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0 16: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_________(复 覆)去地睡不了觉。
A.瘫痪(nán) 侍弄(sì) 整宿(xiǔ) 覆
B.瘫痪( tān) 侍弄(shì) 整宿(xǔ) 复
C.瘫痪(nán) 侍弄(sì) 整宿(xǔ) 覆
D.瘫痪(tān) 侍弄(shì) 整宿(xiǔ) 覆
2.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乔布斯有言:“自由从自信来,自信从自律来。”这位成功者明确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有了自信之后,才能获得驾驭万物的自由。______________。古有东汉名臣杨震夜拒十斤金,今有幼年鲁迅刻“早”勉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唐代张九龄也说:“不能自律,何以正人?”我们只有严格自律,才能让他人发自内心地敬重我们,乐于与我们相处。
①自律不仅能让人修身,还能让人深得人心
②人,首先要学会驾驭自己,才能获得自信
③泱泱华夏,能自律者自古以来便不乏其人
④他们的自律将他们磨砺成巨人,受人敬仰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3.下列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B.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C.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梗上只留下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4.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荷叶 母亲》是一首借景写人、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
C.《荷叶 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D.《金色花》通过对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C.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6.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即/公大兄/无奕/女
(4)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金色花》作者是__印度__(国名)文学家__泰戈尔__(姓名)。《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冰心__,原名_谢婉莹_,选自_《繁星》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春水》__、__《寄小读者》_等。
8.【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子侄辈  
今义:  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往  
9、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行,期日中。
译: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阅读理解)部分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 jì,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痪( tǎn ) 侍弄( shì )
沉 jì( 寂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锤打____”,正确写法是“___捶打”。
(3)“暴怒无常”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__。
11.阅读《散步》,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理解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字不仅表现出南方冬季的漫长,而且暗示了母亲身体状况欠佳的事实。
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人到中年责任重大,既要赡养照顾老人,又要抚养教育孩子:人要勇于担当,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这样。
请你谈谈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3)文中这两句对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我”:尊重、孝敬老人。母亲:疼爱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