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神经调节
考点一、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神经元结构
A: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B:突起
①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 ②轴突:较长,-般只有一条,外包髓鞘,在它的末端有分枝
(2)功能:神经元可接受信息和传导信息。神经元上的树突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可表示为: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典例1:(2022·浙江·金华市一模)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人类的各类感受器均分布有神经元(结构如图),请回答: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______;
(2)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______。
【答案】基本单位 树突→细胞体→轴突
【分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这三个区域。
【解析】(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其中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2)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沿一定方向传导的,每个神经元可能有很多树突,但是只有一个轴突,树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所以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变式1:(2022八上·温州期末)如图所示,扫地机器人大大便捷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有许多的功能有时会让我们担心, 比如遇到楼梯口扫地机器人是否会停止向前行驶。经过科技不断发展,现在大部分扫地机器人都在楼梯口能够正确分析判断并做出选择,其在分析并做出判断的结构类似于人体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答案】B
【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解答】由于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了信号后,立即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它传给传出神经,因此大部分扫地机器人都在楼梯口能够正确分析判断并做出选择,其在分析并做出判断的结构类似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B符合题意。
变式2:(2022八上·青田期末)观察该细胞并填空。
(1)该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称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2)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和传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①A→B→C ②C→B→A ③B→A→C
(3)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 (可多选)。
A.感光细胞 B.肌肉细胞 C.嗅觉细胞 D.味觉细胞
【答案】(1)神经元;细胞体;突起(“细胞体”“突起”答案顺序可互换) (2)③ (3)A,C,D
【解析】神经元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构成;
(2)神经元中树突接受刺激,传递到细胞体,细胞体再把冲动传递到轴突,从而向上传递;图中B是短而多的树突,A是具有细胞核的细胞体,C是轴突;故 ③ 符合题意;
(3)A、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光线的刺激,属于神经元;
B、肌肉细胞用于舒张和收缩,不能感受刺激,不属于神经元;
C、嗅觉细胞能够接受气味的刺激,属于神经元;
D、味觉细胞能够接受味道的刺激,属于神经元;
变式3:(2022·浙江八年级期末)渐冻症是由于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从而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图中2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渐冻人”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因为反射活动需要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树突 2→1→3→4 反射弧
【分析】图中:①细胞体,②树突,③轴突,④神经末梢。
【解析】(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图中2的名称是树突。
(2)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沿一定方向传导的,每个神经元可能有很多树突,但是只有一个轴突,树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所以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即:2→1→3→4。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受损,部分反射活动不能完成,而反射活动要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考点二、信息的处理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能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脑神经来自脑,共12对,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来自脊髓,共31对,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二)脑
(1)大脑
①结构: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增大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②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 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体产生运动和感觉,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产生听觉和视觉。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是人特有的神经中枢。
③大脑的营养和休息:大脑消耗的能量约占人体消耗能量的20%,主要依靠血糖提供能量,同时在代谢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使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
对成人而言,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让大脑休息。积极的休息方式可让大脑的神经中枢轮番活跃,如脑力劳动后适当进行一些体力活动。睡眠是大脑休息的一种方式,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让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3)脑干:脑干在大脑的下面,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等,有“活命中枢”之称,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干中的一些中枢损伤 ,会引起心跳、血压及呼吸等的严重障碍,甚至引起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在运动和嬉闹时要十分注意保护“后脑勺”。
(4)脊髓
①位置: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干相连,是脑干的延续,下端与第一腰椎平齐,呈扁圆柱形。
②结构:由灰质(内)和白质(外)组成。脊髓的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脊髓两旁发出31对脊神经。
③功能: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④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大脑控制:脊髓灰质中有许多躯体和内脏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典例1:(2022·浙江· 八年级期末)在东京奥运会上,平衡木选手管晨辰顶住压力获得冠军。如图是她在完成比赛动作,其中协调动作并维持人体平衡的器官是( )
A.肌肉 B.小脑 C.脊髓 D.大脑
【答案】B
【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解析】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可见B符合题意。
变式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B.周围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干组成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条件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答案】C
【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A、由分析可知,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不符合题意;
B、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不符合题意;
C、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符合题意;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不符合题意。
变式2:如图是人体中枢神经的简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人是因为“甲”受损,所以无法言语、运动
B.“丙”的功能包括心脏搏动、呼吸的恒定以及感觉
C.体操选手的“乙”很发达,所以平衡感很好
D.“手遇热,立刻缩回“的反射控制中枢在“丁”
【答案】B
【解析】理解和掌握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A、植物人虽然仍有呼吸、血压、心跳等,但已经没有意识、知觉、思维等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是大脑受到损伤引起的,图中甲是大脑,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丙是脑干,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B错误,符合题意;
