存在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来制白糖
C.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D.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冶炼出来
29.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来脱色制白糖。
(2)若某物质受热分解生成CO2和H2O,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是 碳、氢、氧 。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同。
30.从C、CO、CO2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干冰的主要成分是 CO2 ;
(2)煤气中毒是指煤气中的 CO 引起的中毒;
(3)在化学反应C+2CuO2Cu+CO2↑中, C 发生了氧化反应。
三.实验题
31.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
(3)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气体已满 ;
(4)如果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作反应物,利用装置B、D、E、F组合制取较纯净的二氧化碳,仪器接口连接的顺序为a→ c→b→e→d 。(已知: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32.
(1)仪器F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图中的A、B、C、I、J、L、P和  H ;
(3)用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充分反应,理论上制得CO2 2.2 g。
33.
(1)写出图中仪器甲名称  酒精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2KMnO4K2MnO4+MnO2+O2↑ 。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② a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100g7.3%的稀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充分反应,最多能制取 ① 4.4 g二氧化碳;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  a (填“a”或“b”)端。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  D (填标号)装置。
②取少量上述滤液,用装置E进行蒸发,其中缺少的仪器是  玻璃棒 。
34.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
(3)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选择用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序号)。用E装置收集甲烷,当看到导管口出现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时开始收集气体。
四.计算题
35.(1)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