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学生求知欲望,体验探究之乐趣
——以七年级浙教版科学§1.4.2体积测量为例
[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中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科学测量》第二课时体积的测量。在教材编排体系中,体积的测量编排在长度的测量之后,这是出于教材编排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紧扣上节内容。同时本节课被安排在温度的测量学习之前,为之后温度的测量奠定基础,可以说本节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缺乏学习主动性,科学思维基础、实验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对结果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欠缺,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同时对于科学测量还停留在观察阶段,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实践。此外,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积累了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知识学习方法和技巧,为本节课的教学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正确的量筒读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观察﹑记录,掌握量筒的正确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体积的单位及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辅助法、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归纳分析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媒体类型 媒体来源 媒体使用 媒体效果
PPT 教师制作 播放 在课堂中加入多媒体的播放,增加课堂生动性
视频 下载 播放 在课堂中增加视频播放,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 实验室 学生实验 在课堂中加入学生自主实验,能加深新课印象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
在课始由正方体模型的边长测量,引发学生对体积计算的思考,从而进入本课新知识。
) (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
(
基于对体积的概念的理解,探索对于不同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方法,以规则物体为引子,层层深入。
)
(
问题探究
合作交流
)
(
通过交流讨论了解测量不规则物体以及不沉于水的物体体积的方法,联系生活实践解决生产问题
)
(
由表及里
学以致用
)
(
在课堂的尾声,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理清知识脉络。
) (
课堂小结
复习巩固
)
[教学过程]
[设问]:学习了上节课长度的测量,现在老师手上有一个正方体,先
要测量它的边长应该用什么仪器呢?
[生]:刻度尺。
[师]:怎么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正方体的边长呢?
[生]:……
[副板书]:选(量程、最小刻度、单位)
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看(视线与被测物体垂直)
读(准确值+估计值)
记(数值+单位)
[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测量这个正方体的边长。
[生]:上台测量并读出数据。
[师]:如果现在老师想知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该怎么办呢?
[生]: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师]:很好,同学们都知道用公式法来计算物体的体积。接下来请同
学看着几张照片,在这些商品中,你能发现体积标识吗?
[生]:250毫升 550mL 200mL
[师]:那么谁知道这个体积标识的含义是什么呢?
(
体积的定义
)[生]:这些商品的所占的空间大小。
[师]: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体积的定义是什么?
[生]: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
[师]:在你所看到的体积标识中mL是什么呢?
(
体积的单位
)[生]:体积单位。
[师]:那请同学来说说看,有哪些体积单位呢?
[生]: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毫升,升
[师]:同学们都很优秀,那么上节课我们学过了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生]:米
[师]:体积的国际单位什么呢?
[生]:立方米
[师]:很好,体积的国际单位就是立方米。在之前同学所列举的单位中,我们常用来表示固体体积的单位是什么呀?
[生]: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师]: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什么?
[生]:毫升和升
[师]:这些单位之间是怎么换算的呢?首先是1立方米=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生]: 1立方米= 1000000立方厘米=1000立方分米
(
单位的换算
)[师]:毫升和升之间的转化呢?
[生]:1毫升=0.001升
[课堂小练] 2.5升= 分米3= 厘米3 = 毫升= 米3
1.3米3= 升= 毫升= 厘米3
[师]:单位之间知道了如何换算,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1立方米、1
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到底有多大吗?
[生]:……
[师]:1立方分米相当于一个粉笔盒,1立方厘米相当于大拇指甲端。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
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
)[生]:印章。
[师]:它的形状规则吗?
[生]:规则。
[师]:那么如何来测量像印章一样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呢?例
如:正方体、长方体(刻章)、圆柱(茶叶盒)、球体(乒乓球)
[生]:长方体(正方体):V=a*b*c,圆柱:V=Sh,球体:V=4/3∏R3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瓶矿泉水,谁有办法知道里面水的体积呢?
[生]:用量筒或者量杯测。
[师]:大家课前预习得都很好。是的,我们可以用量筒和量杯来测量
(
量筒和量杯的异同点
)液体的体积。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同学们桌子上也有量筒。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都没有零刻度
不同点:量筒中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是上密下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组内的量筒,如果要测量烧杯内的水的体积,你们打算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如何测量呢?
[生]:用量筒测量,把水倒入量筒中,然后读数。
[师]:好,那请你上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演示测量烧杯中水的体积。
[师]:坐在位置上上的同学仔细观察这位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做得好,有哪些注意点没有很好注意到的。
[师]:好,这位同学做得怎么样?
[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表现得很好,但是还是有很多小细节没有注意到,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谁来说说看。
[生]:量筒要放在桌面上,不能拿起来。读出的数要带单位。
[师]:同学观察得很仔细,我们一起来总结正确使用量筒的基本过程,首先第一步是什么?
[生]:拿到量筒,往里面倒水。
[师]:把水倒入量程为10mL的小量筒中,水溢出。
(
作为错误示范,反面教育。
)[生]:这个量筒太小了。
[师]: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换大量筒。
[师]:所以在倒入水之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选择合适的量筒。
[师]:根据哪些要素进行选择呢?
[生]:量程、最小刻度、单位
[师]:很棒,第一步就是选量筒,根据量程、最小刻度、单位来选择。你们是否发现和我们之前学习的长度的测量有什么共同点?
[生]:长度的测量中刻度尺的使用第一步也是根据量程、最小刻度、单位来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师]:请同学参考刻度尺的使用过程来总结量筒的使用过程。
[生]:选:量程、最小刻度和单位;
(
量筒的使用过程
)放:放在水平桌面上;
看: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读:准确值,没有估计值;
记:数值+单位。
[师]:接下来请各小组根据量筒的正确使用过程和老师提供给大家的器材测量出烧杯中水的的体积。
[生]:分小组进行实验。
[师]:实验结束。大家把眼睛看过来,这是什么?
[生]:石头。
[师]:它的形状规则吗?应该怎么测量它的体积呢?给他们5分钟进行小组讨论,待会儿派出一位代表来发表你们小组的方法。
[生]:小组讨论。
(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
)[师]:讨论结束,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①先量出适量的水V1;
②再把待测物放出水中,然后测出体积V2;
③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为待测物体积V,即V = V2 - V1。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用溢水杯,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水可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如果没水,怎样测量?
[生]:可以用细沙或面粉代替水。
(
不沉于水的物体体积测量
)[师]:如果将石块换成腊块还能用相同的方法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演示实验,将腊块放入有水的量筒中。
[生]:腊块没有下沉。
[师]:像腊块这样在水中不会沉底的物体,你有办法测它的体积吗?
[生]:用针把腊块戳进水里。
[师]:这是一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老师的测量方法过程,并思考相应的问题。
1、A图中量筒内的水的体积___________;
2、A与B对照得出铁块的体积__________;
3、A与D对照得出____________的体积为9ml。
4、石蜡的体积为___________。
[生]:50mL ,4立方厘米,石蜡与铁块,5立方厘米。
[课堂小结]根据板书进行课堂总结
[习题巩固]
1.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
B.要搞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C.量筒只能测液体体积不能测固体体积
D.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2.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00 。
3.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 )
A. 更大 B. 更小
C. 一样大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 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
A.100毫升 B.50毫升
C.200毫升 D.10毫升
5、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
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 -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总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 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板书设计]
§1.4.3体积的测量
(
体积
) (
放
) (
看
) (
读
) (
记
) (
选
) (
排水法
) (
量 筒
) (
公式法
) (
不规则
) (
液体
) (
规则
) (
测量
) (
单位
) (
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