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许多教师私人办的大学,巴黎的教师们自发组织了教师行会,开创“教授治校”的先河,这一时期大学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 西欧城市复兴,工商业迅速发展
B. 社会经济日益复杂,增强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
C. 封建统治者和教会对教育的支持
D. 学校实行自治制度,完全摆脱了基督教会束缚
2.对“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解读正确的是( )
A. 城市不在领主的领地上
B. 城市取得“特许状”,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
C. 农奴一旦进入城市就获得市民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D. 自由城市的市民享有财产权,工商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3.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这说明了( )
A. 大学有免赋税特权 B. 大学有司法特权
C. 大学有教育自主权 D. 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
4.回眸世界历史,在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形成了市民阶级。其中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 )
A. 大封建主 B. 小封建主 C. 资产阶级 D. 财阀
5.“博洛尼亚大学位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6.在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 )
A.市民阶层 B.大封建主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农民阶级
7.中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
B.阿拉伯文化传入西欧
C.大学的兴起
D.城市的兴起
8.大学是在什么时候兴起的( )
A.公元前12世纪
B.公元12世纪
C.公元前2世纪
D.公元2世纪
9.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免赋税特权 ②司法特权 ③教育自主权 ④免教会干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关于中世纪大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学的产生是选拔官吏的需要
B.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C.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D.课程设置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1.西欧城市兴起后不断掀起反抗封建领主的斗争,其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 B.发展资本主义
C.取消“什一税” D.争取自治权
12.城市居民争取西欧城市自由或自治的常用斗争方式是( )
A.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B.行会联合和王权结盟
C.市民公决和城市议会
D.王朝战争和经济封闭
13.在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取得( )
A.市议会法令 B.城市立法权
C.“特许状” D.国王的控制
14.中世纪西欧的农奴要想取得自由身份需要在自由城市里住满( )
A.100天 B.一年零一天
C.101天 D.一年
15.中古西欧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下列能够体现该谚语的是( )
A.当时的城市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
B.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C.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居住一定时间,能够获得自由
D.城市里文化氛围好,便于自由精神的传播
16.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的身份。下列表述与现象相符合的是
A.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城市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17.2009年4月出版的《一本书读懂世界史》里记载,法国有个城市叫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2世纪时( )
A. 琅城被罗马征服
B. 琅城市民抵抗了日耳曼人的入侵
C. 琅城市民发动了反专制的战争
D. 琅城市民开展了争取自治权的抗争
18.在欧洲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
C. 教皇教会对人民的精神控制
D. 查理 马特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19.“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中心,开始慢慢出现。”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学的兴起 B. 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C. 庄园的出现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在中世纪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层,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西欧城市的兴起
C. 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D.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二、非选择题
21.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中世纪大学课堂
(1)中世纪西欧大学主要开设什么课程
(2)中世纪大学课程的设置反映了什么问题
22、.材料一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 ┅┅几乎每一个村落里都有磨┅┅人们穿的衣服由羊毛和大麻、亚麻制成┅┅庄园里通常都有酒坊,农民可以去酿酒┅┅当时存在的庄园法庭,审理各种诉讼案件┅┅由当地全体居民出席,依习惯法判决。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不断提高┅┅在封建主的领地内,形成了一批有熟练手艺的铁匠、木匠、武器匠、皮革匠等。他们一般都渴望独立生产,脱离对封建主的依赖┅┅聚居而进行手工业的生产,他们把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西欧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材料三 他们(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许多学校摆脱教会控制,奠定了近代欧洲世俗教育的基础。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西欧庄园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说明,西欧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和结果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的说明“西欧庄园”、“城市的兴起”以及“世俗教育产生”(大学兴起)之间的关系。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材料二 (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四 中古西欧的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 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四,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点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的封建土地制度实际上是私有制,查理马特采邑改革使封土基本固定,并逐渐发展为封土世袭,步入封建主义状态。与采邑制紧密联系之下,在契约基础上的封君封臣关系渐渐成为维系西欧各国政治统治的重要支柱……但是,这些制度并没有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除英国外,西欧其他国家多处于权力松散的状态。
——黄瑞玲《采邑契约等级》
材料二: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时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对近代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他们(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于是,多数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学校……到12世纪以后……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材料一中的“这些制度并没有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与封君封臣关系的哪一特点有关 西欧的封君封臣契约关系是以什么为纽带建立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二说明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世俗教育学校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本次探究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答案
1-5DDBCA 6-10ACBBA 11-15DACBC 16-20BDBDB
21、(1)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
(2)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2、(1)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基础: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结果: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
(3)西欧庄园-——城市的兴起——世俗教育产生(大学兴起)。说明:西欧庄园的发展促进了一部分人脱离庄园从事手工业,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兴起以后,新兴的市民阶级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推动世俗教育产生(大学兴起)。
23、(1)发展:城市(镇)兴起,商业繁荣,纸币产生,海外贸易兴盛。说明:宋代商业繁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3)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层;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4、(1)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土地的封赐。
(2)原因: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影响: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市民阶级产生并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
(3)原因:新兴市民的要求,支持或者城市发展的需要。作用:为大学的兴起奠定基础。
(4)封建时代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