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滨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Ⅰ)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Ⅰ)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9 17:57:33

文档简介

滨城高中联盟 2022-2023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I)考试
地理答案
【答案】1.C 2. A
【解析】1.L3 赛道沿山脊线分布,赛道海拔高,视野好,能远眺观赏周围美景,故 C
正确;L2、 L4赛道沿山谷分布,视野较差;故排除;L1赛道跨越等高线分布,落差大,
视野受限制,故排除 A。故选 C。
2.AB间图上距离 2.4cm,由比例尺可知,图上 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450米。故 AB间实
际距离为 1080米,他从 A点滑到 B点用时约 1分钟,则其滑雪平均速度约 18米每秒,
故 A正确。故选 A。
【答案】3.B 4.A
【解析】3.棒影最短为当地正午,当地地方时为 12点,此时北京时间为 12:16,所以当
地经度为 116°E,应为北京,B正确,ACD 错(注意南京的经度大于 116°E)。故选 B。
4.甲建筑与棒等高,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角较低,受 O点南侧建筑遮挡的影响,O点
无法受阳光照射,正午前后太阳高度较高,O点受阳光照射产生日影,该时间段产生的
日影为 L关于 O对称的 L′与建筑北侧两交点之间的日影长度,结合右图信息可知,O点
于地方时 10 点开始接受阳光照射,14点后阳光无法照射 O点,正午前后的光照时长约
为 4小时,A正确,排除 BCD。故选 A。
【解析】12.棒影最短为当地正午,当地地方时为 12点,此时北京时间为 12:16,所以
当地经度为 116°E,应为北京,C正确,ABD错(注意南京的经度大于 116°E)。故选 C。
13.甲建筑与棒等高,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角较低,受 O点南侧建筑遮挡的影响,O
点无法受阳光照射,正午前后太阳高度较高,O点受阳光照射产生日影,该时间段产生
的日影为 L关于 O对称的 L′与建筑北侧两交点之间的日影长度,结合右图信息可知,O
点于地方时 10点开始接受阳光照射,14点后阳光无法照射 O点,正午前后的光照时长
约为 4小时,A正确,排除 BCD。故选 A。
【答案】 5.D 6.A
【解析】5.东北信风不可能将南部北非撒哈拉沙漠的沙尘输送到欧洲,A错误;西风带
整个冬季都会控制地中海及周边地区,是长时间尺度出现的地理事物,而材料提到的沙
尘暴是偶发性的、短时间尺度的地理事物,B 错误。图示区域冷锋是自北向南运动,不
可能将南部北非的沙尘输送到欧洲,C错误;此次沙尘天气主要是由东欧地区南下冷高
压与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地区的地面气旋共同作用形成超强气旋,将地表的沙尘扬
起到高空,并随大气环流到达欧洲,D正确。故选 D。
6.材料:“西班牙、法国,甚至瑞士等地的天空变成橙色乃至血色,仿佛置身火星一般”
说明沙尘暴强度大,会造成大气能见度大幅下降,造成航空和公路运输延误,①正确;
强沙尘暴会大幅削弱太阳辐射,造成地中海地区白天气温下降。②正确;沙尘在地中海
地区部分沉降,增加海水矿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给鱼类带来丰富饵料,③正确;
沙尘暴是偶发的、短时间尺度的天气现象,不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对旅游业不会造成严
重影响,④⑤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高三地理第 1页,共 3页
【答案】7.A 8.B
【解析】7.由材料可知,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8月 17日的
温跃层出现在水深 2~5m处,厚度为 3m;9月 28日温跃层不明显,出现在水深 4~7m
处,厚度为 3m;11月 11日上下层水温差异不大,温跃层消失。排除 BCD,故 A选项正
确;故选 A。
8.水量增加能使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不是做好水质监测的原因,排除 A;秋季温
跃层消失,上下层湖水发生对流,会将水库(湖泊)底部大量未分解的有机质突然翻至
整个水层中,造成水质恶化,B 符合题意;相较于夏季,秋季水温下降,光照变少使得
浮游植物减少,浮游植物减少会引起水质发生变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生活污
水增多并不只是在秋季,排除 D。综上所述,故选 B。
【答案】9.B 10.D 11.C
【解析】9.岩浆活动使地壳岩石产生裂隙,为地下水储存提供了空间;岩浆活动也提供
了可溶性盐类,比如碳酸钙等,使地下水富含碳酸氢钙,在流出地面之后,又析出二氧
化碳,发生碳酸钙沉淀,形成钙华,①④正确;据水循环知识可知,地下水来源于地表
水的下渗,岩浆活动不能够形成地下水;据材料可知,钙华地貌是地下水流出地表形成
的,与岩浆无直接关系,②③错误。综上所述,故选 B。
10.据图可知,“钙华梯田”相对于地下水渠,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水流含沙
量增大,AC错误;地下水温差较小,地表水温差较大,B错误;地下水从地下导入坡面
后,压力骤降,有利于钙华的形成,D正确。故选 D。
11.据材料可知,“钙华梯田”位于非洲西北部加纳利群岛,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
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是引用钙化梯田来水灌溉的主要季节;冬季
春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不用引水灌溉,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答案】12.B 13.C 14.D
【解析】1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到乙,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再根据等高
