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一、植物的感应性
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不仅会表现在形态上,还会表现在生理和行为上。
(一)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弯向窗外生长、葵花朵朵向太阳、植物的叶镶嵌等现象都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特性可使植物的叶片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4)向肥性:植物的根向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的现象,称为向肥性。
(5)向触性:植物对机械触碰作出的反应,称为植物的向触性。例如,牵牛花、葡萄等植物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二)分类
(1)向性运动:指植物体受单向外界因素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感应性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单向光刺激而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生长;受重力的影响,植物茎产生的负向地性生长,根产生的向地性生长。向性运动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
例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合拢;凤凰木、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感性运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刺激因素有机械振动、烧灼、骤冷、光暗变化等,通常有感温、感光等运动。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神仙居人工湖旁边的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
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是向日葵对重力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C.向日葵的根向下生长是植物的向地性
D.向日葵的茎向上生长是植物的负向地性
【答案】B
【解析】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不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A.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向背光一侧移动,导致分布不均匀,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是向日葵对单侧光照刺激作出的反应,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向日葵的根向下生长是植物的向地性, 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向日葵的茎向上生长是植物的负向地性 ,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变式1:(2022·浙江八年级期末)某同学想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她在暗室内设立一个斜坡装置,并将植株盆栽固定于斜坡上,如图所示。灯泡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后,此植株的生长情形与下列哪一个图示最相似(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茎具有向光性,根具有向地性、背光性,因此植株的生长状况如图D所示。
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光照下生长素自顶端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背侧生长较快而导致茎叶向光弯曲的缘故。
重力也能改变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使植物体向地的一面分布多背地一面分布少,因为根对生长素敏感,因此根的向地面生长慢,背地面生长快,因而根表现出向地性。
变式2:(2022·浙江高照九年级阶段练习)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如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属于感性运动
B.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属于感性运动
C.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属于向性运动
D.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属于向性运动
【答案】A
【解析】不仅人类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植物的生长随季节表现出的快慢节律性变化,称为季节节律。例如,温带的多年生植物春季发芽、夏季生长、秋季落叶、冬季休眠,完成一个生长季。植物还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例如,大豆的叶片白天舒展,夜晚下垂;牵牛花的花早晨开放,夜晚闭合。
由图可知从4-16时,使叶片张开的物质增加,使叶片闭合的物质减少,因此白天叶片张开,从16时开始,使叶片张开的物质减少,使叶片闭合的物质增加,因此到了夜晚叶片闭合。
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的“生物钟”属于感性运动。故A符合题意。
变式2:(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图甲所示为捕蝇草,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捕虫夹上有感觉毛,其基部有感觉细胞。如图乙所示,当有昆虫闯入时,会推动感觉毛并压迫基部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一股微弱电流,捕虫夹内侧的细胞受到电流刺激,其液泡会快速失水收缩,使捕虫夹向内弯,闭合后夹住闯入的昆虫。
(1)捕蝇草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___________(选填“向性”或“感性”)运动。
(2)捕虫夹捕虫时的弯曲原因___________(填“不同”或“相同”)于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答案】感性 不同
【解析】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例如,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合欢、酢浆草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的刺激后张开或闭合,等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在重力影响下向下生长),等等。
(1)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捕蝇草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
(2)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所以捕虫夹捕虫时的弯曲原因不同于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考点二、植物激素
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应用或现象
生长素 幼嫩的茎、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加快细胞生长速率。其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子果实;修剪果树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和果实、芽、嫩叶、根尖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播种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裂;延缓衰老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乙烯 分生组织、萌发的种子,凋谢的花朵和成熟的果实 促进果实成熟; 刺激叶等器官脱落, 抑制茎的伸长 促进果实成熟;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根冠、萎蔫叶片等,将要脱落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既能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又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与果实衰老和脱落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阶段练习)根据所学,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a、c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抑制生长作用,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促进生长作用
C.单侧光是引起胚芽尖端生长素浓度不均匀的内在因素
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答案】D
【分析】植物向光性原理是: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促进作用弱),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促进作用强),使植株向光生长,所以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解析】A.d点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e点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会高;a点和c点生长素浓度相同,故A错误。
B.c点生长素浓度最高,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而a点生长素浓度低,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故B错误。
C.单侧光是外界条件,故C错误。
