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微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微课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明白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难点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平台,智能手机、微课视频、101教育PPT软件等。
具体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2分钟)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重点来讲热学中考考点---“温度和温度计”。师:首先,在自学之前,我们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回答或解答题目时,答的好的组,会获得比分的。这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资料上本节课标要求,观看老师带来的物理微课堂,一起来自主复习。师: 请看大屏幕~~ 观看大屏幕 自主学习 简单,直接,重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的课题,引起学生对这个温度和温度计的考点重视。分学习小组,强调课堂问答形式。
二、微课堂(10分钟) 播放《温度和温度计》的微课视频。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学习情况。 自主观看视频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观看“温度和温度计”微课题,将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的位置上,思考从全球,自然角度体验到温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三、过渡(微课题结束后与师生互动)(2分钟) --微课播放结束---(过渡)师:好,通过刚才的10分钟微课堂的讲授,相信同学们,对温度的定义、温度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有了深刻的理解。 思考问题,自学阅读PPT 在视频中,让学生更深刻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为了让学生自主归纳体体温计的特点。采用了课堂问题互动,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归纳能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师:那么,我们回想一下,在视频中提到了体温计。提问:那么,你们能归纳总结出“体温计的结构和用法和其他温度计有什么特殊之处吗?”师:那位同学能自告奋勇,帮老师的归纳总结这个问题呢? 各学习小组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抢答。学生交流争论
四、“特殊的体温计”互动环节(4分钟) 点击PPT,出现“想一想:….”再点击1次PPT,展示老师给出的温度计的使用小结。(1)区别在于玻璃管“缩口”(2)使用前要甩!(3)可以离开身体读数!(4)量程小:35℃—42℃(5)分度值:0.1℃(过渡) 提问学生 引导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点评对回答的问题的,根据给予表扬。
五、当堂检测及师生点评(26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来完成本节的当堂检测的填空题,请在(2分钟)内,独立填空题。师:等一下,请完成的同学请马上举手示意。看那个小组的同学完成题目的速度最快,最好。学生做选择题-7道(4分钟)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做题的完成情况,要手机拍每小组的一个代表的做题图片。学生做简答题-1道(2分钟) 学生做填空题(2分钟)学生主动点评。学生做选择题(4分钟)学生主动点评学生做简答题(2分钟)学生主动点评 利用101教育PPT软件,来控制课件,并利用上传学生做习题的图片,展示点评。利用“答题”比赛,它可以增添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
教师学生互相点评:(18分钟)让学生的点评习题,不同小组进行互评,教师在引导学生做点评。展示学生答题的图片。最后,大家阅读以下,发散思维的思考题。 学生解答习题学生互相点评 师生进行课堂练习点评互动,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的学习的合作性和启发学生解题的能。有效组织学习展开讨论。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归纳小结(2分钟) 师:好,在这节课,我们的同学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小组竞争学习浓厚,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吧。 生:…… 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知道温度是跟人类息息相关的,它影响我们生活,社会,乃至全球性气候的问题。
学生学习情况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跟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励他们积极去主动回答问题,参与他们的课堂的检测的讨论并及时给予评价,跟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对比,从而知道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 1、学生对温度使用方法的理解及其运用上比较缓慢,不能灵活运用其处理具体问题; 2、学生能自主学习,教师参与引导,让学生加深对概念和操作方法的理解; 3、讲述教学内容时,应将知识点有序的展开,有效的进行梳理,提高学生思考和解答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