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巢湖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13 20: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巢湖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第Ⅰ卷(66分)
一、读徐志摩的诗《沙扬娜拉》,联系课文《再别康桥》,完成(1)~(3)题。
莎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注:“沙扬娜拉”是日文“再见”的音译。
1.关于这首诗与《再别康桥》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都是离别诗。《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与母校的不舍之情,《沙扬娜拉》则抒发了一对异国恋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之情。
B.两首诗都善于运用意象来抒发情感。《再别康桥》描绘了康河畔的一组意象,《沙扬娜拉》则选取了一个别有意味的意象。
C.两首诗都运用了多种手法。《再别康桥》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沙扬娜拉》则以比喻和反复的手法为主。
D.两首诗都属于现代新诗。《再别康桥》更讲究节奏和押韵,属新诗中的新格律体,《沙扬娜拉》则是新诗中的短篇小诗。
2.《沙扬娜拉》一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首句中的“一低头”的细节写出了女子道别时欲言又止的神态,揭示了她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B.“水莲花”的比喻新奇、贴切,既突出了日本女郎娇羞柔媚的风姿,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娴静、纯真的美好形象。
C.“蜜甜的忧愁”是一对矛盾的组合,它形象地写出了相聚的甜蜜和离别的忧伤,深刻地表现了“伤离别”的主题。
D.诗歌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表现离别的深情。
3. 结合本单元对新诗的学习,下面是关于“新诗”的说法,你认为哪一项不正确?( )(3分)
A.“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主流。
B.与古体诗的严格讲究格律相比,“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所以又叫自由体诗。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出现不久就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就有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9分,每题3分)
(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二)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①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率领
B. 若入前为寿 寿:祝寿
C. 杀人如不能举 举:穷尽
D. 自矜功伐 矜:夸耀
5.下列各组,全都能说明项羽“为人不忍”的一组是:( )(3分)
①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③项王默然不应
④项王按剑而跽
⑤壮士!能复饮乎
⑥项王未有以应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6.下列对情节、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邦前来鸿门请罪,项王不但没有惩罚刘邦,反而把告密的曹无伤出卖给刘邦,导致刘邦回营后立即就诛杀了曹无伤。这一看似无心的举动恰恰表现了项王的“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思想。
B.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王杀死刘邦,甚至最后采用了让项庄行刺的计谋,但项王对范增的建议始终不采纳,导致最后刘邦顺利脱逃,这正是太史公指责的“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的表现。
C.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拚命,但项王不但不惩罚樊哙的无礼,反而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的过人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实施行刺。
D.项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天,认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太史公在肯定项羽功绩的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的失败的原因是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 ____。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8、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4分)
答:
9、简析词的下阙主要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4分)
答:
10.词句默写。(任选六题,每题1分,共6分)
(1)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3) ;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4)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
(5)如今 , ,何辞为? (《鸿门宴》)
