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9 17:4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材分析
教材将本单元安排在氧气、水之后,金属酸碱盐之前,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重要节点。在初中化学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氧化碳又是《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的核心和重点。学生二氧化碳的性质,利于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一般方法,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这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必做8个实验之一,在五个一级主题,特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和温室效应。
3、深入体会探究性学习的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初步学习运用对比的方式设计实验方案。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相互辩驳和质疑的方式,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传播“低碳”理念的同时,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二氧化碳与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关系,学生从中认识到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1、已有基础:学生已经有一些二氧化碳的生活常识,在前一段时间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2、局限认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还没有科学系统的认识,科学探究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3、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形成完整科学的认识,能辩证的看待二氧化碳与环境及人体健康的有关系,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
学习运用对比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环节1正在开庭
播入视频,引出“摊上大事儿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告上法庭。
活动2【活动】环节2原告控诉
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温室效应,危害人体健康等社会热点问题。
活动3【活动】环节3CO2出庭
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提出问题:“有什么证据证明以上问题的产生都是我的错”,请用实验证明。
活动4【活动】环节4原告举证
探究活动一: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海洋酸化是二氧化碳所致?(可否进行模拟实验?)
做出猜想:与二氧化碳溶于水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二:
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水的酸化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所致
学生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三:
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瓶中哪种物质使石蕊变红?
学生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阅读课本,查阅信息,进行实验分析,填写表格,巩固探究成果。
活动5【活动】环节5被告申辩
学生搜集资料,网络检索信息,整理后以图片或视频方式展示,辅助学生陈述。
活动6【活动】环节6“法庭宣判”(学生归纳、总结、整理、展示。)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二氧化碳与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关系。
活动7【作业】环节7学科拓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发起“低碳生活在我身边”社会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