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周总理,
你在哪里
柯岩
他没有子女,却有千千万万的人热爱他;
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却拥有比任何人都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离开了人间,连骨灰都洒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大地。
一生为国
死不留灰 生而无后
官而不显 党而无私
劳而无怨 去不留言
十里长街送总理
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01
分析意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02
揣摩细节,理解总理的形象美。
03
作者与背景
柯岩(1929—2011),本名冯恺,满族,原籍广东南海,生于河南郑州,现当代作家,诗人。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纯真的童心和细腻的情感,构成了她作品的鲜明特色。主要作品有诗集《最美的画册》,报告文学集《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等。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各界人民的无限悲痛。次年1月,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周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
听范读,再自读。
注意:听范读的节奏、重音和语调,体会诗歌的感情。
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诗歌的感情基调:
朗读诗歌的语调:
深情、悲痛、崇敬、怀念
低沉、缓慢、寄托哀思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齐读、男女生分节读,注意重音和节奏,读出韵律美。
诗歌赏析
分析意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诵读诗歌第2~5小节,说说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高 山
大 地
森 林
大 海
高 山
展现了恢弘阔达的境界,使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彩。
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色彩。
大 地
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
森 林
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大 海
为何要把周总理放到这样一个背景之上来写?
周总理和山川大地紧紧连在一起,为了展示周总理形象的高大、胸怀的广阔、业绩的卓著。
找出诗歌中对于周总理的几处细节描写。
揣摩细节,理解总理的形象美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宿营地上篝火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这些细节勾画出一个怎样的周总理形象?
他风尘仆仆、辛苦劳碌,对人民群众关怀备至,为党的事业日理万机。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啊,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说说这一小节与第2~5小节的关系。
这一小节是对第2~5小节的总结。
“整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到处”照应了第2节中的“不停息”。
理解“足迹”“深深”两个词的含义。
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功业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这里”是指哪里?
这节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与江河同在,在人民心里。
呼应第1节诗中的“在哪里”,回答了第1节诗的问题,使全诗结构完整。
这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反复。
连续的“在这里”和“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怀念之情。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啊,想念你
——想——念——你……
两个“永远居住”道尽了周总理精神的永垂不朽。
“太阳升起的地方”富有诗意,让人想到周总理如同太阳,给人民带来光和热。
诗歌中多处出现了破折号,试分析它们的作用。
——你的人民想念你。
周总理——
周——总——理——
——在这里,在这里
——想——念——你
表解释说明
表声音延长
表声音延长
表回音
表声音延长
课堂小结
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革命日夜操劳。这首诗歌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拓展阅读
朗读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感受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
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