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0 06: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同步练习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3题。
1.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
A.迅速进行迫降
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
2.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
A.气温降低 B.气压升高
C.密度减小 D.湿度增大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C.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
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图甲)。当夜晚温度降到4 ℃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乙示意茶园春季夜晚某时气温垂直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
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向下流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9~10 m B.7~8 m
C.6~7 m D.4 m以下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回答6~7题。
6.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60 ℃左右
读“地球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图”,完成8~9题。
8.臭氧主要分布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外层大气
9.近几十年来,局部地区的臭氧浓度逐年下降,该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降水减少
B.地面温度降低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D.大气污染严重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航空飞行
11.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 ℃~-60 ℃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生活在________层的底部。
(2)A→B→C大气密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 km高度,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图中50~85 km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所学的知识可以推测该高度范围内大气运动以________运动为主。
(5)C层中有________层,_______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______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6)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地区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图,完成下列填空。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________。
(2)
(3)分层:
名称 特点
A ________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空气的______运动十分显著
B ________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明显__________,空气以________运动为主
C 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变化不定
参考答案:
1~3DCA
4~5CD
6~7AD
8~9BC
10~11DB
12.
(1)对流
(2)逐渐变小
(3)补绘曲线略。 O3(臭氧) 臭氧
(4)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对流
(5)电离 太阳活动(耀斑) 无线电短波
(6)中 该地对流层的高度为12 km,而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度为17~18 km,在高纬度为8~9 km
(7)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13.
(1)运动状况 
(2)平稳 反射无线电波 
(3)对流层 降低 对流 平流层 递增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