D.d点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速度慢,而e点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因此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的是b点浓度,故D正确。
变式1:(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各种果实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素都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较高
【答案】A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a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b促进果实发育;c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解析】A.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如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A正确。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如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并不是只有生长激素,B错误。
C.从上图可知,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C错误。
D.从上图可知,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的浓度相对较高,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很低,D错误。
变式2:(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甲),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乙。从图乙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分别在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并用蒸馏水配制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分别处理A、B叶片,实验结果用B叶面积相对值来表示B叶的生长状况。
(1)植物枝条培养中通常会用到营养液,内含营养物质有利于生长,本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营养液来替换蒸馏水(图甲)。
(2)实验I、II、III、IV都需要设置对照组,其中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取与实验组相同的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在A1、A2叶片涂上_________,其他条件都与实验组相同。由图乙分析可知,在实验I中对A1、A2叶进行实验处理后,导致B叶生长受到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
(3)实验II、III、IV的结果表明,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答案】不能 蒸馏水 抑制 慢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A1、A2、B分别代表不同部位的叶片,图乙中黑色表示用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叶片,Ⅱ、Ⅲ、Ⅳ组区别是去除的叶片的数量不同,据此可判断实验的自变量有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叶片的部位,以及去除叶片的数量,因变量是B叶面积相对值,据此分析。
【解析】(1)本实验不能用营养液来替换蒸馏水,因为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该研究的对照组应该是用蒸馏水处理相对应部位的叶片,其他条件都相同。由图实验I结果表明,B叶实验组叶片面积小于对照组,因此用细胞分裂素处理A叶会抑制B叶生长
(3)实验Ⅱ、Ⅲ、Ⅳ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
变式3:(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赤霉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促进作物发芽、开花,还能提高结果率、改进果实品质。为研究“赤霉素对不同类型枝条花芽分化率的影响”,以油茶幼苗为研究对象,油茶幼苗枝条有短枝、中枝和长枝三种类型。某小组以处于花芽分化期的油茶幼苗短枝为实验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过程如下表。(提示:花芽分化率是指每个枝条上花芽数占总芽数的百分率)
组别 研究对象 控制的量 改变的量 观测的量
第1组 处于花芽分化期的油茶幼苗短枝 每天定时喷洒等量液体 _________ 油茶幼苗短枝上的______
第2组 浓度100mg/L的赤霉素溶液
第3组 浓度200mg/L的赤霉素溶液
第4组 浓度300mg/L的赤霉素溶液
(1)第1组为对照组,应每天定时喷洒等量的_________。
(2)实验应观测记录油茶幼苗短枝上的_________。
(3)要完成此探究,该小组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
【答案】清水 花芽分化率 重复试验
【分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
【解析】(1)在对照试验中,实验条件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对照组,条件发生改变的是实验组,所以第2、3、4为实验组,第1为对照组。为了探究赤霉素对不同类型枝条花芽分化率的影响,变量是赤霉素溶液,每天向第1组种子定时喷洒等量清水,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2)该试验是研究“赤霉素对不同类型枝条花芽分化率的影响”,所以实验应观测记录油茶幼苗短枝上的花芽分化率。
(3)该实验只进行了一次,有可能存在误差,所以需要进行重复试验。
1.(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下列植物的反应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合拢 B.番红花的花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C. 窗口的豆苗弯向窗户生长 D.捕蝇草捕捉昆虫
【答案】C
【分析】(1)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2)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如单侧光刺激而使植物产生向光性;受地心引力的刺激而使植物茎产生的背地性,是植物根产生的向地性。
【解析】A.触碰含羞草的小叶,小叶立即合拢,叶柄下垂,属于感性运动,错误。
B.番红花温度高时开放,温度低时闭合,属于感性运动,错误。
C.窗口的豆苗弯向窗户生长,属于向性运动,正确。
D.捕蝇草捕捉蚂蚁是感性运动,错误。
2.(2022·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为研究植物的感应性,小明在杯壁和湿棉花之间放入4粒发芽的玉米种子(如图),并置于暗处定时观察。下列种子的摆放最适合图中“?”处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此实验是研究植物的向性,植物的向性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
【解析】种子萌发后,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由图可知根垂直向地下生长,芽改变方向背地生长,实验的变量是蚕豆种子的朝向不同,根据图示摆放最适合图中“?”处的是C。
3.(2022·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节活动。嘉兴许多城市道路用银杏做行道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满地都是“黄金甲”,这种变黄落叶现象也是银杏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感应性,其刺激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重力
【答案】B
【分析】植物的运动方式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两种。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体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据此分析作答。
【解析】“变黄落叶”是由于温度降低,落叶树叶中的叶绿素逐渐被分解、变黄,从而脱落,故B符合题意。
4.(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小乐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接近选项中的(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植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解析】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茎向光生长,同时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分析各选项:A中的植物没有对单侧光作出反应;B中植物的根没有表现出向地性;C中的植物既表现出向光性、也表现出向地性; D中植物的根没有表现出向地性。
5.(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向左弯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
C.甲不弯曲、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向右弯
【答案】D
【分析】植物的向光生长主要受生长素调控: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可以向下运输,植物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位置,生长素运输受单侧光影响,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哪侧长得快,则向对侧弯曲。
【解析】甲图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向下运输,所以乙不生长不弯曲;乙图云母片阻断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则左侧浓度高于右侧,长得快,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所以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甲不弯曲,乙向右弯曲。
