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第二课时
目 录
CONTENTS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
分裂
原子
重新组合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
分裂
原子
重新组合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种类
数目
宏观
微观
元素
种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新物质
以镁和氧气反应为例
+
Mg
O2
点燃
Mg
MgO
MgO
反应前
反应后
元素种类
镁原子个数
氧原子个数
Mg元素和O元素
Mg元素和O元素
2
2
2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新物质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六个不变
两个一定变
两个可能变
宏观
微观
反应前后
反应前后
物质总质量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宏观
微观
宏观
微观
物质种类
分子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总数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一、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同学们!
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会加盟呢?
请谈一谈你的想法?
“水变含碳元素的高价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一、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D
1、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该物质( )
A、只含有氮元素
B、一定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氮、氧、氢元素
D、一定含有氮、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一、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A
2、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 有机物+O2,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
B、有机物中只含C、H两种元素
C、有机物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
D、有机物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
光照
叶绿素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一、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A
3、高氯酸铵(NH4Cl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一、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B
4、FeCl3溶液用语制作印刷电路板,反应为2FeCl3+Cu=CuCl2+2X,X的化学式是( )
A、Fe
B、FeCl2
C、Fe(OH)2
D、Fe(OH)3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二、微观示意图题
C
1、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说法不正确(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的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二、微观示意图题
D
2、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如图模型图表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各分子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放电
氮原子
氧原子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C
1、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0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 2 4 m 39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C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7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反应前 反应后
甲14g
乙 26g
丙3g
丁5g
甲2g
乙7g
丙3g
丁 36g
4.3 质量守恒定律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