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目 录
地球自转
01
0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Part 01
地球自转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轴:地球的旋转轴。永远指北极星方向。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
N
南极上空俯视
S
逆时针旋转
顺时针旋转
北极上空(俯视图)
南极上空(俯视图)
自西向东
(侧视图)
课本阅读:傅科摆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恒星日: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太阳日是昼夜更替周期。
恒星日:地球自转360 ,时间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地球自转360 59 ,时间24小时。
3、自转速度
自转线速度:地球表面的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
赤道线速度=1670Km/h
线速度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
线速度=1670 cosθKm/h
(θ纬度)
自转角速度:地球表面的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角度。
角速度规律:都相等15 /h。
(极点为零)
课本活动
假设地球是正球体(R=6371km),完成下表。
纬度 0 30 45 60 90
线速度Km/h
1667
1443
1178
833
0
根据对珊瑚化石生长纹的研究,在距今3.7亿年前,1年约有400天。这一地理现象表明地球自转速度在怎样的变化?导致其变化的可能是什么?
地球自转速度在变慢。
可能是天体之间的引力使地球物质相互摩擦,产生了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阻力,使地球自转速度变慢。
知识拓展
地球赤道同步卫星,其公转角速度、线速度,公转半径与地球对应点的关系如何?
同步卫星的公转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和半径大于地面的对应点。
课本探究
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火箭随地球向东自转,有向东的初速度。发射后的火箭速度很大,火箭残骸的角速度、线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会坠落在发射点以东。
课本探究
从提高火箭残骸坠落的安全性方面考虑,文昌发射基地有何地理位置的优势。
文昌发射基地东面是茫茫大海,即使有残骸坠落,也大可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它砸中船只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课本探究
与酒泉、西昌、太原等较高纬度的发射基地相比,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10%左右。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文昌发射基地距离赤道近、 纬度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
知识拓展
高原地形,海拔高,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卫星时初速度大,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
选择酒泉、西昌、太原等较高海拔的地区为发射基地的原因。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Part 02
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A
B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
C
产生时差
产生昼夜: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白昼:向着太阳的半球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黑夜:背着太阳的半球
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地球自转
生物钟: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晨昏线把地球平分为昼夜两个半球
晨昏线
夜半球
昼半球
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
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
晨昏线把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
N
B
A
昏线
昏线
晨线
90o W
180o
90o E
A
B
C
弧线BC为昏线
弧线AB为晨线
北极俯视图
0o
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A
B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
C
产生时差
2、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
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不偏转
N
地转偏向力随纬度的增高和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地转偏向力对气流、洋流、河流都有一定的影响。
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A
B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
C
产生时差
3、产生时差——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刻早
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计算
2.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地方时差(东加西减)
同为西经或东经,大数减小数;
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两数相加。
1.地方时差
同为东经,数值越大越在东;
同为西经,数值越小越在东。
昼弧的中点上,地方时为________;
夜弧的中点上,地方时为________。
12时
24时
6:00
18:00
6:00
0:00
12:00
12:00
0:00
计算:中国最西端与最东端的时差是多少____________?
4小时8分钟
计算:中国最东端早晨6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____________?
1时52分
为什么此时我们的钟表无论东西南北一律显示北京时间5:00?
中时区
0
东1区
东2区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80
12
西1区
西2区
3
4
5
6
7
8
9
10
11
0时区包括东经7.5 和西经7.5 。
东西12区各占7.5 个经度。
中央经线的经度是15的倍数。
3、产生时差——区时
时区: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
世界不同地区,时差为整小时。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统一时间,也叫标准时。
区时计算
3.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
同为西经或东经,大数减小数;
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两数相加。
2.区时差=时区差
同为东经,数值越大越在东;
同为西经,数值越小越在东。
1.时区换算=经度/15
(余数>7.5 进;余数<7.5 舍)
计算:中国最东端早晨6时,最西端是多少____________?
北京是多少____________?
2时
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
东八区中央经线120 的地方时;
中国的统一时间。
5时
练习
6月22日9时
180 经线以西是东12区,日期是今天。
180 经线是东西12区的中央经线,因此,东西12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3、产生时差——国际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大体沿180 经线穿行的折线。
180 经线以东是西12区,日期是昨天。
课本活动
2008年8月8日20时,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这一时刻,全世界是否处在同一天?什么情况下,全世界同属“今天”?
东12区=20+(12-8)=24
即2008年8月8日24时
西12区=20-(12+8)=0
即2008年8月8日0时
全世界是处在同一天。
180 经线为0点时(两条日界线重合)全世界同属“今天”。
两条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
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归纳总结
地球自转
自转概况
地理意义
自转速度
自转周期
自转方向
水平运动物体偏转
昼夜交替
产生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