6.(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由此可知:
(1)______________组实验说明植物胚鞘的生长不需要光照;
(2)通过甲、丙两组实验对照,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条件 均匀光照 黑暗环境 单侧光照
起始状态
实验时间 三天 三天 三天
实验结果
【答案】乙 单侧光使胚芽鞘弯曲生长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析】(1)乙组实验中,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胚芽鞘也生长了,说明植物胚鞘生长不需要光照。
(2)通过甲、丙两组实验对照,甲组直立生长,丙组弯曲生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单侧光使胚芽鞘弯曲生长。
7.(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是观赏类树木的叶子,结伴登高观赏红叶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项目。右图所示为我国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期。完成下列小题。
(1)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会将叶绿素分解,叶片在掉落之前因缺乏叶绿素而呈现出红色或黄色。这种特性属于植物的___________性;
(2)从图中信息可知,在北京、浙江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并不相同,影响北京与浙江观赏红叶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答案】感应 A
【分析】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1)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会将叶绿素分解,叶片在掉落之前因缺乏叶绿素而呈现出红色或黄色,这种植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干感应性。
(2)读图可知,北京纬度高,温度低,进入秋天相对较早,红叶佳观赏期早;杭州纬度低,温度高,进入秋天相对较晚,红叶佳观赏期晚。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
8.(2022·浙江湖州·八年级期末)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为________mol/L;
(2)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最弱的是________。
【答案】10—10 茎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
【解析】(1)由图可知,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10-10mol/L。
(2)由曲线图可知,根在低浓度的时候就表现为了抑制,故敏感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茎<芽<根,所以三者敏感程度最弱的是茎。
9.(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小柯和小妍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实验,他们把等重,已发芽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致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幼苗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观察①②③,青菜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
(2)增加④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是否可以产生生长素。
(3)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浓度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向光面。
【答案】顶芽 子叶 高于
【分析】茎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生长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顶芽。
【解析】(1)根据①②组实验可得出去掉顶芽和子叶的青菜,单侧光照射尖端,不会引起向光弯曲,说明顶芽或子叶可能产生生长素;根据②③组,说明顶芽产生生长素;所以综合①②③,得出结论是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
(2)因为去掉子叶和顶芽后青菜苗不会出现弯曲,去掉子叶的青菜单侧光照射实验出现弯曲;如果去掉顶芽后青菜苗不出现弯曲,说明子叶不产生生长素;如果去掉顶芽后青菜苗出现弯曲,说明子叶产生生长素;所以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子叶是否可以产生生长素。
(3)单侧光使青菜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在背光侧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激素含量减少,细胞生长较慢。从而使①盆青菜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
10.(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通过___________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倒芽的影响。
(2)比较曲线④与⑤,可知___________能明显促进芽的长
(3)比较曲线①、②、③与④,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植物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侧芽长度的平均值 赤霉素 生长素
【解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变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植物的生长表现在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日的增多,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体积增大,使植株生长;而细胞分裂素则是促进细胞分裂,使植株的细胞数目增多,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解析】(1)综合实验可知侧芽的生长,同时受到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的影响,由此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不同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2)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顶芽的分生组织细胞,要让某果树从甲形状尽快修整为乙形状,则需多次去顶芽后,在切口处涂抹赤霉素。(3)比较曲线①、②、③与④,可知 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生长素。
11.(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八年级期末)小科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①、②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②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①、②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用成熟的蚕豆植株取代蚕豆幼苗进行实验现象会更明显,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图甲②中蚕豆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乙中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点浓度。
(4)小红同学提出为使实验更严密,应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也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甲③所示。设置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与②形成___________,当图③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___________。
【答案】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不正确,幼苗生长旺盛,对光反应灵敏,实验现象更明显 B 对照 直立生长
【分析】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1)①、②二盆蚕豆幼苗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否有单侧光,因此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成熟的蚕豆植株长势缓慢,实验现象不明显。幼苗生长旺盛,对光反应灵敏,实验现象更明显,所以小明的观点不正确。
(3)图甲②中蚕豆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的快,其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
(4)甲图中③和②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设置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与②形成对照;虽然暗箱和光源都不转,但是由于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蚕豆幼苗受到光的均匀照射,生长激素分布均匀,细胞生长速度相同,因此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直立生长,而不会弯曲。
12.(2022·浙江·浦江县八年级期末)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注:琼脂块是一种有机混合物,为胶状固体,其作用类似“海绵”。)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___有关。