C、小脑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图中乙是小脑, 体操选手的“乙”很发达,所以平衡感很好,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手遇热,立刻缩回“ 属于缩手反射,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图中丁是脊髓,D正确,不符合题意。
变式3: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________。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脑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3)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______。
(4)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滑冰时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________。
【答案】(1)植物人肯定没有受伤的部位是脑部(2)小脑(3)脑干位于后脑部位 (4)要带头盔
【解析】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类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分别主管运动、感觉、语言、视觉等功能;小脑具有协调全身肌肉的运动,调节平衡的作用;脑干称为生命中枢,有呼吸、心跳等高级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1)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切除大脑的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基本的生命活动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说明其脑干的功能仍然正常;植物人没有了意识、感觉和运动,只有心跳和呼吸等基本的生命活动,可判断是大脑损伤了。
(2)研究成果而告诉我们:切除小脑的小白鼠动作变得不协调,身体不能维持平衡,这与人的舞蹈症患者具有相同的症状,因此可以判断舞蹈症患者损伤的是小脑。
(3)研究成果三告诉我们: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这说明脑干中有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因此我们在运动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因为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即后脑部位。
(4)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位于头部,在运动中,头部的防护是关键,可以采取戴头盔的方法来保护头部。
考点三、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弧
反射弧是指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1)感受器:接受内、外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能感受光、声音、气味、机械压力、温度变化、触碰等刺激。
(2)传人神经:将感受器转化的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的神经纤维,包括从感受器到脊髓的神经纤维和脊髓中的上行传导束。
(3)神经中枢:处理传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的结构。一些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一些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发布的“命令”传向效应器的神经纤维,包括脊髓中的下行传导束和从脊髓到效应器的神经纤维。
(5)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二)缩手反射
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一种反射。缩手反射完成在前,形成痛觉在后。
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感受器(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2.若有反射活动说明反射弧完整,脊髓功能正常。
3.膝跳反射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此过程在脊髓里神经中枢的参与下即可完成。“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此过程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三)大脑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脊髓灰质内的神经中枢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中枢、排尿中枢等都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它们要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如当我们有意识地敲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反射不是很明显;当胸段脊髓横断后,人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此时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小儿夜间遗尿的原因是大脑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控制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
典例1:(2022·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糖含量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 )
A.传入神经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答案】D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析】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中是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反射过程,胰腺中的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变式1:(2022·浙江杭州·一模)如图所示为正常人被针刺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B.①是效应器,针刺后①能产生痛的感觉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③,受大脑控制
D.若某人的②受损,用针刺①,仍能完成缩手反射
【答案】C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解析】A.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A错误。
B.①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痛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C.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受大脑控制,C正确。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②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缩手反反射,无痛感,无反射,D错误。
变式2:(2022·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健康人的手指被针刺后会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
(2)手受到针刺后,会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3)如图④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答案】⑤ 传导 B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②效应器。
【解析】(1)一个健康人的手指被针刺后会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⑤。
(2)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说明脊髓除了充当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以外还具有传导功能。
(3)若某人④处已断,用针刺①处,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③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但是反射弧不完整,因此无反射活动,不能缩手。
变式3:(2022·浙江杭州市九年级阶段练习)丽丽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回答:
(1)丽丽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的③传达到______产生痛觉,说明脊髓的两项功能______均正常。
(2)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丽丽的心跳和呼吸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这属于_______反射。
【答案】①→②→⑤→⑥→⑦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传导、反射 条件
【分析】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由图可知: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传向大脑的神经、④传出大脑的神经、⑤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⑦效应器。
【解析】(1)反射活动必须由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为②上有神经节④上没有神经节,因此②是传入神经(感觉神经),所以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①→②→⑤→⑥→⑦。与此同时神经冲动也沿着脊髓白质中的上行神经束传到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人体产生痛觉。神经冲动由脊髓传到大脑需要时间。这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感到疼痛,是脊髓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脊髓的白质中的③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