(6) , 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7)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8)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四、现代文学作品阅读(24分)
(一)课内文本阅读理解(12分)
①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②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④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1. 第⑤段中的“惨象”“流言”各指什么?(4分)
12. .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里提到“默无声息的缘由”,你认为是什么?(4分)
(二)课外作品阅读理解(16分)
泥塑神手张充仁
①20世纪,中国诞生了艺术巨匠张充仁。他那双被上帝亲吻过的神奇的手,创造了一个个震撼世人的奇迹。张充仁的雕塑几乎是一部编年史,每一段特殊时期都在他的手中由软泥凝固、坚硬起来,永久地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②张充仁的一生,如同他的雕塑作品一般丰富而纯粹。他出生于上海徐家汇。父亲是个木雕艺人,母亲则擅长刺绣,张充仁耳濡目染,自幼酷爱绘画。幼年时期进入徐家汇类思小学,获得艺术生涯中第一份名副其实的启蒙教育,之后逐渐接触并学习绘画。
③1931年张充仁只身远涉重洋,赴比利时留学。单眼皮、吃狗肉、长辫子,是那时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全部印象,张充仁立刻指出,无论描绘什么故事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他第一个在欧洲喊出“日本在侵略中国”,并把这一切融入一幅幅简洁明快的漫画里。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著名漫画家埃尔热,他竭尽所能引导埃尔热去了解、研究和发现真实的中国,“要让全世界知道真正的中国,这可比我学美术更重要。”当埃尔热在四十年后与张充仁通信时,这样写道:“是你让我继马可·波罗之后认识了中国,认识了她的文明、她的思想、她的艺术和艺术家,我仍然专心于《道德经》和《庄子》,这两本书也是你向我推荐的。”
④张充仁回国后,在小洋房里创办了“充仁”画室。先后培训学生300余人,其中较著名的有严友人、邱瑞敏等,为我国绘画、雕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当时充仁画室的大门是敞开着的,有许多人会来,甚至美专毕业的学生也会过来。张充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生计,但是他却收了许多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也许出于对自己身世的思考,他有时更加关照这些“穷学生”。中国解放后,许多艺术家纷纷逃亡海外,他们也劝说张充仁一起走,但是张充仁说:“共产党人不是些不学无术的人,我看过他们的报纸,他们也喜爱美术,而且画室还有这么多学生……”
⑤张充仁曾经说过,“人都是自己塑造的”。在近八十年的努力拼搏中,他塑造了大批享誉海外的雕塑佳作,同时也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雕塑艺术大师。他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对正义的渴望揉进了泥土,铸入了青铜。他的雕塑机理品位和写实功力均得到极高评价。他在求学比利时皇家美院时,便以异国人的身份,史无前例地为布鲁塞尔百年宫顶雕刻了人体杰作,百年宫顶共有四个人体雕塑,张充仁雕刻了其中之一。他获得法国雕塑界最高荣誉,至今只有罗丹一人获得的荣誉。他的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法国报载“以前都说中国丝,中国瓷,现在满街都说中国铜了。”他的大型青铜雕塑《埃尔热》像经法国政府决定,放置在安吉兰姆中心广场。他到爱丽舍宫为密特朗总统塑像,扬名法国。据法国文化部估计,在世界上的法语国家中,知道张充仁名字的总计约有10亿人。
⑥据张充仁的模特回忆,先生身材不高,略显富态,说普通话时还夹带着一口浓重的上海本地乡音。他常常一边熟练地捏弄着手中的泥巴,一边和我们谈笑风生,他自我介绍说:“我是上海宝人……”口齿清楚,言语风趣。当时天气较热,工作室的条件很差,张老每次都是汗流满面,但他全然不顾,从不言累。
⑦无意之间,张充仁过去一些年了。有个叫陈耀王的高级畜牧师,写了一部有关张充仁的传记。陈耀王并非文艺圈中人,然而他却以敬贤之心和执著之意钦然为张老立传,并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地奔走于国内外,访旧踪、寻遗迹、觅材料、问故知、探轶事,九易其稿。正因陈先生不是舞文弄墨出身,因而全书文笔朴实、叙述简要,洋溢着真诚之心,感人至深。他说他文笔不好,可张充仁的好友说:“我庆幸张充仁的传记是由一个所谓的文学槛外人写的。让人流泪的故事,还需要形容词,需要所谓的描写、润色吗?”
⑧也许,西洋雕塑,在中国人心中不长久。也许过时了的西洋雕塑,换不来现代的掌声和感动。然而当你了解了张充仁雕塑的他自己的手,在法国国家艺术收藏馆,和罗丹、毕加索的手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一定会明白,其实,张充仁已经在世界的中心开始了永远,张充仁的中国之手,其实已经在全世界拍响了中国的掌声。21世纪,乃至永远,我们没有理由不记住张充仁。
13、张充仁被称作“泥塑神手”,他在雕塑方面的“神奇”体现在哪里?结合文章分点具体说明。(6分)
14、文章的开头、结尾有关张充仁“手”的文字各有什么作用?(4分)
15、作者结尾说“我们没有理由不记住张充仁”,结合文章概括分析,我们记住张充仁的理由有哪些?结合其中一点,谈谈它对你的启示。(6分)
第 Ⅱ 卷(84分)
五、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24分)
1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忏(chàn)悔 谄(xiàn)媚 窒(zhì)息 变徵(zhǐ)之声
B.撰(zhuàn)写 干(gàn)练 作揖(yī) 叱咤(chà)风云
C.攒(cuán)射 屠(tú)杀 颓圮(pǐ) 博闻强识(shí)