(2)根据拜尔实验,推出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将__________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胚芽鞘尖端 向左弯曲 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或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分析】该题一是考查资料分析和识图作答能力;二是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以及植物的向光性。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解析】(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在单侧光照射下,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所以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的尖端有关。
(2)分析题意和题图可知,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会弯向对侧生长,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所以是向左弯曲。
(3)本实验缺少对照组,变量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所以再设置一组: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或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13.(2022·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赤霉素能促进植物发芽、开花,改善果实品质。为探究“赤霉素溶液浓度对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某小组对正处于果实生长期的油茶植株进行研究:选取24株成熟的油茶植株,随机平均分成四组;每天分别喷洒等量的清水和100mg/L、200mg/L、300mg/L的赤霉素溶液;每间隔一段时间后摘取油茶果实,测量该时间段种子蛋白质含量,整理数据。
(1)实验前,油茶植株的选取要求有______。(写出两点)
(2)测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时,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测量值不同,应如何处理测量数据?______
(3)实验数据整理如图。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
【答案】品种相同、大小相似、树龄相近等 取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值 同一阶段,赤霉素溶液浓度对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有影响,300mg/L赤霉素溶液影响最大;不同阶段,相同浓度赤霉素溶液使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先减少后增加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由于对照试验要求变量唯一,所以得到的结论往往比较准确。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实验前,油茶植株的选取要求有品种相同、大小相似、树龄相近等。
(2)测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时,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测量值不同,可以取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阶段,赤霉素溶液浓度对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有影响,300mg/L赤霉素溶液影响最大;不同阶段,相同浓度赤霉素溶液使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先减少后增加。
14.(2021·浙江金华·八年级期中)以下是科学兴趣小组研究“植物感应性”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 如图①~⑥装置是一组探究金丝雀顢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对比___________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___________。
(3)[实验二]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后, 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的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_。
(4)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___________ 。(填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答案】③④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植物茎) 向光性大于(强于)背地性 向性运动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单侧光使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
【解析】(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④向光生长,二者区别在于尖端有没有遮光,故对比③④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⑤的玉米胚芽鞘没有尖端,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正中央,其基部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⑥的玉米胚芽鞘没有尖端,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左侧,从而使其基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左侧多,所以能引起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3)植物茎的生长既有向光性也有背地生长的特点。根据图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弯向光源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植物茎)向光性大于(强于)背地性。
(4)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向性运动。
15.(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
A B C D E F
配制2,4-D溶液 清水
选择插条 选择该植物生长日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6等份。
浸泡插条 分别用等里的清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h
培养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培养
实验结果
请回答:
(1)设置A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在________之间。
(3)F组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
【答案】起对照作用 80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插条的生根数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继续增加,插条的生根数又逐渐减少
【解析】该实验是“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数量。
【解析】(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某2,4-D浓度是促进生根还是抑制生根,都是和对照组对比得出的结论。
(2)(3)实验的结果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插条的生根数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继续增加,插条的生根数又逐渐减少。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在80 之间。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处理与实验变量、对照组设置的能力,难度适中。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处理与实验变量、对照组设置的能力,难度适中。
16.(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以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科学拓展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可能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3株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注:琼脂块本身对植物没有作用,只作为植物激素的载体。)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乙、丙两组对照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即丁组),在丁组框图中1、2位置进行修改后应分别放置_______;
(2)将乙组与修改之后的丙组(即丁组)进行比级,若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则说明假设成立;
(3)有人认为该小组的实验方案还有一处也需改进,请帮忙指出______;
(4)脱落酸、生长素等都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除了上述两种植物激素外,你还知道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只要写出一种即给分)
【答案】含脱落酸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 丁组落叶数量远远大于甲乙组 实验的植物数量太少 细胞分裂素
【分析】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其他变量要相同,所以图丙的处理方法要修改,修改后丁组放置应分别是1含脱落酸的琼脂块、2空白琼脂块。
