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端详、收拾、时候、事情、评奖、另外、弄脏、催促、伤心、报纸、一幅画、来不及、懒洋洋”;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端详、啪的一声”的意思;通过对比,正确书写“画、幅”。
2.借助图画,试着用上“得意、伤心”等词语,讲述课文前半部分的内容。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人物心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端详、收拾、时候、事情、评奖、另外、弄脏、催促、伤心、报纸、一幅画、来不及、懒洋洋”;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端详、啪的一声”的意思;通过对比,正确书写“画、幅”。
【教学难点】
借助图画,试着用上“得意、伤心”等词语,讲述课文前半部分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识字导入,认识人物
1.读准字音: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
(评:后鼻音和轻声读得真准确!/ 注意后鼻音和轻声,请你再叫叫她的名字。)
谁来跟她打个招呼?——你好,玲玲。(评:真有礼貌。)
很高兴认识你,玲玲。(评:彬彬有礼。)
2.识记字形:你发现“玲”是个——形声字。(左边的王字旁跟玉有关,表示非常珍贵、美好的东西,右边的“令”表示读音。)
3.揭题:玲玲可是个绘画高手,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欣赏玲玲的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分组出示带拼音词语,自读,开火车读,齐读:
①端详、收拾、时候、事情
②评奖、另外
③弄脏、催促
④伤心、报纸、一幅画、来不及、懒洋洋
评:“端详、收拾、时候、事情”是轻声,“评、另”是后鼻音,
“脏、催”是平舌音。
3.出示难读句,分解读好长句的停顿: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文图对照,整体感知:
①在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什么好事,什么坏事呢?
(好事:玲玲的画的《我家的一角》要去参加评奖;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画更好看了。坏事:玲玲收拾画笔的时候,水彩笔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
②出示三幅图画,引导排序
③除了玲玲的画有变化,她的心情也随着画而改变。课文里有三个词语写出了玲玲的心情变化,你能找出来吗?(得意—伤心—满意)
④再出示三幅图,将三个表示心情的词语分别与之对应起来。
四、细读课文,深入感受
玲玲的心情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1.感受“得意”:
此时,玲玲坐在书桌前,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很——得意。
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她很得意?
①了解“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你能来做个动作吗?现在你就是玲玲了,这就是你的参赛作品,请端详一番。老师也来演一演。你觉得谁的动作是端详?
(评:像他这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就叫“端详”。出示词卡,认读。)
你在生活中见过谁“端详”什么?
②引导想象:“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端详着这幅参赛作品时,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评:参赛作品当然非同一般啦!请你读——
说不定这就是幅一等奖获奖作品呀!请你读——
③联系生活:你在生活中有过和玲玲一样的感受吗?哪件事情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挺得意的?
带着你的自豪,读——
带着你的自信,读——
2.谁能借助图画和板书说一说玲玲为何得意吗?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1.“啪的一声”词语教学:
①听声音,感受“啪的一下”:师将水彩笔掉在桌上,生听声音。
②这就是——“啪的一声”。“啪”是表示——声音的。出示词条,开火车读。
(评:嗯,我听到声音了。/ 你读得又响又短。/ 嗯,感觉很突然。)
③把短语放回句子中,一起读。
④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做“象声词”,句子中用上象声词会显得更生动。一起再读。
2.感受“伤心”:
①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不行吗?——不行,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明天画来不及,那现在赶紧拿出笔来画不行吗?——不行,时间已经很晚了。
你怎么知道?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②指名读:为什么你读的时候特别强调“又”字?
③联想: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
④齐读
⑤可就在玲玲收拾画笔的时候,水彩笔——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⑥这时玲玲会怎么说呢?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 。”
⑦玲玲的心都要碎了,一起读——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3. 谁能借助图画和板书说一说玲玲为何伤心吗?
五、同桌合作,尝试讲述
玲玲从“得意”变得“伤心”,心情一落千丈。请你们同桌合作,借助图片和板书讲一讲玲玲这部分的心情变化。
六、观察比较,书写指导
1. 观察:①“画”和“幅”结构上的不同点。
②共同的零部件“田”有什么不同?
2.师范写
3.生独立书写,个别展示评价
结束语:玲玲的心情又是怎么从“伤心”变得“满意”呢?我们下节课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