D.目眦(zì) 着(zhuó)陆 拊(fǔ)心 长歌当(dàng)哭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 母亲去世的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B. 他最近几次考试都不及格,这种屡试不爽的境况,让他十分沮丧。
C.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的人物,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喜剧演员潘长江。
D. 看到有人驾车冲击天安门的电视新闻后,我心里出离愤怒到极点。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2003年10月15日,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射架耸入云天。
B.奥斯维辛有将近12000余名居民,距离华沙约120英里左右。
C.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使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1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3分)
尊师重教四海群芳竞秀 种桃育李神州万木争荣
改为
(2)与上联 “风雨一杯酒”对仗最工的一句是( )(3分)
A.天涯共此时 B.江山万里心 C.羁危万里身 D.千里共婵娟
20..《论语》中,孔子对人的年龄有不同一般的说法,如三十岁的被称作“而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四十岁被孔子称为“________” (2) 五十岁被孔子称为“________”
(3) “耳顺”是指_______岁 (4)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_______岁
21.下面是一则新闻,请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5分)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0月30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和欧洲的研究团队本周在《自然》杂志上同时发表研究成果,指出在太阳系外存在一颗大小接近地球的行星,这颗被命名为“开普勒-78b”的行星不仅与地球的密度几乎相同,而且和地球的构造也相似,主要由岩石和铁组成。这种行星在天文学上通常被称作类地行星。
研究显示,因“开普勒-78b”与它绕行的恒星之间的距离太近,以至于其绕行恒星一周年只要8.5小时,而且它的表面温度高达4700摄氏度。一名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炙热星球之一了。” 因此,估计该行星上应该没有生命存在。
答:
六、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
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写成诗歌)
巢湖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题卷
得分 考号末两位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16 17 18
答案
7.翻译:
(1)
(2)
(3)
8.
9.
10.(1)
(2)
(3)
(4)
(5)
(6)
(7)
(8)
11.
12.
13.
14.
15.
19.
(1) 改为:
(2)
20
(1) (2)
(3) (4)
21.
22.作文
巢湖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详解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第Ⅰ卷(66分)
一、读徐志摩的诗《沙扬娜拉》,联系课文《再别康桥》,完成(1)~(3)题。
莎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莎扬娜拉!
注:“沙扬娜拉”是日文“再见”的音译。
1.关于这首诗与《再别康桥》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两首都是离别诗。《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与母校的不舍之情,《莎扬娜拉》则抒发了一对异国恋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之情。
【分析:《莎扬娜拉》中诗人与日本女郎并非异国恋人,也没有生离死别之情。】
B.两首诗都善于运用意象来抒发情感。《再别康桥》描绘了康河畔的一组意象,《沙扬娜拉》则选取了一个别有意味的意象。
C.两首诗都运用了多种手法。《再别康桥》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沙扬娜拉》则以比喻和反复的手法为主。
D.两首诗都属于现代新诗。《再别康桥》更讲究节奏和押韵,属新诗中的新格律体,《沙扬娜拉》则是新诗中的短篇小诗。
2.《沙扬娜拉》一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3分)
A.首句中的“一低头”的细节写出了女子道别时欲言又止的神态,揭示了她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B.“水莲花”的比喻新奇、贴切,既突出了日本女郎娇羞柔媚的风姿,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娴静、纯真的美好形象。
C.“蜜甜的忧愁”是一对矛盾的组合,它形象地写出了相聚的甜蜜和离别的忧伤,深刻地表现了“伤离别”的主题。
【分析:写出相聚的甜蜜和离别的忧伤是对的,但说诗的主题是“伤离别”就错了。这首诗旨在借离别写日本女郎的柔媚羞涩之美。】
D.诗歌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表现离别的深情。
3. 结合本单元对新诗的学习,下面是关于“新诗”的说法,你认为哪一项不正确?( B )(3分)
A.“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主流。
B.与古体诗的严格讲究格律相比,“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所以又叫自由体诗。
