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汽化》
一、夯实基础
1、汽化是指物质从______态转化为______态的过程,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2、沸腾是发生在液体______和______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的沸腾需要在______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
3、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热量、温度______.
4、蒸发只发生在液体______.在________温度下蒸发都可以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________的大小、________的高低、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__.
5、蒸发________热量,所以蒸发具有制冷作用.
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温达到100 ℃时,水一定会沸腾
B.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C.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
8、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9、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10、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主要用来探究( )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二、能力提升
1、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无法煮熟食物,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______.
2、小军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______(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________时要吸热造成的.
3、图甲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100 ℃
C.第10 min后,水继续吸热
D.实验时的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
4、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5、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6、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沸腾的水打气加压,可以看见,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气压增大,水的__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为人们服务的.
7、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热水,将A杯盖上杯盖,B杯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个小时,____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更快所致.
8、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填“<”“=”或“>”)1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
第二课时《液化》
一、夯实基础
1、液化是指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液化是______的逆过程,液化过程______热.
2、使气体发生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是呼出的________遇到冷空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
4、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蒸发
5、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 )
A.煤气罐中的液体 B.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
C.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 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
6、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冰冻的衣服晾干B.春天冰雪消融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8、天津“狗不理”包子全国闻名,蒸包子的笼一般都有好多层,通常都是最上层的包子先熟,对于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上面的包子个头小 B.水蒸气上升过程温度变高
C.上面的蒸笼保温效果好 D.水蒸气到达最上面蒸笼后会液化放热
9、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二、能力提升
1、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________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________使河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
2、近年来,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重视,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的天然气,页岩气经压缩、冷却,可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此过程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需要______(填“吸”或“放”)热.
4、小明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机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表面.(填“内”或“外”)
5、咱们漳州人都有个很好地接待客人的习惯——泡功夫茶。当她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时,就有如图一幕,请解释:
(1)图中小朋友提出的问题;
(2)炎夏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为什么不能马上打开茶叶包装盒?
第1课时 汽化
基础题
1.液 气 蒸发 沸腾
2.内部 表面 特定 沸点
3.吸收 不变
4.表面 任何 表面积 温度 空气流动快慢
5.吸收
6.D 7.B 8.B 9.B 10.A
拓展题
1.低
2.小 汽化
3.C
4.C
5.D
6.不能 沸点升高 高压锅
7.B 蒸发
8.(1)高 (2)92 (3)98 < 质量
第2课时 液化
基础题
1.气 液 汽化 放
2.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3.水蒸气 液化
4.B
5.C
6.C
7.C
8.D
9.C
拓展题
1.液化 汽化
2.液化 放出
3.液化 蒸发 吸
4.外 内
5.(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茶叶包装时,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2)马上打开茶叶包装,茶叶是冷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液化在茶叶上,使茶叶受潮,影响茶叶质量.