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了解灭火的原理
(2)、能根据对不同物质燃烧现象的观察,归纳燃烧的定义
(3)、辩证认识燃烧的利与弊,增强对火灾的防范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问答、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大胆、细致、实践的科学精神
(2)、让学生体验化学的两面性,从而热爱化学、钻研化学、合理利用化学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现象,也听到过火灾的一些相关情况。在学习氧气时又观察了木炭、硫、红磷、铁丝、蜡烛等物质的燃烧,而且还知道氢气不纯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说学生的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很多生活经验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燃烧是有条件的,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规范的概念和方法而已,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加上教师的引导,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九年级(7)班的学生整体学习习惯和能力都比较好,加上教师增加微视频与白板结合进行教学,课程结尾增加兴趣小魔术,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理解起来不难。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课程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录成微视频,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录成微课,结合白板教学,很好的将微课与微视频和白板教学结合到一起,再增加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课程设计新颖,学生易于接受,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法: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通过练习学生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课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请欣赏这两段视频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点火视频
《宁夏银川德胜工业园区》轮胎厂发生火灾视频
提问通过欣赏视频,你汲取到什么知识
引出课题《燃烧和灭火》并板书
学生:
欣赏视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活动2【讲授】新授
(一)学习目标展示:
1、知道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师:板书学习目标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二)回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一些物质可以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请你说说这几种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学生1、硫 现象:
学生2、铁 现象:
学生3、镁 现象:
……
过度提问:你能找出这些燃烧现象的共同特征吗?
硫燃烧 铁燃烧 镁燃烧
生1、发光
生2、放热
生3、氧化反应
学生:温故知新,说出物质的同时描述现象,起到回顾知识的目的
(三)归纳: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给大家20秒的时间,记忆燃烧的定义中的关键词及记忆定义,检查记忆情况。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记忆
教师:检查记忆情况
过度燃烧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共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四)实验探究:请同学们阅读P128 实验7-1完成阅读题纲
阅读提纲:
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什么?
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学生:阅读实验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完成阅读提纲,
(教师微视频演示实验)
讨论:
1、为什么白磷能燃烧而红磷却不燃烧呢?这说明了什么?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呢?这说明了什么?
解释: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
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想一想,如何才能使水中的白磷燃烧?
(微视频演示实验)
归纳:燃烧的条件:(两位学生完成——白板和黑板)
强调: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活动3【活动】着火点
教师:简单归纳着火点的概念,并提醒学生记忆关键字词,
阅读P129表7-1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学生:笔记关键词,了解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活动4【练习】穿越火线-第一关
“穿越火线”——第一关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
1、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______
2、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
学生:仪一仪,白板展示答案
教师:与学生检验答案
活动5【活动】过度
过度:
如何很快熄灭战船上燃烧起来的大火呢?我们共同探究灭火的原理,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
活动6【活动】探究
(五)实验探究:以一只燃着的蜡烛进行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熄灭
学生1、吹气
学生2、用水浇灭
学生3、湿布盖灭
学生4、剪掉灯芯
学生5、罩一个烧杯
…………
学生:交流讨论并总结 教师:引导
(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一下
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强调:只要破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
活动7【练习】穿越火线-第二关
过度用刚才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个问题(练习)
“穿越火线”——第二关(猜猜看)
灭火原理 灭火方法
油锅着火
熄灭蜡烛
纸箱着火
煤气着火
森林着火
“穿越火线”——第三关(成语中的化学)
钻木取火 升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煽风点火 加速空气流通,增加氧气含量
釜底抽薪 清除可燃物
杯水车薪 水太少不足以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学生:讨论并在白板展示答案
教师:与学生共同检验答案
活动8【活动】实验(小魔术)
(六)实验: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与学生共同完成)
要求学生能解释魔术中的原理。
(特殊的溶液为20mL95% 乙醇和10mL水配制成)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并得出魔术原因
活动9【活动】微课(泡沫灭火器)
(七)微课学习
“泡沫灭火器”课本 P130探究实验
以及P131表7-2
学生:观看微课并自主学习
活动10【练习】课堂小结
(八)课堂小结
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总结
教师:展示白板板书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活动11【作业】作业
(九)作业:
课本P135第六题
活动12【活动】板书
(十)板书
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燃烧条件
2,灭火原理
3,解释现象
燃烧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