【分析:自由体是中国新诗中的一种。就中国新诗全貌而言,还是讲究格律和押韵的。】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出现不久就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就有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9分,每题3分)
(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二)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①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埶”同“势”。
【参考译文: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象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他(舜) 的后裔吗?(要不)怎么兴起得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蜂拥起义,一起争夺(天下),不可胜数。而项羽没有一尺一寸土地,乘着这形势(也)在田野中(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从项羽那发出,(他)号称为“霸王”。(他的帝)位虽然没有最终的结论,(他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人物)啊。等到项羽怀念楚国离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了楚怀王而立自己为王,(却要)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难啦。(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勋,张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内)最终亡了他的国家,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这都是)过错啊。竟然说“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过啊”,这岂不是谬误啊!】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率领
B. 若入前为寿 寿:祝寿
【分析:从语境来理解,此句中的“寿”是“敬酒”的意思。】
C. 杀人如不能举 举:穷尽
D. 自矜功伐 矜:夸耀
5.下列各组,全都能说明项羽“为人不忍”的一组是:( D )(3分)
①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③项王默然不应
④项王按剑而跽
⑤壮士!能复饮乎
⑥项王未有以应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分析:①句是刘邦的话,④句表现了项王在樊哙闯帐后的警惕,⑤句是项王对樊哙的称赞。运用排除法自可得知答案为D。】
6.下列对情节、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刘邦前来鸿门请罪,项王不但没有惩罚刘邦,反而把告密的曹无伤出卖给刘邦,导致刘邦回营后立即就诛杀了曹无伤。这一看似无心的举动恰恰表现了项王的“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思想。
B.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王杀死刘邦,甚至最后采用了让项庄行刺的计谋,但项王对范增的建议始终不采纳,导致最后刘邦顺利脱逃,这正是太史公指责的“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的表现。
C.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拚命,但项王不但不惩罚樊哙的无礼,反而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的过人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实施行刺。
【分析:樊哙闯帐后,项王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虽然心态复杂,但绝无恐惧害怕之意。】
D.项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天,认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太史公在肯定项羽功绩的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的失败的原因是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
【译文: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连续三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项羽却默默地没有反应。(“数”“目”“示”一字1分。)】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所民派遣将官把守关门,为的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出和意外事故。(“者……也”句式1分,“故”“非常”各1分。)】
(3)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4分)
【译文:项羽难道是他(舜)的后代吗?(要不)怎么兴起得这么快呢!(“岂……邪”句式1分,“何……也”句式1分,“兴”“暴”各1分。“何……也”译作其它感叹句式也算正确;“暴”译作“突然”也正确。)】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8、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4分)
【答:滂沱大雨飘落在幽燕大地。茫茫大海上,巨浪滔天。一只打鱼小船,在波涛中颠簸、挣扎,四下里一片汪洋,看不到边际。
说明:只要扣住主要意象(大雨、白浪、打鱼船、汪洋等)答出相应的景物描写内容即可,一个意象1分。】
9、简析词的下阙主要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4分)