(2)若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且明显少于修改后的丙组,说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若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则假设不成立,即生长素对脱落酸没有抑制作用。
(3)取3株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做实验,具有偶然性,应该多选几株来做实验。如每组五株。
(4)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六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一、植物的感应性
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不仅会表现在形态上,还会表现在生理和行为上。
(一)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弯向窗外生长、葵花朵朵向太阳、植物的叶镶嵌等现象都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特性可使植物的叶片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4)向肥性:植物的根向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的现象,称为向肥性。
(5)向触性:植物对机械触碰作出的反应,称为植物的向触性。例如,牵牛花、葡萄等植物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二)分类
(1)向性运动:指植物体受单向外界因素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感应性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单向光刺激而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生长;受重力的影响,植物茎产生的负向地性生长,根产生的向地性生长。向性运动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
例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合拢;凤凰木、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感性运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刺激因素有机械振动、烧灼、骤冷、光暗变化等,通常有感温、感光等运动。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神仙居人工湖旁边的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
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是向日葵对重力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C.向日葵的根向下生长是植物的向地性
D.向日葵的茎向上生长是植物的负向地性
变式1:(2022·浙江八年级期末)某同学想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她在暗室内设立一个斜坡装置,并将植株盆栽固定于斜坡上,如图所示。灯泡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后,此植株的生长情形与下列哪一个图示最相似( )
A. B. C. D.
变式2:(2022·浙江高照九年级阶段练习)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如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属于感性运动
B.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属于感性运动
C.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属于向性运动
D.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属于向性运动
变式2:(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图甲所示为捕蝇草,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捕虫夹上有感觉毛,其基部有感觉细胞。如图乙所示,当有昆虫闯入时,会推动感觉毛并压迫基部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一股微弱电流,捕虫夹内侧的细胞受到电流刺激,其液泡会快速失水收缩,使捕虫夹向内弯,闭合后夹住闯入的昆虫。
(1)捕蝇草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___________(选填“向性”或“感性”)运动。
(2)捕虫夹捕虫时的弯曲原因___________(填“不同”或“相同”)于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考点二、植物激素
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应用或现象
生长素 幼嫩的茎、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加快细胞生长速率。其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子果实;修剪果树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和果实、芽、嫩叶、根尖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播种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裂;延缓衰老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乙烯 分生组织、萌发的种子,凋谢的花朵和成熟的果实 促进果实成熟; 刺激叶等器官脱落, 抑制茎的伸长 促进果实成熟;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根冠、萎蔫叶片等,将要脱落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既能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又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与果实衰老和脱落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阶段练习)根据所学,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a、c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抑制生长作用,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促进生长作用
C.单侧光是引起胚芽尖端生长素浓度不均匀的内在因素
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变式1:(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各种果实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素都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较高
变式2:(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甲),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乙。从图乙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分别在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并用蒸馏水配制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分别处理A、B叶片,实验结果用B叶面积相对值来表示B叶的生长状况。
(1)植物枝条培养中通常会用到营养液,内含营养物质有利于生长,本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营养液来替换蒸馏水(图甲)。
(2)实验I、II、III、IV都需要设置对照组,其中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取与实验组相同的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在A1、A2叶片涂上_________,其他条件都与实验组相同。由图乙分析可知,在实验I中对A1、A2叶进行实验处理后,导致B叶生长受到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
(3)实验II、III、IV的结果表明,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变式3:(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赤霉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促进作物发芽、开花,还能提高结果率、改进果实品质。为研究“赤霉素对不同类型枝条花芽分化率的影响”,以油茶幼苗为研究对象,油茶幼苗枝条有短枝、中枝和长枝三种类型。某小组以处于花芽分化期的油茶幼苗短枝为实验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过程如下表。(提示:花芽分化率是指每个枝条上花芽数占总芽数的百分率)
组别 研究对象 控制的量 改变的量 观测的量
第1组 处于花芽分化期的油茶幼苗短枝 每天定时喷洒等量液体 _________ 油茶幼苗短枝上的______
第2组 浓度100mg/L的赤霉素溶液
第3组 浓度200mg/L的赤霉素溶液
第4组 浓度300mg/L的赤霉素溶液
(1)第1组为对照组,应每天定时喷洒等量的_________。
(2)实验应观测记录油茶幼苗短枝上的_________。
(3)要完成此探究,该小组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
1.(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下列植物的反应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合拢 B.番红花的花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C. 窗口的豆苗弯向窗户生长 D.捕蝇草捕捉昆虫
2.(2022·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为研究植物的感应性,小明在杯壁和湿棉花之间放入4粒发芽的玉米种子(如图),并置于暗处定时观察。下列种子的摆放最适合图中“?”处的是( )