(2)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丽丽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条件反射。
考点四、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按照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反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一)非条件反射
(1)概念: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2)特点
①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各个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②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和持久性,它与生俱来,不需要训练,也不会因为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
(二)条件反射
(1)概念: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2)特点
①条件反射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形成,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
②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③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地强化,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3)意义:使人和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意义
动物和人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生命活动,并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地作出适当的反应。
典例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孔雀开屏 B.候鸟迁徙 C.蜘蛛结网 D.老马识途
【答案】D
【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比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桑蚕吐丝、公鸡打鸣、飞蛾扑火等。
(2)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或得的行为。小狗算算术、鹦鹉学舌、大山雀喝牛奶、海豚跳舞、猴子骑车等。
【解答】 A、孔雀开屏是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B、候鸟迁徙是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是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D、老马识途是属于后天学习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学习行为,符合题意。
变式1: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下列反射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望梅止渴 B.寒冷使人打哆嗦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谈虎色变
【答案】B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
【解答】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谈虎色变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变式2:(2022·浙江金华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膝跳反射属于____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2)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答案】非条件 ③
【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抠、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五部分。
【解析】(1)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是非条件反射。
(2)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抠、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③。
变式3: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以下实验:
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属于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________。
(3)实验④说明了________。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1)条件反射
(2)每次铃声响后必须喂食,多次重复
(3)形成条件反射,必须有非条件反射的强化与巩固,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
(4)会。经过多次训练,狗会形成有光照即有食物的条件反射。
【解析】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
【解答】(1)由图中实验步骤可知, 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刚开始没有的,经过强化后出现的,因此该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2)由实验可知,每次铃响后喂食,并重复多次,最后只响铃声,也会产生唾液;
(3)步骤4,经过一段时间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慢慢消失了;说明条件反射要不断的强化,否则会慢慢减弱并消失;
(4)用光照作为刺激,也会让狗产生流唾液的行为,但是需要重复多次训练才会产生;
1.(2022八下·余姚期中)余姚是杨梅之乡,杨梅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 B.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
C.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 D.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
【答案】B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解答】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因为这是一种后天性反射,只有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是先天性反射,人生来就有的。
2.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思考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答案】A
【解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
【解答】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来不及考虑说明没有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解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反射活动,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故D正确;
4.(2022·浙江金华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下列说法正确选项是( )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③是反射弧
【答案】B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图中表示出了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②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活动。
5.(2021八下·镇海期末)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C.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D.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答案】A
【解析】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图中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
【解答】A、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A符合题意;
B、该反射弧的顺序为: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B不符合题意;
C、缩手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简单反射,C不符合题意;
D、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一个人b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D不符合题意。
6.(2021八下·浙江期末)小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B.大脑皮层参与这一过程
C.缩手时,小明未感觉到疼痛
D.该反射弧完成的是条件反射
【答案】C
【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的非条件反射,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作出解释之前,即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疼痛。
A、1是感受器,能够感受外界刺激,A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不参与这一过程,B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缩手反射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作出解释之前,所以缩手时小明未感觉到疼痛,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D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7.(2022·浙江·缙云县八年级期末)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科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析】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其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故A正确。