【答:主要手法是引用典故。(1分)诗人引用当年曹操登碣石山观沧海的故事,化用遗篇名句,既写眼前壮景,又与古人对照,(2分)表现了新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比宽广的胸怀和豪情。(1分)
说明:按答题的基本步骤(列手法——析用法——说作用),言之成理即可。如果学生回答“古今对比”且言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可给一半分数。 】
10.词句默写。(任选六题,每题1分,共6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 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5)如今 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6) 路曼曼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说明:“曼”写作“漫”也算正确。)
(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8)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四、现代文学作品阅读(24分)
(一)课内文本阅读理解(12分)
①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②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④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1. 第⑤段中的“惨象”“流言”各指什么?(4分)
【答:“惨象”指的是刘和珍、杨德群等死难者被虐杀的情形;
“流言”指的是段政府污蔑请愿学生是暴徒,反动文人造谣说学生请愿是受人利用。
说明:如果把“惨象”回答成死难者的尸骸,也算正确。“流言”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
12. .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里提到“默无声息的缘由”,你认为是什么?(4分)
【答:反动政府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说明:答案只要提到“武力镇压”和“思想专制”两个方面即可,文字表述不求一律。】
(二)课外作品阅读理解(16分)
泥塑神手张充仁
①20世纪,中国诞生了艺术巨匠张充仁。他那双被上帝亲吻过的神奇的手,创造了一个个震撼世人的奇迹。张充仁的雕塑几乎是一部编年史,每一段特殊时期都在他的手中由软泥凝固、坚硬起来,永久地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②张充仁的一生,如同他的雕塑作品一般丰富而纯粹。他出生于上海徐家汇。父亲是个木雕艺人,母亲则擅长刺绣,张充仁耳濡目染,自幼酷爱绘画。幼年时期进入徐家汇类思小学,获得艺术生涯中第一份名副其实的启蒙教育,之后逐渐接触并学习绘画。
③1931年张充仁只身远涉重洋,赴比利时留学。单眼皮、吃狗肉、长辫子,是那时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全部印象,张充仁立刻指出,无论描绘什么故事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他第一个在欧洲喊出“日本在侵略中国”,并把这一切融入一幅幅简洁明快的漫画里。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著名漫画家埃尔热,他竭尽所能引导埃尔热去了解、研究和发现真实的中国,“要让全世界知道真正的中国,这可比我学美术更重要。”当埃尔热在四十年后与张充仁通信时,这样写道:“是你让我继马可·波罗之后认识了中国,认识了她的文明、她的思想、她的艺术和艺术家,我仍然专心于《道德经》和《庄子》,这两本书也是你向我推荐的。”
④张充仁回国后,在小洋房里创办了“充仁”画室。先后培训学生300余人,其中较著名的有严友人、邱瑞敏等,为我国绘画、雕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当时充仁画室的大门是敞开着的,有许多人会来,甚至美专毕业的学生也会过来。张充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生计,但是他却收了许多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也许出于对自己身世的思考,他有时更加关照这些“穷学生”。中国解放后,许多艺术家纷纷逃亡海外,他们也劝说张充仁一起走,但是张充仁说:“共产党人不是些不学无术的人,我看过他们的报纸,他们也喜爱美术,而且画室还有这么多学生……”
⑤张充仁曾经说过,“人都是自己塑造的”。在近八十年的努力拼搏中,他塑造了大批享誉海外的雕塑佳作,同时也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雕塑艺术大师。他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对正义的渴望揉进了泥土,铸入了青铜。他的雕塑机理品位和写实功力均得到极高评价。他在求学比利时皇家美院时,便以异国人的身份,史无前例地为布鲁塞尔百年宫顶雕刻了人体杰作,百年宫顶共有四个人体雕塑,张充仁雕刻了其中之一。他获得法国雕塑界最高荣誉,至今只有罗丹一人获得的荣誉。他的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法国报载“以前都说中国丝,中国瓷,现在满街都说中国铜了。”他的大型青铜雕塑《埃尔热》像经法国政府决定,放置在安吉兰姆中心广场。他到爱丽舍宫为密特朗总统塑像,扬名法国。据法国文化部估计,在世界上的法语国家中,知道张充仁名字的总计约有10亿人。
⑥据张充仁的模特回忆,先生身材不高,略显富态,说普通话时还夹带着一口浓重的上海本地乡音。他常常一边熟练地捏弄着手中的泥巴,一边和我们谈笑风生,他自我介绍说:“我是上海宝人……”口齿清楚,言语风趣。当时天气较热,工作室的条件很差,张老每次都是汗流满面,但他全然不顾,从不言累。
⑦无意之间,张充仁过去一些年了。有个叫陈耀王的高级畜牧师,写了一部有关张充仁的传记。陈耀王并非文艺圈中人,然而他却以敬贤之心和执著之意钦然为张老立传,并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地奔走于国内外,访旧踪、寻遗迹、觅材料、问故知、探轶事,九易其稿。正因陈先生不是舞文弄墨出身,因而全书文笔朴实、叙述简要,洋溢着真诚之心,感人至深。他说他文笔不好,可张充仁的好友说:“我庆幸张充仁的传记是由一个所谓的文学槛外人写的。让人流泪的故事,还需要形容词,需要所谓的描写、润色吗?”
