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 日本的工业和文化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 日本的工业和文化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0 00: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目 《日本的工业和文化》
训练技能 普通话和表达技能 书写和书面表达技能 3.教学工作技能(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承转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总结技能)
导学目标 区域认知: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初步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工业分布,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经济发展模式。 综合思维:要将这个国家放在亚洲看,放在东亚看,放在世界看。 人地协调观:认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树立科技强国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环节及时间分配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播放《钓鱼岛视频》,钓鱼岛事件引发国人抵制日货,那生活中哪些是日货呢? 学生思考并举例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标展示 知识与技能:1.结合日本国情,分析其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特点。
2.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工业分布。
3.了解日本的民族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4.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经济发展模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有关日本工业以及文化的图片来初步了解日本的工业文化。 2.进行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讨论日本工业文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树立科技强国的观念。努力学习,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为中国工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学生了解
合作自学 教师也介绍一些日本产品,并指出日本产品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后老师提问: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呢? 学生读17、18页相关内容,了解这一问题,并在课本图中找到日本工业原料的来源,以及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地。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问题答案。老师请学生回答。
互动探究 1、老师进行讲解上一问题:这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等(指导学生看图7.11),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指导学生看图图7.12)。 20世纪80年代,日
本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
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显露,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国内需求减少等,发展速度放缓。许多日本企业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指导学生看图7.13)。例如,20世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已达到1万亿美元,雇佣了近7万美国人,涉及铁、机械、汽车、电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 2、老师请同学们进行课本18页的活动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思考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形成原因。 完成19页框架图 3、学生看课本19-20页内容,包括图片和文字,感受日本浓厚的大和民族传统色彩以及强烈的西方气息。 和服与洋服并存、和食与洋快餐并存、和屋与洋房并存。 日本与中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比如日本东京的古建筑的建筑风格与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相似。 小组合作,完成21页活动,结合实例,感受中日文化的交融。 对老师以及课本的答案进行思考,跟着老师思路走。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配合老师的教学。 学生可以说出自己了解的关于中日文化交流的例子
思维展示 老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们身边这么多日本的产品呢?为什么他们要出口呢?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有些汉字和日本的文字是相同的呢 有没有觉得我们的肤色、吃饭的工具也是相同的呢? 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会设身处地的考虑,将自己导入到情景中,增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解决了问题。 学生进行思考
精讲点拨 在我们的生活里,日本的产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包括电话、电脑、汽车、家用电器、化妆品,等等。通过有关日本自然状况的学习,大家也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多山、多自然灾害的资源小国,这是它发展经济的不利因素;它的优势则表现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日本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这种工业模式,所以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不过随着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显露、环境污染和土地紧张状况加剧以及国内需求减少等情况的出现,日本加快了海外投资步伐,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学生认真听课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第一个国家──日本(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到,这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同时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这节课我们看到,虽然自然因素不利于其经济的发展,但其利用多良港、先进的科学技术、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其工业布局也具有沿海分布的特征。我们学了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分布及原因,以及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出口的地点及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当然,这也是一个和中国交往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日本的许多文化都体现出与西方以及中国相似的特点。 地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老师进行小结,学生对照课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我们从日本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可知,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而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技水平。日本正是利用了自身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上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强国。这一点正是我国在发展经济时所要借鉴的。
达标测评 日本的主要民族是
A、汉族 大和民族
C、朝鲜族 布依族
2、下列工业原料中,日本需要100%进口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煤炭 D、铁矿石
3、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湾,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4、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B、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九州岛和太平洋沿岸 D、北海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5、日本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森林资源贫乏,森林覆盖率低
B、木材加工业是日本主要工业部门
C、注重保护本国环境
D、木材需求量大 同学做题检测,老师学生一起对答案
反思补偿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这两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更是每位教师神圣的使命。那么如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呢?在本节课中,我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学生利用教材、图册等多种资料,在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多的是收获了学习、思考的方法。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的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日本的工业与文化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1、发展条件:
2、工业分布:五大工业区
3、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
文化
1、民族特点: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2、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 3、中国与日本文化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