B.脊髓作为低级神经中枢,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其反射活动能受到大脑的控制。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故B正确。
C.人体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故C正确。
D.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故D错误。
8.(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11月9日,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119”消防演习。下图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
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解析】A.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X表示感受器,正确。
B.听到警报声音快速奔跑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正确。
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错误。
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9.(2021八下·浙江期末)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与肘部动作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甲所示反射弧中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如果图甲中的C为图乙中的③和④,当神经传来的兴奋使④收缩、③舒张时,人体就完成了________动作。在上述过程中,若图甲中的B受到损伤,则此动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
【答案】(1)感受器;神经中枢 (2)伸肘;不能
【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弧中任一结构收到损伤都会影响反射的完成。
【解答】(1)图甲中所示反射弧中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
(2)图乙中当神经传来的兴奋使④肱三头肌收缩、③肱二头肌舒张时,人体就完成了伸肘动作。若图甲中B神经中枢损伤,则此动作不呢完成。
10.(2021八下·奉化期末)如图是“膝跳反射”实验。
(1)产生膝跳反射需要外界给予适当刺激,施加刺激的同学用叩诊槌迅速叩击的部位应是图中的 。
(2)当施加刺激的同学刚刚举起叩诊槌,受试者就产生小腿后缩的反应,控制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选填“脊髓”或“大脑皮层”)
【答案】(1)C (2)大脑皮层
【解析】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它的完成过程仅包含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1)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膝盖下方的韧带,即C处;
(2)当施加刺激的同学刚刚举起叩诊槌,受试者就产生小腿后缩的反应,该反射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11.(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无人驾驶汽车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上面安装了激光雷达和多个摄像头传感器,用来识别不同路况,并将信息发送给电脑资料库,其中的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计算、分析后,让相关部件做出加速、减速、掉头等不同动作。若把完成整个动作的结构比做反射弧,则:
(1)雷达和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
(2)中央处理器类似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
【答案】感受器 神经中枢
【分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析】(1)雷达和摄像头接受信息,将信息传给电脑资料库。若把完成整个动作的结构比做反射弧,则雷达和摄像头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2)信息传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计算、分析后,让相关部件做出加速、减速、掉头等不同动作。所以中央处理器类似于反射弧结构中的神经中枢。
12.(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激烈刺激的比赛画面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图为人体在紧张焦虑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这些刺激性场景通过眼球视网膜上的___________接受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有规律的反应,与心跳血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肾上腺属于___________。综合以上信息可知,人体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相互配合的结果。
【答案】感受器 脑干 效应器 神经
【分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解析】眼球视网膜上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有规律的反应,与心跳血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所以反射弧的组成上看,肾上腺属于效应器。
综合以上信息可知,当情绪激动时,人体会支配有关腺体分泌激素,也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是肾上腺激素的作用,这一案例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是由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
13.(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朱利叶斯因感知温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材料一:在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猜测,神经细胞对不同刺激的不同反应,很可能依赖于细胞的某种离子通道受体,它的开放与关闭影响着细胞内外离子的进出。
材料二:朱利叶斯以辣椒为切入点,于1997年发现辣椒素能激活某种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并发现该受体也可被43℃以上的高温激活,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
(1)分析材料可知,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______(填细胞结构)。
(2)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______。
【答案】细胞膜 敏感离子通道受体
【分析】1.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
2.敏感离子通道受体被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
【解析】(1)材料一中说到“离子通道受体的开放与关闭影响着细胞内外离子的进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可推测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控制着离子的进出。
(2)材料二中说到“敏感离子通道受体都能被辣椒素和高温激活,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因此,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从而感觉到热。
14.(2022八上·嘉兴期末)11月9日。为指导同学们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学校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某同学在所到警报声后,作出了如下图的反应,试回答:
(1)X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除了肌肉外,还有________。
(3)图中所示“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最有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选填序号)。
①生长激素:②肾上腺素:③性激素。
【答案】(1)感受器 (2)内分泌腺 (3)②
【解析】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还能充分调动人体的潜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1)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2)依图所示,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内分泌腺。所以,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除了肌肉外,还有内分泌腺。
(3)图中所示“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最有可能是下列中②肾上腺素,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逃生。
15.(2022·浙江浦江县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汽车驾驶员看到红灯后作出反应直到停车的反射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反射活动从反射类型来看,属___________反射。这类反射也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图中②表示的是反射弧五个部分中的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___。
(3)当开车遭遇危险时,大脑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要受到___________调节的影响。
【答案】条件##复杂 传出神经 脊髓、大脑皮层(或“大脑”) 激素
【分析】条件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反射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图中②表示的是反射弧五个部分中的传出神经。