线来判断,此处等高线凸向高数值区,说明为谷地地形,因此,此处的地貌类型在断层
形成之前为背斜谷,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 正确;储水为向斜构造,A错误;自流
井和温泉为断层构造,C、D错误。故选 B。
1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断层以上的岩层为 T岩层,在 T岩层与 S2 交界处以上为完整的岩
层,因此断层发生在 S2 岩层形成之后与 T岩层形成之前,C正确,A、B、D错误。故
选 C。
14.甲乙之间为背斜谷,背斜成谷主要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
BC为堆积作用,故排除;A为内力作用,故排除;材料未说明此区域位置,不能判断是
何种外力侵蚀,但岩石在受外力侵蚀前一般会经历风化作用,故 D正确。故选 D。
【答案】15.C 16.D
【解析】15.结合图文和所学中国地理知识可知,阿尔泰山位于我国西北边境,地区气
候具有的十足大陆性,山麓基带为荒漠和草原带,由图可知,灰色森林图在海拔 1000-2000
米分布,随海拔升高,降水条件改善,但气温下降,不能发育处常绿林和落叶阔叶林 AB
错;灌木林在气候干燥或寒冷、 不适宜乔木生长的地方发育,该处为南坡山坡位置,迎
风坡降水较多,不适合灌木发育,适合生长针叶林,C对,D错。故答案选择 C。
高三地理第 2页,共 3页
16.阿尔泰山西北东南走向,西风环流带来大西洋水汽,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降水
影响大于热量影响,雪线低,AB错;该山南坡主要受西风环流影响,东南季风距离远,
基本对其没有影响,D对,C错。故答案选择 D。
17.(1)山脉东侧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带来较多水汽;地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明
显,降水多。(或山脉西侧属于非季风区,水汽少;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量少。)(4
分)
(2)倒淌河流向发生倒转:布哈河、倒淌河由外流河变为内流河;青海湖由外流湖变为内
流湖;黄河水系支流减少,流域面积缩小;日月山成为倒淌河流域与湟水流域的分水岭。
(8分)(答对四条即可)
(3)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干支流短,流域面积小,汇水量
少;流域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差;蒸发量大,水资源涵养能力差。(8分)
18. (1)岛屿周边的滨海平原分布着广阔沙滩,成为风沙的沙源地:冬夏季风由海洋吹来,
风力较大,有大半年时间风力可达 6级以上,大风将沿海沙滩物质吹扬岛上,引起风沙;
岛屿无高大山地阻挡,风沙弥漫整个岛屿;森林覆盖率低,大面积裸地成为沙源地,增
强风沙危害。(8分)
(2)夏季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受东南季风影响,多降雨天气,利于木麻黄幼苗的成
功定植:夏季可以免除寒潮带来的低温冻害。(6分)
19.(1)栖息地面积缩小;碎片化严重,呈块状(或不连续)。(4分)
(2)亚洲象孕期长,繁殖率低;亚洲象体型大,食物消耗量大;人类对亚洲象栖息地的破
坏及气候变化,导致亚洲象群生存空间缩小;非法盗猎等现象严重。(8分)
(3)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亚洲象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呼吁人类
关心、关注亚洲象及其生存环境等,促进人象和谐;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防止盗猎等。(6分)
高三地理第 3页,共 3页滨城高中联盟 2022-2023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I)考试
地理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2022年 2月 4~20日,第 24届冬奥会于中国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下图为“张家
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图”。据此完成 1~2题。
1.游客欲选择视野好,能远眺观赏周围美景的赛道是( )
A.L1
B.L2
C.L3
D.L4
2.若测得 AB间图上距离 2.4cm,某人从
A点滑到 B点用时约 1分钟,则其滑雪平
均速度约( )
A.18m/S
B.20m/S
C.22m/S
D.24m/S
左图中曲线L为我国某地冬至日棒影,
曲线 L'与曲线 L关于 O点对称。右图为
甲建筑(与棒等高)和曲线 L'的位置关
系(图中时间为地方时)。据此完成 3~4题。
3.北京时间该日 12时 16分测得棒影最短,该地可能位于( )
A.上海 B.北京 C.乌鲁木齐 D.重庆
4.受楼影阻挡的影响,该日 O点正午前后的光照时长约为( )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2022年 3月中旬,北非、欧洲多地遭遇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袭击。这场风暴不
仅将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吹到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大片地区,甚至波及欧洲北部的英
国。西班牙、法国,甚至瑞士等地的天空变成橙色乃至血色,仿佛置身火星一般。下图
为地中海周边地区位置图。据此完成 5~6题。
高三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尝试推测形成此次沙尘暴的动力可能是( )
A.信风带 B.西风带 C.超强冷锋 D.超强气旋
6.此次沙尘暴给图示区域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造成欧洲中南部地区航空、公路交通延误 ②地中海地区白天气温下降 ③促进地中
