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长春版2.4《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长春版2.4《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14 19: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助国人呐喊,为民族奔忙;他更是伟大的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民族文化的高山,巍然屹立;是民族历史的长河,永远奔流,他就是中华民族的精魂——鲁迅先生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学习目标检查预习背景链接整体感知精读理解情境再现课堂检测课堂小结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所塑造的这三种人物形
象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意义。
2、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本文的塑造形象、表达寓意的写作技巧。
3、认真体会本文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有志做一个实干家或真正的聪明人。检查预习:1、注音:
侍侯 煨银耳 敷衍 猪窠 秽气
2、介绍作者:
本文作者是( ),原名(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小说《 》,散文《 》、《 》,散文诗《 》。本文是一篇( ),选自《 》。
鲁迅 周树人文学 思想 革命 故乡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散文诗 野草 背景链接——《野草》 《野草》是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有一些战斗性极强的篇幅,直接针砭(biān)时弊,这和杂文有相似之处,如《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篇课文。《野草》是一部充满革命激情和战斗精神的作品,它是一名革命战士如何摆脱那些沉重的旧思想负担,如何走向新的战斗的真实反映。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当时社会难于变革而写的,它启迪国人,呼唤变革,鞭挞(tà )丑类,赞美勇士的。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谁都希望自己做一个聪明人,不会有人愿意去当傻子,更没有谁愿意去做一个奴才,是这样的吧?鲁迅的文章《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也是这个意思吗?整体感知:1、你认为本文中主要写了哪个人物?作者主要在批判什么?
2、文章标题中哪两个词语可以加上引号?为什么?
奴才,甘心供人驱使、对上献媚、甚至为虎作伥的“奴才哲学”。“聪明人”:虚伪、圆滑,假慈悲、真帮凶。
“傻子”:行动者,敢作敢为,敢于反抗旧社会。 你觉得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他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注意:依据文本,运用我们熟悉的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关键词、对比”,关注人物的身分、地位和思想) 奴才 聪明人 傻子 语言:这实在令人同情、唉唉……、你总会好起来…… 可不是么…… ? 神态表情:
惨然、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叹息着、代为高兴似的回答
语言:
混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管他呢! ?
行为:
大叫、亲自去、动手就砸那泥墙、仍然砸
结果??
语言: 我所过的简直……、我住的只是……、先生!你干什么?、这不行!主人要骂的、人来呀!强盗……、我首先叫喊起来
神态表情: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高兴、恭敬而得胜
行为:
寻人诉苦、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傻子其实并不傻,他只不过是有些鲁莽,势单力薄,曲高和寡;聪明人也不见得聪明,他的所谓的怜悯同情实际上是一种虚伪;而奴才,则是彻头彻尾的奴才,他不仅安于做奴才,而且害怕做不成奴才,可悲可恨可叹可怜! 傻子其实并不傻,他只不过是有些鲁莽,势单力薄,曲高和寡;聪明人也不见得聪明,他的所谓的怜悯同情实际上是一种虚伪;而奴才,则是彻头彻尾的奴才,他不仅安于做奴才,而且害怕做不成奴才,可悲可恨可叹可怜! 本文写于19世纪20年代,社会黑暗,中国民众奴性十足,愚昧 麻木而又不自知作者实际上非常希望能有那么一天,中国的百 姓不再坚持自己的奴性,而学会抗争,因为希望始终是存在的
鲁迅先生对社会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目光如炬,洞若观火,他觉得这样的社会是必须改变的,对现实的思考让他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他更痛苦的是不能找到 改变这个社会的具体方法在《故乡》里,他希望下一代过着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怎样的生活?他没说他只是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中间包含了鲁迅太多的渴望,渴望中国的民众不再甘于被压榨,渴望有一天,中华民族真的走向辉煌“嬉笑怒骂皆成锦绣文章”,回到本文的创作年代,我们知道文中的几类人实际上是万千这类人物的一个缩影,这种手法也是鲁迅文章最长采用的:   聪明人象征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维护者,他表面上同情奴才的遭遇,其实是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麻醉。   傻子象征着封建统治的坚决反抗者,与黑暗的旧势力作坚决斗争的改革者。   奴才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受害者,他象征着那些愚昧无知、不知反抗的病态社会中的人们。 鲁迅这样的“傻子”扛起了中国革命的大旗,   他“荷戟独彷徨”,用他的投枪似的笔杆子透视着属于他那个时代的国人的生命和灵魂。   于是,在黑暗的深夜,他于众人中呐喊,   于是,中国有了光亮,国人开始觉醒。   于是,此时此刻,我想到 他在故乡的结尾处曾这样说: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也便是本文带给我们的触动吧。 今天,鲁迅的愿望已经实现,中国人终于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 ,但是,希望鲁迅笔下正直忘我的“傻子”会更多地涌现,这样,我们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情境再现? 假如你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一员,你愿意做其中哪个人——奴才?聪明人?傻子?
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现代的“傻子” 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雷锋传人”:郭明义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6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6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他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来,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肝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角膜自愿捐献者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去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米的单室里郭明义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
颁奖词
他总看别人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六、结语:
愿我们都像郭明义一样,做一个新时代的“傻子” !好了,马上就要下课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要用你的一生去完成的作业!那就是请大家牢记下面的一句话,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之中: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战斗性很强的散文诗,作者以“聪明人”、“傻子”、“奴才”三个人物形象,揭示了旧中国黑暗社会难于变革的原因:奴才的存在,使主人可以高枕无忧。些许的不满,可由聪明人代为抚慰。惟有傻子是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作者以辛辣的笔法鞭挞这样丑恶的现实,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希望我们青少年以国家繁荣富强为己任,发奋读书,为国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