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前面学习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与食物”等知识,后面将要学习“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学习“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呈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食物链”都有一些了解,但是对于“食物链”科学概念的建立和食物链的特点及书写要求还不十分明确,需要进一步学习。七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并不完善,合作技能也不熟练,少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更能活跃思维,提升兴趣。
三、教学目标
概述食物链的概念,描述食物链的特点。
能完成食物链的书写。
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认同生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四、教学重点
食物链的概念和特点
五、教学难点
食物链的书写
六、教法学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汉,刘向《说苑 正谏》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其中反映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吃与被吃”)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而产生的联系是很容易看到的,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世界,去看看这种联系——食物链。
(二)任务驱动,探索新知
任务1:互动游戏——农田生物谁吃谁
农田附近有:青草、蚱蜢、青蛙、鸡、蛇、鹰等生物,它们之间有哪些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用以下材料将其串联起来。
空白卡片—书写生物名称(使用马克笔书写)
回形针—串联生物卡片
注意:(1)请先从青草开始
(2)直到没有天敌才能结束
(学生开始合作制作,教师观察指导……)
小组展示:将制作的关系链向大家展示(同学间进行评判)
最终形成三条关系链:(---代表回形针)
-青草--鸡--鹰-
-青草--蚱蜢--鸡--鹰-
-青草--蚱蜢--青蛙--蛇鹰-
将这3个分别展示在黑板上(磁铁),选择其中一条,
师:“像这样的一条链状结构就是食物链,那你能总结出食物链的概念吗?“
生: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师:那这个链状结构就是一种联系,所以什么是食物链呢?
生: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联系即食物链
师:我们一起得到了食物链的概念,不过还要像生态系统的概念一样,要给加一个范围“在一定区域内“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把食物链的概念叙述一遍
生: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任务2:尝试书写——探寻食物链的书写要点
拿着学生串联的食物链卡片
师:这是我们制作食物链,如果我们把生物间的联系换成箭头是不是就可以食物链书写出来了呢?
请同学们尝试将制作的食物链书写在任务卡上,请3位同学上黑板展示(生物用已制好磁力便条粘贴)
青草→鸡→鹰
青草→蚱蜢→鸡→鹰
青草→蚱蜢→青蛙→蛇→鹰
预设1:学生在食物链中写出了鸡被蛇吃,这属于没有捕食关系的生物。
预设2:箭头写反,我们用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联系,箭头还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那生物被捕食了,物质和能量流向了谁呢?——流向捕食者。
预设3:前2个都未出现,则教师自己创设预设情景,得出书写要点。书写要点:(1)符合吃与被吃的关系。(预设1)
(2)箭头指向捕食者。(预设2)
任务3:仔细观察——找到食物链的一般特点
利用黑板上学生展示的食物链,食物链中每种生物就是一个环节,比如:“青草→鸡→鹰“就是3个环节(利用另外2个食物链可以练习一下),那我们来看看食物链的第1环节,它们都是”青草“,还记得在制作食物链的时候,为什么要从青草开始呢?
预设1:青草是生产者,可以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其他生物是消费者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预设2:学生未能作答,教师给出提示,箭头也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能量的最初来源是太阳,这个生态系统中那种生物可以从太阳那里获取能量呢?——只有青草(生产者)
请同学们完成任务卡内容,总结食物链的一般特点(学生展示):
(1)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位于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3)位于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三)总结提升,巩固提高
1.小结:
谁能和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他这节课的收获呢?
我学习到:食物链的概念、书写和特点。(学生表述)
2.创设情境,情感升华
去一条学生做的食物链,将其中一个生物卡片,连同回形针一同取下,这样食物链就出现断裂,断裂处前面生物缺少天敌,后面生物缺少食物,出现紊乱。(根据学生情况只做这一个动作,让学生说)
因此,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能为了自身利益而去肆意捕杀野生动物,去破坏它们的平衡。(社会责任)
3.巩固练习
以下选项中,能够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水稻→蝗虫→青蛙→细菌、真菌
B. 草→兔→鹰
C. 草←昆虫←青蛙←蛇
D. 阳光→草→牛→人
八、作业布置:
选择一个生态系统,了解其中哪些生物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看看你能从中能找到几条食物链,选择3—5条书写在作业本上;(基础)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用身边的材料制成精美链状装饰。(选做)
板书设计
6.1 食物链
1.概念:
吃与被吃(食物关系)
2.书写:
(1)符合吃与被吃的关系。
(2)箭头指向捕食者。
3.特点
“学生展示”
青草→鸡→鹰
青草→蚱蜢→鸡→鹰
青草→蚱蜢→青蛙→蛇→鹰
学习任务卡: 6.1 《食物链》
任务1: 互动游戏——农田生物谁吃谁
农田附近有:青草、蚱蜢、青蛙、鸡、蛇、鹰等生物,它们之间有哪些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用以下材料将其串联起来。
空白卡片—书写生物名称(使用马克笔书写)
回形针—串联生物卡片
注意:(1)请先从青草开始
(2)直到没有天敌才能结束
任务2:尝试书写——探寻食物链的书写要点
(1)请同学们尝试将制作的食物链书写在任务卡上(将生物之间的联系用向右的箭头“→“表示)
任务3:仔细观察——找到食物链的一般特点
1 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__________开始,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2 位于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3 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巩固练习:
以下选项中,能够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水稻→蝗虫→青蛙→细菌、真菌
B. 草→兔→鹰
C. 草←昆虫←青蛙←蛇
D. 阳光→草→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