(2)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图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是脊髓和大脑皮层。
(3)“当遭遇危险时,大脑会促使的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要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16.(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促进海马体神经元的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注:海马体位于大脑底部)
(1)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
(2)跑步时遇到障碍物,人能及时调整方向和速度,完成这些动作并控制平衡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
(3)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分泌。BDNF可以促进神经元生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能感受刺激,产生各种感觉 C.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反射
(4)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答案】反射 大脑皮层 A ②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2)跑步时遇到障碍物,人能及时调整方向和速度,在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作用是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有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反射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故A符合题意。
(4)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②突起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17.(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患有“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撑起首家新冠定点医院,获颁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使得他们在清醒状态下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冻”住。
(1)医生指出,部分“渐冻症”患者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如果其他结构正常,那么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患者将______。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齿感觉也不能运动
(2)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填序号)。
(3)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是一位“渐冻人”患者,生前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会活动手指打字,礼貌地回复,这属于______(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答案】A ⑤ 条件反射
【分析】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解析】(1)因为感受器无损伤,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再通过脊髓的传导功能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而传出神经遭到损伤,不能传导兴奋到效应器,所以不能完成反射。故选A。
(2)图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⑤效应器。
(3)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打字礼貌回复,用到了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等,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18.(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做测试人体反应快慢的实验。
①乙同学手指在刻度为0处准备,甲同学发令的同时突然松开直尺,要求乙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③两位同学互换角色重复以上实验,并分别进行多次实验。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分别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本实验判断人体反应快慢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取之处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以测量的科学问题,变为可测量且可操作的问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以下实验中方法相类似的有_______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
B.用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植物细胞的模型
C.用一只灯泡的亮暗判断该电路的电流大小
【答案】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合理即可) 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AC
【解析】(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本实验多次测量的处理方法是寻找规律,避免偶然性,所以,是为了减小误差。
(3)利用了转换法,通过比较捏住尺子的刻度数(或刻度距离)来说明反应快慢。
(4)根据题意知道,实验采用了转换法。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时,通过弹簧形变的大小判断拉力的大小,应用了转换法,符合题意;
B.用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植物细胞,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
C.电流的大小看不见、摸不着,在电路电压不变情况下,研究电路中电流大小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路中灯泡的亮暗来判断,这用到了转换法,符合题意。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神经调节
考点一、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神经元结构
A: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B:突起
①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 ②轴突:较长,-般只有一条,外包髓鞘,在它的末端有分枝
(2)功能:神经元可接受信息和传导信息。神经元上的树突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可表示为: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典例1:(2022·浙江·金华市一模)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人类的各类感受器均分布有神经元(结构如图),请回答: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______;
(2)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______。
变式1:(2022八上·温州期末)如图所示,扫地机器人大大便捷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有许多的功能有时会让我们担心, 比如遇到楼梯口扫地机器人是否会停止向前行驶。经过科技不断发展,现在大部分扫地机器人都在楼梯口能够正确分析判断并做出选择,其在分析并做出判断的结构类似于人体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变式2:(2022八上·青田期末)观察该细胞并填空。
(1)该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称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2)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和传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①A→B→C ②C→B→A ③B→A→C
(3)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 (可多选)。
A.感光细胞 B.肌肉细胞 C.嗅觉细胞 D.味觉细胞
变式3:(2022·浙江八年级期末)渐冻症是由于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从而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图中2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渐冻人”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因为反射活动需要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
考点二、信息的处理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能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脑神经来自脑,共12对,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来自脊髓,共31对,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二)脑
(1)大脑
①结构: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增大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②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 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体产生运动和感觉,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产生听觉和视觉。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是人特有的神经中枢。
