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中物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人教版 地理 (初中)
中物理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课堂导入
地形图
1
2
新课学习
2
一、等高线地形图
甲
乙
海平面
1000米
500米
1500米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
等高距:
等高线绘法:
等高线 。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山
400
100
300
200
120
120
130
110
100
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2.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 高度相同
4.分布密集——坡度陡
分布稀疏——坡度缓
3.数值大—海拔高
数值小—海拔低
A
B
知识小结
课堂活动
试一试 在图中找出山顶、山脊、山谷及陡崖。
山顶
山脊
山谷
陡崖
①山顶
②山脊
③山谷
④陡崖
鞍部
点击文字进相应图片
山顶(山峰)
等高线闭合,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用“ ”表示
▲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地势中间高,两侧低
山谷
等高线最弯处向高处凸出
地势中间低,两侧高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并呈锯齿状
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知识小结
名称 等高线特征
山脊
山峰
山谷
鞍部
陡崖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
呈闭合状态,中间高,四周低
中部低,两边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分
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20
20
30
10
0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深线:
标注数值—表示海底的深浅
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的陡缓
知识拓展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这样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常常用“陆高海深”图例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课堂活动
试一试 在图中找出主要地形
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
E
盆地
C
平原
B
高原
A
山地
D
丘陵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
4000
米
海平面
高原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米
500
海平面
山地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
山地:海拔咋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
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知识小结
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比较:
陆地地形 平均海拔 特点
山地 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 ,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
丘陵 米 地势 ,坡度
高原 米以上 范围宽广,面积较大,外围较 ,内部起伏
较为
盆地 不固定 四周 ,中间 ,
平原 米以下 宽广平坦,起伏
500
山顶
200-500
起伏不大
和缓
500
陡
和缓
高
低
200
较小
表示地面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
E
盆地
C
平原
B
高原
A
山地
D
丘陵
步骤1:定剖线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三定二画
步骤2:定比例
步骤3:定基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步骤4:画垂线
步骤5:画曲线
完成下图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课堂活动
3
课堂小结
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同线等值
同图等距
密陡疏缓
陆地地形
指标
海拔
相对高度
4
典例分析
(2019·海南中考真题)读我国某古村落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文化古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D
典例分析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约415米,读死海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A.山脊 B.鞍部 C.山峰 D.山谷
A
考点二:海拔的计算
(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读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山体部位为山谷
B.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200米
C.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68米
D.B处山体部位为陡崖
典例分析
D
变式训练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D.398米
A
THA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