⑧也许,西洋雕塑,在中国人心中不长久。也许过时了的西洋雕塑,换不来现代的掌声和感动。然而当你了解了张充仁雕塑的他自己的手,在法国国家艺术收藏馆,和罗丹、毕加索的手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一定会明白,其实,张充仁已经在世界的中心开始了永远,张充仁的中国之手,其实已经在全世界拍响了中国的掌声。21世纪,乃至永远,我们没有理由不记住张充仁。
13、张充仁被称作“泥塑神手”,他在雕塑方面的“神奇”体现在哪里?结合文章分点具体说明。(6分)
【答案:①在他求学比利时皇家美院时,便以异国人的身份,史无前例地为布鲁塞尔百年宫顶雕刻了人体杰作。②他获得法国雕塑界最高荣誉,至今只有罗丹一人获得的荣誉。③他的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④法国报载“以前都说中国丝、中国瓷,现在满街都争说中国铜了。”⑤他的大型青铜雕塑《埃尔热》像经法国政府决定,放置在多古兰姆市中心广场。⑥他到爱丽舍宫为密特朗总统塑像,扬名法国。⑦张充仁雕塑的他自己的手,在法国国家艺术收藏馆,和罗丹、毕加索的手放在一起。 (一点1分)】
14、文章的开头、结尾有关张充仁“手”的文字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开头:在内容上,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概括丁张充仁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点出了他的“神奇”。结构上,照应题目,总领全文。(2分) 结尾:内容上,通过列举实例,再次突出了张充仁在世界的地位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结构上,呼应开头,深化主题。 (2分)】
15、作者结尾说“我们没有理由不记住张充仁”,结合文章概括分析,我们记住张充仁的理由有哪些?结合其中一点,谈谈它对你的启示。(6分)
【答案:理由:1、在事业上①他塑造了一批享誉海外的雕塑佳作,成就卓著。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2、在品行上,①挚爱祖国②热爱艺术③拼搏钻研、吃苦耐劳④醇厚质朴平易近人。
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第 Ⅱ 卷(84分)
五、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24分)
1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D)(3分)
A.忏(chàn)悔 谄(xiàn)媚 窒(zhì)息 变徵(zhǐ)之声
B.撰(zhuàn)写 干(gàn)练 作揖(yī) 叱咤(chà)风云
C.攒(cuán)射 屠(tú)杀 颓圮(pǐ) 博闻强识(shí)
D.目眦(zì) 着(zhuó)陆 拊(fǔ)心 长歌当(dàng)哭
【答案: D(A谄chǎn媚  B叱咤zhà风云  C博闻强识zhì)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C )(3分)
A. 母亲去世的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B. 他最近几次考试都不及格,这种屡试不爽的境况,让他十分沮丧。
C.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的人物,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喜剧演员潘长江。
D. 看到有人驾车冲击天安门的电视新闻后,我心里出离愤怒到极点。
【答案:C “短小精悍”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相貌。可参见课文。
分析:A“长歌当哭”是以歌代哭,与下文的“涕泗交流”矛盾。B“屡试不爽”是指多次尝试都没有差错,此处不合情境。D“出离愤怒”就是表示愤怒到了极点,重复。】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3分)
A. 2003年10月15日,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射架耸入云天。
B.奥斯维辛有将近12000余名居民,距离华沙约120英里左右。
C.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使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答案:选C。
分析:A句式杂糅。“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射架耸入云天”应改为“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射架,发射架耸入云天”或“朝阳辉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射架耸入云天”;B赘余。“约120英里左右”中的“约”与“左右”只保留一个即可。D缺主语。将“由于”或“使”删去一个。】
1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3分)
尊师重教四海群芳竞秀 种桃育李神州万木争荣
神州 改为 九州
【说明:“四海”与“神州”对仗不工。】
(2)与上联 “风雨一杯酒”对仗最工的一句是( B )(3分)
A.天涯共此时 B.江山万里心 C.羁危万里身 D.千里共婵娟
20..《论语》中,孔子对人的年龄有不同一般的说法,如三十岁的被称作“而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四十岁被孔子称为“不惑” (2) 五十岁被孔子称为“知命”
(3) “耳顺”是指六十岁 (4)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七十岁
【说明:一空1分。】
21.下面是一则新闻,请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5分)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0月30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和欧洲的研究团队本周在《自然》杂志上同时发表研究成果,指出在太阳系外存在一颗大小接近地球的行星,这颗被命名为“开普勒-78b”的行星不仅与地球的密度几乎相同,而且和地球的构造也相似,主要由岩石和铁组成。这种行星在天文学上通常被称作类地行星。
研究显示,因“开普勒-78b”与它绕行的恒星之间的距离太近,以至于其绕行恒星一周年只要8.5小时,而且它的表面温度高达4700摄氏度。一名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炙热星球之一了。” 因此,估计该行星上应该没有生命存在。
答:
美 欧 天 文 学 家 发 现 太 阳 系 外 类 地 行 星
【说明:“美欧”“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五个要素一个1分。将“天文学家”说成“科学家”也正确;“发现”说成“找到”或其他近义词也可。超过20字不得分。语言表达不合要求可酌情扣分。】
六、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
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写成诗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