③大脑的营养和休息:大脑消耗的能量约占人体消耗能量的20%,主要依靠血糖提供能量,同时在代谢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使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
对成人而言,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让大脑休息。积极的休息方式可让大脑的神经中枢轮番活跃,如脑力劳动后适当进行一些体力活动。睡眠是大脑休息的一种方式,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让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3)脑干:脑干在大脑的下面,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等,有“活命中枢”之称,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干中的一些中枢损伤 ,会引起心跳、血压及呼吸等的严重障碍,甚至引起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在运动和嬉闹时要十分注意保护“后脑勺”。
(4)脊髓
①位置: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干相连,是脑干的延续,下端与第一腰椎平齐,呈扁圆柱形。
②结构:由灰质(内)和白质(外)组成。脊髓的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脊髓两旁发出31对脊神经。
③功能: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④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大脑控制:脊髓灰质中有许多躯体和内脏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典例1:(2022·浙江· 八年级期末)在东京奥运会上,平衡木选手管晨辰顶住压力获得冠军。如图是她在完成比赛动作,其中协调动作并维持人体平衡的器官是( )
A.肌肉 B.小脑 C.脊髓 D.大脑
变式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B.周围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干组成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条件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变式2:如图是人体中枢神经的简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人是因为“甲”受损,所以无法言语、运动
B.“丙”的功能包括心脏搏动、呼吸的恒定以及感觉
C.体操选手的“乙”很发达,所以平衡感很好
D.“手遇热,立刻缩回“的反射控制中枢在“丁”
变式3: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________。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脑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3)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______。
(4)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滑冰时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________。
考点三、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弧
反射弧是指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1)感受器:接受内、外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能感受光、声音、气味、机械压力、温度变化、触碰等刺激。
(2)传人神经:将感受器转化的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的神经纤维,包括从感受器到脊髓的神经纤维和脊髓中的上行传导束。
(3)神经中枢:处理传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的结构。一些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一些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发布的“命令”传向效应器的神经纤维,包括脊髓中的下行传导束和从脊髓到效应器的神经纤维。
(5)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二)缩手反射
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一种反射。缩手反射完成在前,形成痛觉在后。
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感受器(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2.若有反射活动说明反射弧完整,脊髓功能正常。
3.膝跳反射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此过程在脊髓里神经中枢的参与下即可完成。“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此过程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三)大脑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脊髓灰质内的神经中枢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中枢、排尿中枢等都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它们要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如当我们有意识地敲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反射不是很明显;当胸段脊髓横断后,人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此时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小儿夜间遗尿的原因是大脑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控制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
典例1:(2022·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糖含量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 )
A.传入神经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变式1:(2022·浙江杭州·一模)如图所示为正常人被针刺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B.①是效应器,针刺后①能产生痛的感觉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③,受大脑控制
D.若某人的②受损,用针刺①,仍能完成缩手反射
变式2:(2022·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健康人的手指被针刺后会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
(2)手受到针刺后,会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3)如图④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变式3:(2022·浙江杭州市九年级阶段练习)丽丽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回答:
(1)丽丽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的③传达到______产生痛觉,说明脊髓的两项功能______均正常。
(2)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丽丽的心跳和呼吸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这属于_______反射。
考点四、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按照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反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一)非条件反射
(1)概念: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2)特点
①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各个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②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和持久性,它与生俱来,不需要训练,也不会因为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
(二)条件反射
(1)概念: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2)特点
①条件反射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形成,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
②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③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地强化,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3)意义:使人和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意义
动物和人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生命活动,并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地作出适当的反应。
典例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孔雀开屏 B.候鸟迁徙 C.蜘蛛结网 D.老马识途
变式1: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下列反射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望梅止渴 B.寒冷使人打哆嗦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谈虎色变
变式2:(2022·浙江金华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膝跳反射属于____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2)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变式3: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以下实验:
