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沸腾)

文档属性

名称 汽化和液化(沸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14 08:2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6 汽化和液化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第二课时汽 化(吸热)熔 化(吸热)凝 固(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
比较缓慢的
一种汽化现象说明:蒸发需吸热,使液体本身或环境温度下降,故具有致冷作用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性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注意过水被烧开的情景吗?水在沸腾前,液面的情况如何?温度如何变化?气泡如何变化?
水在沸腾时,汽化在哪些部位发生?温度如何变化?气泡如何变化?
作图反映出水沸腾时“温度- 时间”关系曲线。并分析可以从这个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水沸腾之后,移去酒精灯,沸腾能否继续进行?这是为什么?
水在什么情况下沸腾?是吸热还是放热? 请同学们阅读“沸腾”标题下的内容,联系平时对水沸腾的观察,思考并交流下列问题:探究中需要哪些器材?
探究中要观察什么?
探究中要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探究:水的沸腾探究水沸腾的装置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1.适当减少水量(能够淹没温度计的玻璃泡为宜);
2.适当提高水的初始温度(大约90oC左右);
3.给烧杯加一个盖子。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数据实验图象实验现象沸腾前沸腾时探究:水的沸腾水的沸腾是在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继续吸热,但只能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它的温度却保持不变。实验结论在一定温度下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比较剧烈的
一种汽化现象沸腾特点: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认识: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液体的沸点跟大气压强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液体沸腾必须具备那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热。几种液体的沸点/oC (在标准大气压下)在探究过程中,你们测出的水的沸点是不是100oC?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测量时,本地的大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
2.使用的温度计精确度不够高。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认识: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液体的沸点跟大气压强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液体沸腾必须具备那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热。几种液体的沸点/oC (在标准大气压下)在探究过程中,你们测出的水的沸点是不是100oC?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测量时,本地的大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
2.使用的温度计精确度不够高。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低沸点物质的特殊用途 液氨、液氮、干冰、氯乙烷 冷冻治疗法 汽化吸热蒸发和沸腾有什么异同?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液体表面 表面和内部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 缓慢剧烈 液体表面
气压大小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空气流动快慢夯实基础1.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2.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_____热,所以蒸发有______作用。
3.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
A.继续升高 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 D.忽高忽低吸致冷蒸发沸腾气B4.小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⑴.她的操作如图1 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⑵.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
图2 所示,示数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或“=”)1个标准大
气压。 ⑶.分析图3所示图
像,可知水在沸腾
过程中温度的特点
是 。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加热时,没有加盖98<保持不变图1图3图2达标训练:
一、填空:
1.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现象叫汽化;从( )态变成( )态的现象叫液化.蒸发和(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2.液体沸腾的条件为: (     )和(    ).
3.夏天在游泳池里游泳,刚从水中出来时,会冷得发抖,这是因为(     ).
4.在病人发高烧时,可能用酒精擦病人的身体,这样可降温,原因是酒精(    ),从人体(    ),所以病人的体温降低.液气气沸腾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蒸发吸热致冷蒸发吸热液二、选择:
1.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  )
A.继续升高 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 D.忽高忽低
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              (  )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