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内 容 10.端午粽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复习13个生字和2个新偏旁,会写“米、分、真、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读好长句子以及积累“美滋滋”ABB式的词语。 3.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教 学 重 点 1.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教 学 难 点 读好长句子,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教学环节设计
环节目标、时间 教师呈现 学生活动 资源预设、生成
一、复习导入 二、说话练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四、小结 五、书写指导 1.生字词复习 2.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复习 (1)齐读一二自然段 (2)指名描述粽子的外形、味道等。 用自己的话描述粽子的外形、香味和味道 观看蟹黄汤包视频,仿说描述蟹黄汤包。 过渡:第三自然段围绕粽子写了什么呢?去看看吧。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相机正音。 2.外婆包了哪些粽子啊? 你还知道哪些粽子? 追问:所以这是写粽子的什么?文中的一个词已经告诉我们了。 对,花样多。-----种类多 3.仿写: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4.学习第三句话,读好长句子。 (1)指导读好句子:我们在外婆家美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棕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①指名朗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在哪里做了小小的停顿。 ②教师范读,指导正确停顿。 ③哪个词语体现了我们的心情? 拓展“美滋滋”,用其造句/填空。 请学生想象着“我”的美滋滋心情,读好这句话。 (2)师生合作表演 ①师:吃完了十分好吃、花样众多的粽子,我们要和外婆说些什么呢? ②读好第三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相机指导长句的朗读。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棕子? 3.理解词语“纪念”“据说”。 区分“想念”“纪念”“怀念”。 小结:这一趟端午之旅,大家收获满满,你们了解到什么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出示生字“米、真、分、豆” 说一说结构 2. 写好 “米、真、分、豆” ①组词 ②跟着笔顺书空 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的注意点 ④师范写,生书空 ⑤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批改 ⑥展评 读正字、词语、短语 齐读 看图说话 读句子 倾听 思考造句 表演 思考回答 书空 观察回答 书写 预设:汤包的味道说不出来,师要提示“鲜美” 预设:花样/种类 预设:红豆粽、红枣粽、鲜肉粽 预设:蛋黄粽 预设:美滋滋 预设:外婆辛苦了! 预设:纪念屈原 预设:端午安康 很多“的”字短语 “一”的读法 外婆真勤劳 预设:“真”中间有三横 “叶”的“口”的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
板 书 设 计 10.端午粽 美滋滋 屈原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