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属于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________。
(3)实验④说明了________。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2022八下·余姚期中)余姚是杨梅之乡,杨梅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 B.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
C.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 D.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
2.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思考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4.(2022·浙江金华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下列说法正确选项是( )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③是反射弧
5.(2021八下·镇海期末)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C.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D.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6.(2021八下·浙江期末)小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B.大脑皮层参与这一过程
C.缩手时,小明未感觉到疼痛
D.该反射弧完成的是条件反射
7.(2022·浙江·缙云县八年级期末)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科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11月9日,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119”消防演习。下图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
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9.(2021八下·浙江期末)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与肘部动作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甲所示反射弧中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如果图甲中的C为图乙中的③和④,当神经传来的兴奋使④收缩、③舒张时,人体就完成了________动作。在上述过程中,若图甲中的B受到损伤,则此动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
10.(2021八下·奉化期末)如图是“膝跳反射”实验。
(1)产生膝跳反射需要外界给予适当刺激,施加刺激的同学用叩诊槌迅速叩击的部位应是图中的 。
(2)当施加刺激的同学刚刚举起叩诊槌,受试者就产生小腿后缩的反应,控制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选填“脊髓”或“大脑皮层”)
11.(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无人驾驶汽车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上面安装了激光雷达和多个摄像头传感器,用来识别不同路况,并将信息发送给电脑资料库,其中的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计算、分析后,让相关部件做出加速、减速、掉头等不同动作。若把完成整个动作的结构比做反射弧,则:
(1)雷达和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
(2)中央处理器类似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
12.(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激烈刺激的比赛画面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图为人体在紧张焦虑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这些刺激性场景通过眼球视网膜上的___________接受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有规律的反应,与心跳血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肾上腺属于___________。综合以上信息可知,人体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相互配合的结果。
13.(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朱利叶斯因感知温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材料一:在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猜测,神经细胞对不同刺激的不同反应,很可能依赖于细胞的某种离子通道受体,它的开放与关闭影响着细胞内外离子的进出。
材料二:朱利叶斯以辣椒为切入点,于1997年发现辣椒素能激活某种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并发现该受体也可被43℃以上的高温激活,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
(1)分析材料可知,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______(填细胞结构)。
(2)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______。
14.(2022八上·嘉兴期末)11月9日。为指导同学们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学校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某同学在所到警报声后,作出了如下图的反应,试回答:
(1)X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除了肌肉外,还有________。
(3)图中所示“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最有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选填序号)。
①生长激素:②肾上腺素:③性激素。
15.(2022·浙江浦江县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汽车驾驶员看到红灯后作出反应直到停车的反射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反射活动从反射类型来看,属___________反射。这类反射也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图中②表示的是反射弧五个部分中的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___。
(3)当开车遭遇危险时,大脑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要受到___________调节的影响。
16.(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促进海马体神经元的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注:海马体位于大脑底部)
(1)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
(2)跑步时遇到障碍物,人能及时调整方向和速度,完成这些动作并控制平衡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
(3)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分泌。BDNF可以促进神经元生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能感受刺激,产生各种感觉 C.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反射
(4)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17.(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患有“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撑起首家新冠定点医院,获颁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使得他们在清醒状态下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冻”住。
(1)医生指出,部分“渐冻症”患者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如果其他结构正常,那么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患者将______。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齿感觉也不能运动
(2)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填序号)。
(3)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是一位“渐冻人”患者,生前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会活动手指打字,礼貌地回复,这属于______(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18.(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做测试人体反应快慢的实验。
①乙同学手指在刻度为0处准备,甲同学发令的同时突然松开直尺,要求乙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③两位同学互换角色重复以上实验,并分别进行多次实验。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分别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本实验判断人体反应快慢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取之处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以测量的科学问题,变为可测量且可操作的问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以下实验中方法相类似的有_______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
B.用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植物细胞的模型
C.用一只灯泡的亮暗判断该电路的电流大小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