A. B. C. D.
3.(2022·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节活动。嘉兴许多城市道路用银杏做行道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满地都是“黄金甲”,这种变黄落叶现象也是银杏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感应性,其刺激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重力
4.(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小乐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接近选项中的( )
A. B. C. D.
5.(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向左弯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
C.甲不弯曲、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向右弯
6.(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由此可知:
(1)______________组实验说明植物胚鞘的生长不需要光照;
(2)通过甲、丙两组实验对照,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条件 均匀光照 黑暗环境 单侧光照
起始状态
实验时间 三天 三天 三天
实验结果
7.(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是观赏类树木的叶子,结伴登高观赏红叶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项目。右图所示为我国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期。完成下列小题。
(1)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会将叶绿素分解,叶片在掉落之前因缺乏叶绿素而呈现出红色或黄色。这种特性属于植物的___________性;
(2)从图中信息可知,在北京、浙江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并不相同,影响北京与浙江观赏红叶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8.(2022·浙江湖州·八年级期末)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为________mol/L;
(2)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最弱的是________。
9.(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小柯和小妍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实验,他们把等重,已发芽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致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幼苗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观察①②③,青菜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
(2)增加④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是否可以产生生长素。
(3)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浓度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向光面。
10.(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通过___________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倒芽的影响。
(2)比较曲线④与⑤,可知___________能明显促进芽的长
(3)比较曲线①、②、③与④,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植物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
11.(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八年级期末)小科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①、②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②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①、②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用成熟的蚕豆植株取代蚕豆幼苗进行实验现象会更明显,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图甲②中蚕豆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乙中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点浓度。
(4)小红同学提出为使实验更严密,应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也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甲③所示。设置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与②形成___________,当图③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___________。
12.(2022·浙江·浦江县八年级期末)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注:琼脂块是一种有机混合物,为胶状固体,其作用类似“海绵”。)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___有关。
(2)根据拜尔实验,推出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将__________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
13.(2022·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赤霉素能促进植物发芽、开花,改善果实品质。为探究“赤霉素溶液浓度对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某小组对正处于果实生长期的油茶植株进行研究:选取24株成熟的油茶植株,随机平均分成四组;每天分别喷洒等量的清水和100mg/L、200mg/L、300mg/L的赤霉素溶液;每间隔一段时间后摘取油茶果实,测量该时间段种子蛋白质含量,整理数据。
(1)实验前,油茶植株的选取要求有______。(写出两点)
(2)测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时,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测量值不同,应如何处理测量数据?______
(3)实验数据整理如图。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
14.(2021·浙江金华·八年级期中)以下是科学兴趣小组研究“植物感应性”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 如图①~⑥装置是一组探究金丝雀顢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对比___________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___________。
(3)[实验二]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后, 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的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_。
(4)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___________ 。(填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15.(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
A B C D E F
配制2,4-D溶液 清水
选择插条 选择该植物生长日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6等份。
浸泡插条 分别用等里的清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h
培养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培养
实验结果
请回答:
(1)设置A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在________之间。
(3)F组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
16.(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以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科学拓展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可能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3株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注:琼脂块本身对植物没有作用,只作为植物激素的载体。)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乙、丙两组对照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即丁组),在丁组框图中1、2位置进行修改后应分别放置_______;
(2)将乙组与修改之后的丙组(即丁组)进行比级,若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则说明假设成立;
(3)有人认为该小组的实验方案还有一处也需改进,请帮忙指出______;
(4)脱落酸、生长素等都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除了上述两种植物激素外,你还知道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只要写出一种即给分)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