海海洋生物生长 ④造成欧洲南部农作物减产 ⑤欧洲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温跃层上面为湖面温水层,下面
为湖底静水层。温跃层对湖泊和水库的水体运动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洋河水库
是秦皇岛市的水源地。下图为洋河水库(湖泊)不同日期的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 7~8
题。
7.图中温跃层出现最明显的日期及其对应的厚度是( )
A.8月 17日,3m B.8月 17日,5m
C.9月 28日,5m D.11月 11日,10m
8.作为水源地,秋季洋河水库要做好水质监测,主要是因为( )
A.水库水量增加 B.水体发生对流运动
C.浮游植物减少 D.生活污水增多
高三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非洲西北部加那利群岛上有一处人工引水形成的“钙华梯田”——通过开挖引水渠,
将地下水导入坡面,沿坡流动的过程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淀,形成如梯田般的钙
华堆积地貌。在“钙华梯田”的下方开凿蓄水池,利用“钙华梯田”硬度较低的来水灌
溉。左图示意该人工“钙华梯田”所在山体剖面,右图为“钙华梯田”景观图。据此完
成 9~11题。
9.岩浆活动为钙华地貌的形成提供了( )
①裂隙 ②水源 ③岩浆 ④可溶性盐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该处地下水从地下导入坡面后,水流( )
A.流动速度减慢 B.温差变小 C.含沙量小 D.压力骤降
11.根据地理位置推测,该地“钙华梯田”来水灌溉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1~12月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据此完成 12~14题。
12.断层形成之前,甲乙间的地质构造有利于( )
A.蓄积地下水 B.存储石油 C.发现自流井 D.温泉喷涌
13.该地断层形成的时间大约在( )
A.O2与 S2之间 B.S1与 S2 之间 C.S2与 T之间 D.J之后
高三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14.甲乙间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岩层挤压 B.流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风化、侵蚀
阿尔泰山具有我国海拔最低的雪线。下左图为阿尔泰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
阿尔泰山南坡土壤类型示意图,完成 15~16题。
15.灰色森林土分布的森林类型为(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灌木林
16.关于阿尔泰山雪线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雪线较高
B.北坡受北冰洋影响,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自西向东雪线降低东南季风影响减弱
D.南坡自西向东雪线升高盛行西风影响减弱
高三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二.综合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属祁连
山支脉,平均海拔 4000 米左右,是我
国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青海湖在
地质历史时期曾作为黄河水系古布哈
河—倒淌河的一个“过境湖”,后期
由于日月山的隆起而发生巨变。下图
示意青海湖及周边地形图。
(1) 分析夏季日月山东侧降水较西侧
多的原因。(4分)
(2) 简述日月山隆起对该地区水系特征的影响。(8分)
(3) 分析倒淌河经常季节性干涸的自然原因。(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东山岛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貌
依序为低丘-台地-滨海平原(海拔 15
米以下)。60 年前,东山岛森林覆盖
率仅为 0.12%,一年有大半年时间刮 6
级以上大风,风沙吞没农田,掩埋村
庄,居民生活贫困。1958 年 3 月,当
地政府在沙地栽种木麻黄幼苗,但成
活率极低,后改为夏季栽种,才定植
成功,并最终改善了生态环境与生活
条件。木麻黄属乔木植物,树高 30 米,
树干通直,根系深广;喜高温、耐盐
碱、耐贫瘠,既耐干旱也耐潮湿。图
示意东山岛位置。
(1) 分析东山岛风沙危害严重的自然原因。(8分)
高三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2) 阐释与 3月份相比,夏季能够保障木麻黄幼苗成功定植的自然条件。(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1 年 5 月,原来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群一路北上,开启了“北漂”之旅,
亚洲象“离家出走”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持续关注。直到 2021 年 8 月,云南北移亚洲象
群才平安回归原栖息地。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孕期长 600 天左右,食草动物,食量惊人,不
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生活范围和人类活动
范围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重叠,人象矛盾日益突出。40 年来,亚洲象栖息地出现明显
变化(见下图),且种群数量稀少。
(1) 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4分)
(2) 分析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8分)
(3) 针对亚洲象“离家出走”提出保护亚洲象的措施。(6分)
高三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